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对《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
2014
年本
)》进行了修订,形成了《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
2020
年本,征求意见
稿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20年8月12日至2020年9月11日。
势银能链注意到
,该《目录》(
意
见
稿
)提出,鼓励贵州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发展氢能产业。
-
《目录》鼓励贵州省发展氢加工制造、氢能燃料电池制造、输氢管道、加氢站等涉氢产业;
-
鼓励陕西省发展风电、光伏、氢能、地热等新能源及相关装置制造产业,地热、
氢能
等新能源产业运营服务;
-
鼓励内蒙古自治区发展高性能稀土永磁、催化、抛光、合金、
储氢
、发光等稀土功能材料、器件开发及生产,稀土钢开发及应用。
资料显示,贵州六盘水市现有正常生产焦化企业4家,产能405万吨/年,每年约产生焦炉煤气10亿立方,含氢气规模约5亿立方米,焦炉煤气富含氢气资源为其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独特优势。
2019年9月,六盘水发布了《六盘水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
这是贵州首个地方氢能规划
。
该《规划》涵盖氢能“生产-储运-应用”全产业链,结合六盘水实际提出氢能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先试先行贵州省能源结构调整及工业转型升级。
《规划》提出,到2030年,结合煤炭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发展以煤制氢为重点氢能产业链,布局氢燃料电池示范应用和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加氢站近20座,公交车、物流车、环卫车和乘用车批量投放,形成氢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扩大氢能源生产应用规模,实现氢能源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建设形成辐射周边地区乃至全国氢能产业链的远期目标。
据势银能链了解
,陕西煤炭储量丰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副产氢资源富余,制氢成本低,新能源汽车产量也居全国前列。同时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氢能实验室、西北大学等高校在氢气储运设备研究方面也有多项成果。
此前,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唐宇刚透露,陕西省政府正在制定氢能发展“十四五”规划,将走出一条具有陕西特色的氢能产业发展之路。
目前,陕西恒泰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的陕西全省最大的氢能产业园已开始动工,该示范园项目不仅负责制氢,下游还会新建两座加氢加气一体站。目前项目已进入招标阶段。与之配套的燃料电池生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等项目也在筹备中。
此外,投资2亿元的韩城旭强瑞天然气制氢项目也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新建一套2亿Nm³高纯氢生产装置,目前项目备案已完成。
其中,一期利用LNG富氢尾气变压吸附提取5000万Nm
³
高纯制氢装置正在进行设计及设备采购,
预计今年8月投产,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7亿元
。这两个项目一期今年投产以后,
将每年生产氢气7400万Nm
³
(约6652吨)
。
乌海市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焦化工和氯碱化工生产基地,目前,每年工业副产氢约八十亿立方米,发展氢能源产业条件优越、前景广阔。
乌海化工大力发展氢能产业不仅是企业的创新转型之举,更符合自治区关于转型升级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主脉络,也将为乌海市打造氢能经济示范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势银能链了解
,乌海市已相继出台《乌海市氢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2019-2022)》、《乌海市加氢站管理办法(试行)(2019-2022)》、《乌海市关于加快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2019-2022)》等相关政策,助力乌海氢能加速发展。
目前,鸿达兴业子公司——乌海化工于2019年规划在乌海市建设8座加氢站,并在当年5月投资2648万元建成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座加氢站,加注能力600公斤/天,目前已建成含一座固定加氢站、一座固定站在内的两座加氢站。
2020年,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氢能源业务板块,鸿达兴业计划投资49.85亿元,在乌海市建设5万吨氢能源项目(年产3万吨液氢及2万吨气态氢),该项目作为乌海市发展氢能产业的示范工程,将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氢能产业链企业到内蒙投资建设氢能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