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下班后】品牌大本营,有钱有才有斗志,星姐带你一起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就该这么学  ·  微信新功能升级:可一次性删除所有“单向好友” ·  18 小时前  
中科院物理所  ·  当天上的垃圾越来越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岳云鹏拒绝王菲好友申请: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 公众号  ·  · 2021-04-22 08:00

正文

作者 | 王耳朵先生
来源 | 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1.

前两天的微博上,两条热搜高居不下。

一个,是Angelababy在综艺《王牌对王牌》里,说自己被刘嘉玲拉黑了。

过年的时候AB在三亚碰到刘嘉玲,两人聊得挺开心,可等AB回去之后想给刘嘉玲发个拜年信息,却发现微信提示“对方已经不是你的好友”。

那一刻,她才发现,自己被人删除了。


后来一个契机,刘嘉玲得知此事,解释道“是我换微信了”,没想到再次点燃话题。

因为微信如果不是手动删除的话,对方联系你时并不会提示“非好友”。

记者追问之下,刘嘉玲尬笑着回应的那句“换微信之后通知的都是平常跟我有交流的,一些几年都没有交流的,就忽略了”,算是给这件事情画下句点。


另一个,是岳云鹏公开拒绝王菲。

那是在一场微直播中,岳云鹏提到自己最喜欢的歌手是王菲。他在多个场合都曾表达过对王菲的欣赏,算是超级粉丝。

王菲得知后,便托人传话,问岳云鹏要不要加个微信。

岳云鹏断然拒绝了。

他说两个人之间的桥梁,不需要任何东西去搭,微信不是建立关系的桥梁,加上微信不等于成为朋友。

陌生人之间突然地拉近和生硬地掰扯,会把这段关系变成负担。


我挺欣赏小岳岳的做法,因为最真挚的感情,往往是最不喧嚣的。

有些人热衷于社交,喜好于攀比通讯录里人数的多少,自诩朋友众多却在需要朋友的关键时刻,孤身寡人。

那些社交场合上的逢场作戏之流,无关友谊,仅仅是挂钩利益。

三千泛泛之交,到底是不如一二知己。

与其把目光聚焦于列表里那些算不上朋友的“好友”,不如花上三两分钟重新审视你的社交圈。

你不必把所有人都请进你的生命里。

图:@岳云鹏


2.

记得《向往的生活》里有一期,一向和善的黄磊在面对新来的嘉宾们时,表现得兴趣缺缺。

不愿过多接触,便刻意躲进厨房里埋头做饭,出现在镜头前也是沉默寡言,甚至还提前和何炅打招呼“今晚你们玩,我就先睡了”,完全和平常是两副面孔。


而当他的朋友老狼出现的时候,黄磊的表情立马变了,面上显露出由衷的开心。


晚上一众人酒过三巡,黄磊才打开了话匣子,直言不讳道:

“说真心话,你们这一大堆人来,因为我和你们也不熟,我没必要和不熟的人费力瞎扯,所以你们进来跟我打招呼,我没那么热情。

但老狼来了我就不一样了,我就开心了。”


这话说得直白且诚恳,却被网友曲解成“黄磊不懂人情世故,差别对待晚辈”,还被骂上了热搜。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中年男人,在慢慢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时的正常发言。

好比曾经有人问雕塑大师罗丹:“什么是艺术?”

罗丹的回答是: “减去多余的部分。”

生活同样如此,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那些无关紧要的人,不认识也罢。

真正内心充盈的人,都会知道时间和注意力是有限的。你消耗于此,必稀缺于彼。

有冷淡,才会衬托出热情,有断舍离,才有过后的轻松和自由。

圈内好友众多的汪涵也是如此。

在节目里,钱枫抱怨发微信给涵哥,却发现自己早被拉黑。

汪涵自曝自己不仅删了钱枫,还主动删了陈坤、范冰冰等不少圈内大咖。


他表情严肃,十分坦然地在节目里对着全场所有人说:

“在场的这里面所有人都没有我的微信,我朋友圈里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人,那时候我就已经觉得很可怕了,要把一些没有意义的全部都给弄掉。

删了之后,我觉得这样的生活,非常非常地轻松。”


是的,真正的友情不在于数量,而在质量。

通讯录里成百上千的名字,能够在深夜毫无顾虑地拨通电话的,永远只有那几个。既然知道大家止于萍水相逢,就大可不必错付深情。

交深言浅是默契,交浅言深或许就成了灾难。

圈子虽小,真心就好。


3.

总有人说,大环境下你要顺势而为,必须得向人脉认怂,多个朋友多条路。

可有一点他们忘了,多出来的“朋友”能产生“开路”作用的少之又少,甚至有些人是来“堵路”的。

我见过活得最拧巴的人,是我曾经的一个同事。

为了和公司领导层处好关系,他会在随身包里放一个小本子,记录着当天要与谁人打交道,该怎么措辞说话才能加深对方的印象。

比如:
A姐昨天的报表被大Boss表扬了,待会要记得捧一下。她今天换了新鞋子,记得要夸好看;

开完会后B哥正好有空,要去请教一下项目的细节。语气要稳重,态度要恭敬,再怎么被diss也不能不耐烦;

晚上科长C请客聚餐,期间记得适时递话捧哏,不能冷场……


他自觉对每一个人都捧出真心,给予百分百的热情。

可等到我离开公司的那一天,他包里的本子记了一茬又一茬,却还是在刚入职的那个小岗位上坐着。

为了讨好别人,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要逼着自己热脸贴冷屁股,硬着头皮维持这病态的关系,但关键时刻,没人把他当回事。

最重要的,是他忘了自己本该走的路。

当你自己有翅膀时,根本用不着别人来给你开路。

还有的人,你把他当朋友,他把你当“垃圾桶”。

他心情不好,就拉着你从工作吐槽到生活,从亲戚埋怨到爱人。自己的天黑了,也要让你的世界布满乌云。

他遇到了困难,你倾力帮助不图感谢,他不以为然反而还责怪你事情办得不够圆满。

他想一出是一出,还非要逼着你配合他的脚步,你不配合,就阴阳怪气拿“朋友”二字压你。

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就像是戴着镣铐徒步沙漠。走也不是停也不是,最后体力耗尽被埋藏于沙子里。

借用刘瑜说过的一句话: 远离消耗你的人,也不要去消耗别人。不配称之为朋友的“朋友”,早些断了才好。

更恐怖的,还有见不得你好的人。

你当月绩效第一,ta酸溜溜:“哟,你私下跟客户联系得挺频繁啊。”

你朋友圈发了张读书的照片,ta嘴角一撇:“呵,你还看得懂这种书啊。”

你心血来潮换了服装风格,ta在一旁评头论足:“不是吧这种衣服你也有信心穿出来啊?”

社会地位上升只有两种,第一种是自我提升,第二种是拉低他人。

相对而言,第二种成本更低也见效更快。

这些通过“打击别人”获取优越感的人,不值得交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