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现在社会里,女孩子的婚姻压力似乎越来越大。
到了25岁就被叫剩女,有的才刚大学毕业,家里就开始催着谈恋爱,相亲结婚。而不结婚,不要小孩,更会被视为大逆不道。
社会明明在进步,但我们的思想反而变得更加禁锢,缺乏自由。而在遥远的民国时代,有一位女神级人物,有“民国最后的才女”之称的张充和,却一直坚持单身,直到35岁遇到一生的真爱才走入婚姻。
元和(前排右一)允和(前排左一)兆和(后排右一)充和(后排左一)
“九如巷张家的四个女孩,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叶圣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合肥四姐妹,指的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以及张充和。四姐妹里,十点君今天特别想聊聊的就是小妹张充和。
欣赏她的有两点,一个是她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坚持,在过去的21世纪,这个文化天翻地覆的时代,即便在遥远的美国,她也试图营造出那个自己喜爱的遥远的古中国;
第二点是她对待感情的态度——宁缺毋滥。才貌双全,追求者甚众,甚至著名诗人卞之琳苦恋她十年,但她却始终不为所动。一直等到生命中的真命天子,才步入婚姻。婚后的她一方面能做个好妻子,忠诚、乐于付出,一方面仍然能够保持独立的自我。
01
充和是幸运的的。她出身于安徽一个大地主家庭,从小可以不愁吃穿,而且曾祖父张树生是一代儒将,官至两广总督,父亲张武龄是一代乡绅,都很重视后代的教育。
张武龄接受过五四新文化的熏陶,思想开明,他甚至为了给女儿们更好的教育,举家迁往苏州九如巷。张武龄后来创办了女校乐益女中,四个女儿都曾在这个学校读书。所以,张家四姐妹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长为具有现代知识和思想的温婉尔雅的女性。
前排为张家四姐妹
但她们的个性又各不相同。
大姐元和的个性含蓄内敛,也最为神秘,她嫁给了一代昆曲名伶顾传玠,而后定居台湾,勉力支撑着数次创业失败的丈夫,对这段感情总是三缄其口。
二姐允和个性活泼,她嫁给了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文革期间,为了保护丈夫,不惜化身泼妇支撑着家庭。
三姐张兆和或许是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因她和沈从文的那段感情,但兆和其实是三姐妹里最现实和理性的人,沈从文口中美的化身的三三却说,直到沈从文死后她才明白,“我以前从未理解过你”。
小妹充和在35岁那年嫁给了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而后再1949年随夫远赴美国,定居海外,2015年在美国去世。
02
充和虽然外表看上去柔弱,其实个性非常独立、执着,自主自强,这与她少小离家的特殊成长经历有关。
充和出生时,已经是家里第四个女孩,父母都很盼望男孩。所以她刚一出生,就被过继给没有孩子的叔祖母。
叔祖母是李鸿章的侄女,很有见识,相当重视充和的教育。她为充和请的老师叫朱谟钦,是吴昌硕的弟子,既有才学也很开通,他教充和古文,还培养了陪伴充和终身的爱好——书法。
充和的书画作品
充和的一位长辈曾经给过她几锭古墨,她用来练字,朱谟钦见了,提醒她说:“你小孩子家写字,别用这么好的整墨,用碎墨就行了。”
古墨的价值是很高的,充和初到美国生活困窘,忍痛出售了珍藏的十方墨,当时卖出了一万美元的高价。为此她伤心了很久。
充和的画
朱先生专门弄来了颜勤礼碑的拓本,教她练字。充和说,颜碑用来打基础是非常好的,直到年老,她每过几年都要临一次颜勤礼碑。
充和随朱先生从九岁一直学到十六岁,他留给充和的,不仅仅是深厚的国学知识。
这样的教育背景,使得充和在知识背景上和姐姐们受的中西结合的教育不同,姐姐们更为洋派,充和的旧学功底则最好。
03
16岁叔祖母去世后,充和回到苏州。在苏州,充和认识了陪伴她终身的爱好——昆曲。
父亲张武龄和母亲陆英都是戏迷,张武龄还特意请来了苏州全福班的尤彩云来教孩子们唱戏。四姐妹中最迷昆曲的是大姐元和,她特别喜欢登台表演,后来嫁给了名小生顾传玠。
元和与顾传玠
充和则更喜欢不受打扰,做自己的事。相传,在苏州拙政园居住时,她夜晚常常一个人在兰舟上唱昆曲。这种不爱求关注,一心只做自己的事,陶醉在自己世界的特点,贯穿了充和一生。
汪曾祺在回忆西南联大的往事时,提到过充和不爱扎堆的特点。他写道:有一个人,没有跟我们一起拍过曲子,也没有参加过同期,但是她的唱法却在曲社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充和的昆曲扮相
充和一方面喜欢安静,她坚持每天清晨练字三个小时,很有自己的世界。一方面又活泼可爱,交游广阔。
在北京的时候,她住在沈从文家,抗战时期,在云南和重庆避难时,她也表现得非常活跃。她喜欢和自己欣赏的人交朋友,胡适、杨振声、张大千、沈尹默都是她经常交往的人。
