“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模拟图
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站称,在国防部漫长的采购过程中,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不久前通过所谓的“里程碑B”审核,将正式进入下一阶段。
这意味着美国的造船企业可以开始详细的设计和工程规划,准备生产美国海军有史以来最昂贵也最致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与“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相比,“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拥有更好的作战性能、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强的生存能力。根据美国2017财年国防经费预算案,美国海军将继续维持核潜艇舰队规模,并将建造更多核潜艇作为最高优先级的项目。
但是在特朗普看来,这还不够。他要求美国海军舰艇数量整体上升到355艘,其中至少增加 18艘攻击型核潜艇。这也意味着,未来在亚太海域活跃的美国核潜艇可能会更多。中国会如何应对?
“鱼-8”导弹鱼雷接受测试的图片
中国反潜战能力正在整体提高
美国海军军事学院中国海事研究所副教授莱尔·戈德斯坦认为,相对于水面,保持对水下竞争的高度关注,才是战略家们的智慧高人一筹的真正表现,因为那才是关乎美国及其盟友海洋优势的最重要一环。
莱尔·戈德斯坦表示,正如最近人们所注意到的,中国领导人并不满足于当前中国潜艇部队所具备的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在任何假想的军事冲突中反制美国及其盟友的潜艇力量。由此带来的一种可能性是,目前处于领先地位的西方军事强国低估了中国正在提高的反潜战能力。
过去几年时间里,中国在这个领域的重大发展包括:加大了优化反潜战能力的056A轻型护卫舰的建造量,远距离反潜巡逻机高新(GX)-6定型,以及首次有报道证实中国在某些区域部署了海底声呐。国内已有军事杂志详细介绍了这款“龙之眼”水下观测系统,同时还披露了中国一款新型反潜战武器——“鱼-8”导弹鱼雷在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一艘054A轻型护卫舰上接受测试的图片。
据称是新型火箭助飞鱼雷试射画面
毫无疑问,一些人会产生疑问:“什么是反潜战导弹鱼雷?”而且一些对中国军事发展比较感兴趣的人会进一步好奇地问,为什么一个中国设计的“导弹”在定名时会用代表鱼雷的“鱼”?而不是传统的导弹系列代号,比如“鹰击”?答案是这款武器是导弹与鱼雷的“混血作品”,从字面上看这款武器结合导弹与鱼雷的能力和特征。其首要优势是通过改进,极大地扩展了鱼雷系统的射程和速度。另一个优势是这种攻击性鱼雷系统被潜伏在水下的潜艇探测到的可能性非常小,直到其进入水中与目标潜艇距离相对较近的时候,但这也限制了后者艇上成员作出规避动作或展开反制措施的反应时间。
在中国,防务专家将这种武器称为“火箭助飞鱼雷”。这种鱼雷由水面舰艇发射,采用火箭空中助飞的方式,在到达设定位置入水后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敌方潜艇。火箭助飞鱼雷是一种中远距离反潜武器,由火箭飞行器和自导鱼雷相结合构成,兼有鱼雷和导弹的优点,通常存在巡航式和弹道式两种。
中国海军现役的鱼-8火箭助飞鱼雷属于垂直发射方式,其与“红旗-16”舰对空导弹共用发射装置,省去了专用的鱼雷发射装置,使舰面武器的布局更加合理,隐身性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中国的海军武器中,鱼-8会是一个里程碑。
垂直发射阿斯洛克攻击目标示意图
美苏都曾大力发展这种武器
火箭助飞鱼雷的制导有惯性制导、无线电指令制导和复合制导,射程一般在数十公里至上百公里。的确,作为反潜战的研究者来说,这款武器系统并不算新奇。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有国家开始研制这种武器,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美国与苏联都曾积极地研发类似武器系统。
实际上,中国目前也有大量相关的文章分析那些冷战武器系统研究的成功与失败。相关资料显示,美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率先研制该类型武器——“阿斯洛克”RUR-5A(舰射型火箭助飞鱼雷,潜射型为“沙布洛克”),其最初射程可以达到10公里以上,至少在射程上超过了深水炸弹、反潜火箭和舰载反潜鱼雷。“阿斯洛克”火箭助飞鱼雷长度达4.6米、直径325毫米、发射重量454公斤,空中飞行速度1马赫,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该鱼雷为弹道式,无制导,战斗部装有“MK-44”或“MK-46”鱼雷。上世纪70年代后,美国对该型鱼雷进行改进,主要是提高射程和增加制导,并将其改为垂直发射。
