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有困难,找警察。”
我们的人民警察,永远会在百姓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赶到。
大到命案血案、违法犯罪,小到丢失物品、邻里纠纷。
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
然而,有一些警情,由于个别群众的疏忽、误会,闹出不少尴尬、浪费警力的情况……
情趣用品如今已经不再是令人谈之色变的东西,不少人都会选购一些情趣产品,排解自己的合理需求。
有一种高端产品“充气娃娃”,这几年也是越做越逼真了。
不光身高、器官跟人很像,就连五官、头发、皮肤,也越来越精致。
据京东数据显示,我国充气娃娃每年的销量超过60万个。
既然有买、有用,那必然就有损坏和丢弃。
这跟扔掉一团废纸可不一样,坏了的充气娃娃如果扔的不好,很可能会造成他人乃至社会的困扰。
四川遂宁,曾有群众报警称自己在草丛里见到一具女尸。
民警赶到后,多名村民也称见到“尸体”。
民警一番勘察后发现,“女尸”原来是一个充气娃娃。
内蒙古巴彦淖尔也发生过类似的乌龙。
一名村民夜晚散步时在水渠中发现了一双“脚”,吓得报了警。
消防官兵打捞后才发现,又是一个充气娃娃!
浙江义乌,一名租户刚刚入住新租的屋子,却发现床上有一具“女尸”。
吓得他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胳膊都擦破皮了。
警察到场后发现,原来是上一个租客的充气娃娃扔在床上没有带走。
充气娃娃被认成尸体的情况,几乎每个地方的民警都遇到过。
场面尴尬不说,还非常浪费警力资源。
但这种事也不能责怪报警群众大惊小怪。
毕竟我们普通人,看到这些极像肢体的东西,第一联想肯定是人,而不是充气娃娃。
最该反省的还是充气娃娃的原主人。
处理废弃娃娃时,一定要严谨一些。
放气、卷好装入不透明袋子内丢弃、剪碎丢弃、寄回厂家,都是可以的。
上面这些充气娃娃的主人,估计并非有意拿娃娃吓人。
他们八成是偷懒,就把娃娃随意丢弃了。
但有些人,刻意拿充气娃娃吓人,性质就极其恶劣了。
之前,山西平型关就有一个充气娃娃,被刻意摆放在了高速匝道旁。
远远看过去,就像一名女子蒙着头,身上一丝不挂……
虽然是高速路段,但如此怪异的情景,还是引得很多司机减速观望。
还好交警巡逻时发现了此物,掀开布料确认这不是“女尸”,只是一个充气娃娃。
如果直到夜晚都无人处理,吓坏了途径的司机,后果不堪设想。
后续交警调取监控视频,对涉事车主进行了追罚。
罚款200元,并记6分。
前两年,浙江义乌也发生了一起类似的事情。
一名保洁员报警称树林里有一张“人皮”吊在树上。
民警和救护车赶到后发现,是一个废弃的充气娃娃,泄了气被挂在树上。
一个娃娃吓坏了保洁员,消遣了七八名民警与医护人员。
做这个恶作剧的人,真的是恶劣至极!
《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恶作剧吓人导致别人慌乱过程中摔倒、惊晕等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的,恶作剧行为人应对其过错行为给别人造成的损失承担侵权责任。
千万不要觉得恶作剧只是一个玩笑,一旦造成他人受伤,法律一定会追责!
除了刻意拿充气娃娃恶作剧的人令人不齿,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报警也是半斤八两。
苏州太仓派出所凌晨四点曾接到过一起报警,报警人称:
“买了一个充气娃娃,漏气了。”
这样的情况,难道不该去联系商家退换售后吗?
再有纠纷的话,打消费者协会的电话,也肯定会有解决方案。
一着急就打110,警察也没法凌晨帮你补好充气娃娃呀!
浙江嘉兴还有一名男子的报警,更加逆天。
他当时跟几个兄弟喝酒吹牛,说自己在派出所有人脉,什么都能安排。
在朋友的起哄下,他还真的打了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