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务行业长期存在着低频消费、高客单价、角色复杂、专业性强、作业周期较长、长期依赖人工等问题,问题也滋生了三个主要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用户决策成本高 VS 律师不会主动寻找客户在哪里。法律行业在过去最常见的获客方式就是用户推荐,并没有为解决企业用户降低选择成本提供帮助。
第二个矛盾是经营规模越大 VS 边际成本越来越高。法律行业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说具有很强的特殊性,随着规模的扩大,律所的管理成本、人力服务成本都越来越高,即规模不经济。
第三个矛盾是服务成本高 VS 人工依赖程度高。B2C 和 C2B 的转化,在企业法律服务行业其实是滞后的。原因在于行业一直没有摆脱口碑传播的获客模式,同时也缺乏统计和管理信息的能力,所有诉讼类服务重度依赖律师的人工服务,且大量消耗司法资源,缺少批量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导致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以上矛盾聚焦的两个点是获客成本和服务效率,法律这样专业性强的传统行业要想在互联网时代走出一条路,免不了要解决这些问题。近日接触的 ULegal 针对企业对法律需求,为用户提供股权设计、期权激励、投融资服务等细分行业定制法律服务产品。
有法务希望解决的不仅是信息对称问题,还要解决的是在上下游供应商基本确定情况下双方的信任问题。
有法务商业模式有两个:
此外,ULegal 的 SaaS 系统嵌入风控插件等相关交易平台,提供纠纷解决方案,通过技术手段批量解决处理网络纠纷
。
目前,行业化、生态化、平台化的整合减少了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是网络技术给各个行业带来的新机会,因此大量的创业项目在各个行业爆发出来。无论横向的打通、还是纵向的行业深挖,都是在各个行业、或者横向领域连接上下游、整合产业链,提供更高效的对接和产业链优化。
新平台的创新产生了大量的原有体系规则的破坏,大量新的交易的达成以及“新规则”体系搭建的需求,更有大量的潜在纠纷的风险。ULegal 瞄准的正是这些新兴“行业平台”的“规则搭建和纠纷解决”的市场。另外这类新平台的“法律服务”还暂时没有成为传统律师行业的服务对象,可以相对避开律师行业的竞争。
因此,互联网企业及行业平台是 ULegal 的核心目标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