苏联在这一领域研制出的最早的武器是SS-N-14(北约代号“石英”),这是莫斯科于上世纪60年代研制、装备的一种舰载反潜导弹。1984年,经过改进的RPK-5系统正式入役,北约仍称之为SS-N-14,但增加了反舰功能,反舰战斗部改进为85RU,反潜战斗部为UMGT-1型400毫米鱼雷。这种武器曾大量装备苏、俄军舰,现仍有少量服役。
不过一些研究表明,苏联海军的官员们很快发现,这种武器系统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好用。这些研究分析提到一个问题,“对水下的定位要求相对更高,所以在实际作战中使用远程武器是非常不容易的…”根据外界的观察,美国海军的UUM-125“海长矛”反潜导弹的有效射程为100公里,但是这个项目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未能继续发展,原因是成本过高,而且美国海军将“由海到陆”作为新的重点,更加强调濒海战斗。目前美国海军常用的反潜导弹是RU-139,但中国的研究人员对这款武器给出的评价较低。俄罗斯海军的SS-N-29“蝼蛄”得到的评估分数则更高。
国内相关单位展出的新一代反潜火箭系统
中国“导弹鱼雷”的射程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当然,外界最感兴趣的是中国这款新型导弹鱼雷及其技术起源。莱尔·戈德斯坦称,通过梳理中国鱼雷技术发展的文献资料和对外采购记录可以发现,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研发的反潜鱼雷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欧洲的“血统”。然而,美国的Mark-46轻型反潜鱼雷也经常被提及,不少人可能会惊讶于上世纪80年代华盛顿曾经向中国出口过这种武器。因此,这成为美国专家眼中“反作用”的又一例证。根据中国国内一些军事杂志及相关文献可以看出,中国自行研制、生产鱼雷到上世纪90年代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步,不过声呐系统那时候尚不能有效覆盖更远的距离。但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中国海军装备技术发展非常迅速……高性能声呐和反潜直升机确保了中远程对水下的探测。
国产CY-1反潜导弹
应该指出的是,事实上鱼-8并不是中国第一款反潜导弹,《国家利益》杂志网站的文章还提到了中国第一代反舰反潜导弹“长缨一号”(CY-1)。该武器是以著名的C―801“鹰击”反舰导弹为基础,通过改装不同的战斗部而执行反舰反潜任务。几年前有文章分析称,“长缨一号”反潜导弹很明显并不能满足中国海军的需要。对于鱼-8火箭助飞鱼雷的特征信息,外界并没有详细的资料。不过,根据西方一些防务专家的猜测,这款新型反潜导弹鱼雷很可能长度达到5米左右,重量在700公斤以内。关于鱼-8火箭助飞鱼雷的射程,西方的评估是“以0.9至0.95马赫速度最远可攻击3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外界认为这款武器的鱼雷部分直径大约324毫米,主动与被动探测距离超过1.1公里,达到2.5公里。
有武器专家推测,如果该火箭助飞鱼雷的整体飞行距离能够进一步加大,射程上升到到55公里甚至70公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莱尔·戈德斯坦认为,有趣的是,这款武器明显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在其飞行阶段可以接收两个目标的更新数据。
当然,对于这种单一的反潜导弹系统不能夸大其重要性。实际上,不少西方防务学者认为,中国研发这种武器系统很可能是一个尝试,为了补强长时间以来中国在反潜战系统上的薄弱和短板:中国的反潜直升机无法携带、投掷多枚鱼雷。中国一些学者强调的则是反潜直升机将准确的目标数据传递给舰艇的重要性,这样后者才能保证发射鱼-8反潜导弹鱼雷有更大的几率击中目标舰艇。
同样,西方防务学者认为,中国海军渐进式提高自己的反潜战能力也不应被忽视。将中国在反潜战方面的其他提升综合起来看,无论是披露新的海底声呐阵列,还是按计划很快将展示两款新的反潜直升机,这些努力将会限制美国在水下的优势。因此,美国应该以最大的警惕性来研究中国的反潜战武器。
来源:石江月防务观察
微信上看不到的,中华军事App上都有!如何获得?点击阅读原文,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