其中值得一说的就是沈从文。我一直觉得,张家四姐妹里,充和对沈从文的欣赏和理解,不下于兆和,虽然兆和对沈从文而言是美的化身。
在她眼里,这位三姐夫是个不爱说话,但很有才的人。沈从文去世后,远在美国的充和发来悼文: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寥寥16字,在我看来,写尽了沈从文的一生,他的品格、他的作品,可谓知音。充和说,沈从文一生历经坎坷,可他总能守住自己的一些东西。他又好像总是在让,好像不会刻意去争什么。可这让里面,有多大的学问呐。后来,这16字被直接放大,刻在了湘西沈从文的墓碑上。
在漫长的单身时期,充和似乎并不害怕没有人来爱,会找不到人嫁出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一直保持着单身,并且保持着这份自信,和自我的小世界。
04
其实充和不是没有人追,才貌双全的她,在北京求学、在重庆避难的那几年里,追求者众多,其中最出名的一个便是现代派诗人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诗中的你,就是卞之琳苦恋了几十年的女神张充和。
可以说,卞之琳对充和是一见钟情的,那时,充和住在沈从文家,卞之琳是沈从文的朋友,经常在沈家碰面。
他追求她长达十年之久,直到45岁才黯然结婚,而对她的爱恋,持续了大半生。他甚至苦心收集她的文字,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送到香港去出版。
而充和这边呢,晚年谈到这段“苦恋”,她笑笑说,
“这可以说是一个无中生有的爱情故事,说苦恋都有点勉强。我完全没有跟他恋过,所以也谈不上苦和不苦。”
“他人很好,但就是性格很不爽快,不开放,跟我完全不相像,也不相合。我永远搞不清楚他,我每一次见他都不耐烦,觉得他啰里啰嗦的。”
他持之以恒地给她写信,甚至在她出嫁后去了美国,仍孜孜不倦。对卞之琳的回信,充和从来没有回过,也没有和他单独出去过,她觉得他的性格很敏感,不敢惹他。
充和的追求者中,还有一个不修边幅的方先生,是研究甲骨文和金文的专家。
方先生也给充和写信,不过用的全是甲骨文,学问大如充和者也没法明白:“他一写就是好几张信纸,我相信一定写得很有文采,可是我看不懂。”
有许多朋友的充和喜欢保持单身女性的身份,自由自在,不必在意社会对已婚女性的期待。她编教科书、唱昆曲、写书法,保持单身的身份还能剩下好多钱收藏古墨,古董,单身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05
张充和喜欢单纯乐观的人,后来的德裔汉学家傅汉思就是这样的人。充和和傅汉思认识也是通过沈从文。
1947年,充和在北大开设昆曲和书法课,她住在沈从文家。傅汉思是沈从文的朋友,经常到沈家去,一来二往,两人就谈起恋爱来了。
1947年,充和和傅汉思在北京
沈从文写文章回忆说,“汉斯开始还是登门找我学中文的,后来才发现,这位美国年轻人早转移了目标,根本不是冲我来的!”后来,傅汉思只要一登门,孩子们就起哄般地叫“四姨,找你的!”
充和说,汉斯这个人从来就没有什么复杂心思,“人很老实,也很热情开朗”,是她喜欢的,而且你欺负他,他也不知道......
而且傅汉思的学识也是充和欣赏的类型。傅汉思原籍德国,父亲是西方古典文学的教授,所以他有很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还通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好几国语言。
1948年11月21日,认识一年左右,二人在炮火纷飞中办了婚礼。婚礼的第二天,就在战火中逃离北京。
1949年,对许多人来说是个坎。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充和毫不犹豫地选择跟随傅汉思回美国。
对她而言,那个新世界是黯淡的、陌生的,容不下她喜欢的东西,甚至连梦想着那些东西的空间都没有。
她觉得应该让那些弹性大适应力强的人去接受新社会,而她愿意在另一个新的世界建立一个小小的理想国。
06
充和赴美后,先在加州伯克利分校的东亚图书馆工作,其后在耶鲁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二十余年,课外兼职教授昆曲,成为颇有名望的学者。
总觉得我觉得喜欢书法的女孩子身上更有一份书卷气和英气。充和身上就有这种气质,支撑她一生的事业除了昆曲,就是书法。
充和在美国生活期间,每天坚持写字,一直坚持到98岁。
她从不在乎穿着打扮,也不喜欢金银首饰之类的东西,但是写字的笔墨纸张,一定要用最好的,从来不怕为此花钱。
充和的字
在美国的时候,喜欢写字的胡适很喜欢到充和家去,“他知道我家的笔墨纸张总是全的,而且一定是最好的。”
晚辈们说,张充和“直爽”、“有话直说”、“喜恶分明”、“简朴”、“淡泊”,也绝不“矫揉造作”。
去美国这么多年,她依然很中国化,喜欢穿布制的旗袍,接待客人时也永远是整洁礼貌的,绝不会衣冠不整、蓬头垢面。
90多岁时,张充和依然在院子里种玫瑰,种牡丹,种梅花。身为汉学家的傅汉思曾经这样写道:“我的妻子体现着中国文化中那最美好精致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