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DeepTech深科技
“DeepTech深科技”是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官方独家合作的一个新科技内容品牌。我们专注于关注三个方面:1、基于科学的发现;2、真正的科技创新;3、深科技应用的创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平安宁夏  ·  新春走基层 | 第五味平安年货·坚“国”礼包 ·  23 小时前  
平安宁夏  ·  新春走基层 | 第五味平安年货·坚“国”礼包 ·  23 小时前  
深响  ·  春晚与品牌,都想「变年轻」 ·  2 天前  
平安宁夏  ·  新春走基层 | 第一味平安年货·压岁钱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DeepTech深科技

中国已连续三年领跑全球深度学习论文数量,IBM掌握了全球最多的AI专利 | 盘点全球AI之争

DeepTech深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7-03 21:40

正文


很多认为,人工智能将会成为下一场“工业革命”,并为我们的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世界各国的政府、大学、公司,甚至公众都已经开始准备迎接“AI革命”的到来。那么,在这个赛道上,到底谁才是领跑者呢?DT君将用四张图来为你揭晓。


一、各国深度学习的论文数量:中国连续三年领跑



图丨红色为中国,淡蓝为美国,深蓝为英国,橘黄为澳大利亚,绿色为加拿大,粉色为日本,棕色为德国


第一张图比较的是各国在深度学习领域所发表的论文数量。深度学习是目前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领域中最有潜力的一种算法。现代深度学习算法是从2012年开始崛起的,因此,在最开始的两年里,深度学习论文的数量还比较少。


但我们可以看到,从 2014 年起,中国所发表的人工智能论文开始反超美国,领跑全球,甚至比英澳加日德这5国加起来还要多。而这一趋势一直维持至今。


二、科技企业深度学习的论文数量:BAT只有百度实力较突出



图丨绿色为微软(Microsoft),红色为谷歌(Google),淡蓝为IBM,深蓝为Facebook,棕色为百度


第二张图比较的是公司——也就是各大科技巨头每年所发表的深度学习论文数量。在年论文数量中,微软一直是该领域的领跑者,每年所发的论文量都实现了逐步增长。


但从 2014 年开始,谷歌和IBM仿佛突然招到了业界大牛(开了挂)一样,年论文数量实现了火箭般增长。因此,微软、谷歌、以及IBM这三家公司被称为“The Big Three” (人工智能公司三巨头)。至于作为中国三大互联网公司的BAT,只有B,也就是百度有出征的实力。


不久前,知名会计师事务所PwC也发表一份全球人工智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将是全球AI发展的受惠者。尽管目前来看北美市场对人工智能的准备更加充分,不过,不论是百度、腾讯还是阿里巴巴,这三家中国互联网巨头都在人工智能研发投入多年。


虽然这些公司目前的年论文量不多,但随着他们在全球各地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始发力,在未来10年,这些中国的公司将有希望赶超目前的领跑者们


三、专利争夺战:IBM目前稳操胜券



图丨这张表只分析了美国科技巨头的专利数量,从上到下是:亚马逊(Amazon),苹果(Apple),Facebook,谷歌(Google),IBM,以及微软(Microsoft)


这一张图反映的则是专利争夺赛,即各大科技公司的“技术堡垒”。


IBM在人工智能领域算是“老大哥”的存在。早在1997年,IBM人工智能“深蓝”就已经战胜人类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从IBM持有大量美国人工智能专利的行为中,我们不难看出它在该领域的野心。另外,作为年论文量领跑者,微软手上握有大量的专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过,作为是后起之秀的谷歌和Facebook为什么只有这么点专利呢?这就和美国专利的申请制度有关了——由于从申请到批准有高达十几个月的延迟,所以自2014年之后的专利数量其实并不完全准确。


四、初创企业收购清单:谷歌独占鳌头




除了论文发表数量、专利数量可以看出这些巨头对AI的投入程度外,他们在收购与投资上的策略也是一个评估指标。特别是Google先前收购的DeepMind,这家公司不仅为Google扬名立万,更重要的是,它还大大增强了谷歌的AI研发实力,因此,初创公司极有可能是巨头们在AI战场上的最佳军火库。


根据近三年(2014 到 2017 上半年)的“初创企业收购清单”显示,谷歌依旧是最积极的公司(收购了 10 家公司)。在 2017 年 3 月的 Google Cloud Next 大会上,谷歌云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李飞飞正式宣布收购知名数据科学社区 Kaggle。


对谷歌来说,Kaggle 将为其带来两个重要的效益:一是高度强化了与专业人群的连接,Kaggle 上有非常多数据科学家、开发者以及学术单位;二是对谷歌自身的云端服务有利,将会有更多的人使用其基础设施和部署服务。


位于清单第二位的苹果则收购了8家公司。从目前苹果推出的服务或产品来看,其人工智能应用成果远低于谷歌、微软等公司。不过,苹果CEO库克此前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采访时表示,苹果习惯强调产品或服务,而不会刻意讨论背后的AI技术——其实,苹果照片App的图像辨识功能、Apple Music的音乐推荐功能背后都有AI技术的支撑。


在6月的WWDC大会上,苹果推出了其智能音箱产品HomePod,但被不少人认为此举“为时已晚”而且产品价格昂贵贵。看来,尽管收购了这么多初创公司,但能否有效结合和发挥双方长处、推出更受市场欢迎的服务和产品,才是让苹果在AI领域站上高位的关键。


在看完这些之后,你觉得到底哪家公司才是这场人工智能竞赛的领跑者呢?



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想法,欢迎留言!


-End-


编辑:陈翔宇、詹子娴

参考: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608112/who-is-winning-the-ai-race/


欲知会员计划详情,请点击以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