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二大叔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欢迎进入思考与阅读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不二大叔

轻度抑郁症的人,多半会有4句“口头禅”,希望你一句没有说过!

不二大叔  · 公众号  ·  · 2024-07-25 21:2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关于抑郁症的一些常见口头禅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包括'好累啊'、'我什么都不想做'、'没人在乎我',以及'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提供了对这些口头禅的解读和建议。文章还通过故事引导读者理解抑郁症是情绪生病了,而非个人软弱的表现,鼓励读者接纳自己的感受,积极寻求帮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主题

文章讨论了人们日常口中的一些口头禅背后可能隐藏的抑郁情绪,提供了对这些情绪的理解和应对方法。

关键观点2: 第一句口头禅 '好累啊'

表达了成年人的压力和无助感,需要重视和干预,尝试用运动或阅读转移视线是自我救赎的方式。

关键观点3: 第二句口头禅 '我什么都不想做'

揭示了某些人过度关注自己的不足,被负面情绪束缚,难以行动。打破这种状态需要学会给自己‘留时间’,重拾选择的力量。

关键观点4: 第三句口头禅 '没人在乎我'

涉及到认知扭曲,即使身边有爱也难以感受到温度。需要认识到关心和理解的重要性,营造包容的氛围,参与社交活动寻求正向情绪价值。

关键观点5: 第四句口头禅 '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反映了过度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怀疑导致的消极自我评价。需要学会承认和接纳不完美,用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自己和世界。

关键观点6: 文章结尾的建议

鼓励读者接纳自己的感受,积极寻求帮助,认识到抑郁症是情绪生病了,而不是个人软弱的表现。提醒读者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以及积极的社会交往,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正文

点击上方即可收 听主播安然音频

作者 | 智大叔 来源 | 智大叔(ID:zhidashu666)

结尾曲:毛不易 - 思信


言语,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内心的映射。


有一群人,看似与常人无异,可笑容背后却藏着不为人知的挣扎与痛苦。


他们每一句口头禅背后,都藏着渴望被理解、被倾听的灵魂。


“我真的好累啊”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简单”二字。


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肩上扛着责任,心中揣着梦想。


一些人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熬过去挺过去就能看到曙光。


可还有的人,在日复一日的压力、迷茫中渐渐失去了热情和期待。


如果不加重视和干预,这种消极的状态很可能会发展成一种“习惯”。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


“那些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


如果你总在不经意间抱怨“好累”,请一定要正视。


勇敢向外界求助,用运动或阅读转移视线,都是积极寻求自我救赎的方式。


如果身边人对你说“好累”,请不要轻易给他们贴上“矫情”“脆弱”的标签。


不要忽视他们偶尔流露出的疲惫与无助,不要吝啬你的耐心和关爱。


或许,你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就能成为他们黑暗中的一束光。



“我什么都不想做”


人的性格不同,做事风格也千差万别:


有的倾向于做了再说,对他们来说,“开始”并不需要大张旗鼓。


有的则会思前想后,把过程和结果都考虑得十拿九稳了,再着手去做。


两种做法不分优劣,各有各的特点。


可有这么一群人,过度关注自己的不足,放大困难,忽略自身的价值和潜力。


他们被“做什么都没用”的负面情绪束缚,难以迈出行动的第一步。


又因为一事无成,信心更加受挫,他们终会陷入恶性循环。


久而久之,他们对曾经热爱的事物失去了兴趣,甚至连最基本的日常活动都变得艰难。


认知行为疗法(CBT)认为,这种思维模式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因之一。


而要想打破“无为”状态,就得学会给自己“留时间”:


不妨从简单的事情开始,重拾选择的力量,重建积极的思维模式。


请务必相信,每一次尝试都是对自己的温柔解救,再小的努力和进步都值得肯定。



“没人在乎我”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认知扭曲”:


指的是人们在情绪低落时,对现实的评价和解释往往带有负面色彩。


对于轻度抑郁症患者而言,这种扭曲表现为对他人关怀的过度怀疑与否定。


换言之, 即使身边有爱,他们也难以感受到温度。


这不仅阻碍他们感知外界的美好,还削弱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信任感。


那么,该如何打破这个困境呢?


每个人都有被看见、被听见的深层需求。


我们要认识到,关心和理解比任何药物都来得重要。


我们要营造一种包容的氛围,鼓励大家自由表达情感,不必担心被误解或贬低。


除此之外,参与社交活动、拓展社交圈也是一个寻求正向情绪价值的途径。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很喜欢约翰·多恩的这句诗,希望它能鼓舞到更多人。


“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动必三省,言必再思”。


然而,一些人混淆了“自我反省”和“自我怀疑”,对自己吹毛求疵,身心俱疲。


他们会不断琢磨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


他们倾向于将一切问题归咎于自己,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引发深深的自责与内疚。


他们在意别人的反应,哪怕对方“对事不对人”,可他们在日后的接触中还是会变得畏缩顾虑。


这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无疑会加剧他们的抑郁情绪。


要想摆脱自我否定的怪圈,就必须学会承认和接纳不完美。


尝试用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每当妄自菲薄的念头浮现时,不妨深呼吸,问问自己:


我真的做错了吗?还是说,这只是我的一种感觉?


试着转换思维,把注意力从自我责备转移到积极成长上,多想想“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允许自己犯错,也允许自己成长,给自己多一些宽容和耐心,才能拥抱未来、治愈自己。




读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天,禅寺来了一位满面愁容的年轻人,他对禅师大吐苦水:


“大师,我觉得自己太倒霉了,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充满了挫折与磨难,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与我为敌。”


禅师笑了笑,领着年轻人来到寺后的一片茶园。


他从茶树上摘下两片叶子,一片翠绿欲滴,另一片则略显枯黄。


禅师问道:“你观此二叶,何者为好,何者为坏?”


年轻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自然是这片翠绿的叶子更为美好,它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那片枯黄的,则显得衰败与凄凉。”


禅师摇摇头,说:


“世间万物,本无绝对的好坏之分,皆因人心之念而生。


你若以积极之心观之,即便是枯黄的叶子,也能悟出岁月沉淀之美,是成长的印记。


反之,即便是翠绿的叶子,若心存怨怼,亦能视其为终将消逝之物,心生哀愁。”


年轻人恍然大悟,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豁然开朗。


抑郁症,是情绪生了病,而非个人软弱或意志不坚定的表现。


如果出现了轻度抑郁的情况,不必自责或逃避。


接纳自己的感受,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以及积极的社会交往。


必要时,别忘了寻求心理医生或精神健康专家的帮助。


正如罗曼·罗兰所言: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点个【 在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