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VG生信软件
国内首家从事Windows平台、可视化生物信息学桌面软件开发的公司。致力于提供领先的生物信息学软件产品和系统服务。产品和业务包括: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软件、转录组分析软件、重测序分析软件、细菌基因组分析系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南日报  ·  倒计时1天! ·  6 小时前  
株洲交通频道广播电台  ·  20℃+雪+大雨!湖南本周天气又要“发癫”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VG生信软件

Science:研究证实蝙蝠确实比其他物种更危险

VG生信软件  · 公众号  ·  · 2017-06-30 15:09

正文

蝙蝠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这是那些研究致命病毒起源的科学家一直热烈讨论的话题。马尔堡病、埃博拉病毒、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这些传染病都与蝙蝠有关,从而也让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神秘哺乳动物的某些特性使得它们特别容易携带能够感染人类的病毒。“蝙蝠是特别的。”这是他们的座右铭。但也有科学家认为,蝙蝠的基因组序列已经得到了非常充分的研究。

然而这场争论也许终于到了该结束的时候。对所有已知能够感染哺乳动物的病毒进行的广泛研究表明,蝙蝠确实更有可能携带未知的病原体,从而对人类造成危害。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项研究结果来自于那些至今仍对蝙蝠持怀疑态度的研究人员。

这项新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国纽约市生态健康联盟疾病生态学家Peter Daszak表示:“作为一名科学家,你要接受自己的研究结果——即便别人证明你是错的。”

Daszak的研究团队试图回答一个更广泛的问题——科学家们应该在哪里集中精神努力寻找未知的威胁人类的病毒?最新出现的传染病是人兽共患病,这是一种起源于动物的疾病,其中一些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流行。但是数千种哺乳动物可能携带了十余万种病毒,那么从哪里开始呢?

Daszak的同事、生态学家Kevin Olival在754个物种中收集了能够感染哺乳动物的已知所有病毒(586种)的信息。(有些病毒只能够感染一个物种,而有些病毒则在很多动物体内被发现)为了纠正某些动物比其他动物研究得更充分的事实,研究人员计算了每个物种与疾病相关的出版物数量。

随后,研究人员计算了如果每个物种都能像“被发表”最多的“红狐狸”那样得到最充分研究,那么将能在其中找到多少种病毒。这使研究人员对每种哺乳动物的“病毒丰度”有了一个估计。

研究人员最终在数据中发现了几种模式,例如,大动物携带的病毒比小动物多,以及广泛分布的动物携带的病毒比栖息地狭小的动物携带的病毒更多。

在随后的研究中,科学家着眼于188种已知的人畜共患病病毒,即在人类和至少一种哺乳动物中发现的病原体。结果表明,与其他动物相比,蝙蝠作为人兽共患病病毒的宿主,其携带的病毒种类要比前者更多。

研究人员估计,如今在每个蝙蝠物种中大约已经发现了17种人兽共患病,相比之下,在啮齿类动物及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发现了约10种人兽共患病。

德国柏林市Robert Koch研究所流行病学家Fabian Leendertz认为,这篇论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表明蝙蝠是独特的,但他警告说,对于蝙蝠的偏见是很难完全纠正的,因为蝙蝠经过了如此广泛和系统的研究。“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更多真实的数据,从而说明传染病是如何从动物传播到人类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