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可以看到很多电影院里都看不到的片儿的公众号,据说当家的是个美女条姐,另外她还是一位电影大咖和影评达人!
关于女人的气质和美,关于人生和生活,条姐有话要说,更有电影想要跟你唠唠!
女人的内外兼修才是你能够打败妖艳贱货的最好方法。如果没有时间读书那就看两部可以提高气场,丰富精神世界的的电影吧!
今天条姐给大家推荐一部法国电影,
《将来的事》。
导演是法国女导演米娅·汉森-洛夫,张曼玉前夫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的现任妻子。曾经也是演员,
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法国国宝级女演员,一个身段宛如少女的60岁阿姨。跟80后美女导演同框,完全没有被比下去。
《将来的事》在2016柏林电影节拿了最佳导演奖,烂番茄新鲜度
100%
。
豆瓣评分也不错,目前7000+人看过,近6000人评价,
8.0
。
跟
于佩尔
主演的另一部颁奖季热门电影《她》(
2017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最佳外语片
)比起来,虽然两部电影都聚焦中年中产女性,但《她》中所有惊悚、荒诞、情欲和SM的噱头,《将来的事》都没有。
画面清新美好,跟片里舒伯特和伍迪·格里斯的配乐相得益彰。
尽管准确地说,电影的故事并不简单。
五十多岁的哲学女教师娜塔莉,先是被出轨并离婚,之后不久,母亲去世。与此同时,事业也出现了危机,出版社因为销量不佳,准备砍了她的教科书。
本来吧,这事搁谁身上都得中年危机一把。但用娜塔莉的话说,她并不会感到不幸福,因为她“有智慧”。
哲学女教师的日常是什么样的呢?
挤地铁的时候,她在读书。
坐火车的时候,她在读书。
在家休闲的时候,她在读书。
跟又高又帅的男学生去野外游玩,年轻的肉体穿着泳衣在她面前玩水,然而她在读书。
她读的可不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也不是成功学和鸡汤,而是福柯、阿多诺、列维纳斯、马丁·布伯、京特·安德斯、汉娜·阿伦特、叔本华......
你问我这些人都是谁都写啥,正在忙着百度的条姐只能告诉你,他们都是,唔,“有智慧的人”。
身为一个知识分子,娜塔莉就连全家出游,去的都是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的墓地什么的。
娜塔莉的丈夫也是人文学科教师。离婚前,两人除了对彼此的思想进行一些冷静的口头争端,大部分时间都和和美美。
就算后来丈夫向她坦白自己的外遇,决定搬走并离婚,娜塔莉最生气的事情也仅仅是,丈夫搬错了书。
她人际关系简单,除了工作上的接触,只跟学生走得近。
她有一个叫法比安的得意门生。法比安又高又帅又有才华,对政治和生活方式有自己的见解。他们经常给对方推荐哲学书籍,交流生活和思想。
关系亲密到可以共享同一只烟。
但也就此为止。
娜塔莉离婚后,曾应邀到法比安的农场住了一段时间。那是一个类似公社的农场,阳光明媚,风景优美,一群学哲学的年轻人在这里养驴,做奶酪,读书交流。
真心羡慕这种柏拉图式的灵魂伴侣。
除了娜塔莉,片中还有一个戏份比较多的法国女人:娜塔莉的母亲。
娜塔莉撑起了法国女人“知识分子”这一部分的设定,老太太则撑起了法国女人“时尚优雅”的形象。
老太太体弱多病,常常卧床不起,但盖在身上的毯子必须整整齐齐的。
睡衣是银灰色细吊带丝绸裙,起床便穿上名牌小外套。一把年纪,对打扮的热情不灭。
这份生活的优雅,让所有的中国老太太望尘莫及。
影片结束在娜塔莉母亲去世的一年后。娜塔莉的女儿产子,她也当上了祖母。跟法比安的关系依旧很好,爱情依旧缺席,但没有关系。
圣诞夜,娜塔莉的子女陪她吃饭。婴儿哭起来,娜塔莉将他抱起,哼起柔和的民谣。镜头便在这个温暖又有些孤寂的画面中定格。
一切都令人羡慕——不论是娜塔莉海边的小花园,还是城里洒满阳光的公寓,还是满满的书架,还是她的灵魂伴侣法比安。
甚至娜塔莉作为一个中年离异女人的孤寂,也因为精神富足和好天气而令我心生妒忌。
豆瓣网友@胖胖:
“
精神世界丰富的女人需要爱情么?连艳遇都不需要。
”
@欢乐分裂:
“掉书袋于无形,各方大咖随意闪现在细枝末节,生活的琐细真实消解哲学形而上的沉重,让「生活在别处」的远方诗意拥有日常的温度和肌理,沿袭侯麦式文艺(山庄那段尤为同感);几段哭戏甚好,从深陷乱麻到抽离物外,
人生的底色虽不外是荒凉,葆有自我,未来总是更好。
”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
回复“将来的事”即可观看!
另外每年总有那么几部电影我们想看,却无法在电影院看到的!.
日本年度真人电影票房冠军——灾难电影
《新哥斯拉》。
蝙蝠侠本·阿弗莱克
的新作
《会计刺客》
,白天是会计,晚上化身孤胆刺客!
R级
系列电影
《
宿醉》
导演的最新作品——
《军火贩》
。
号称今年北美最好看的犯罪题材电影——
《赴汤蹈火》
。
有着出乎所有人意料结局的
《无名女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