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优雇佣军
通信、科技、未来!通信路上,一起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优雇佣军  ·  PT展不可错过的亮点:爱立信5G-A赋能可编程网络 ·  2 天前  
网优雇佣军  ·  IPLOOK百万级用户容量核心网惊艳亮相北京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优雇佣军

111万NB-IoT天线背后,物联网老概念何时新爆发?

网优雇佣军  · 公众号  · 通信  · 2017-10-16 22:32

正文

前几天,中国移动公布 2017-2018年窄带物联网天线集采结果,总量为111万副。



继上月中国移动2017年14.6万NB-IoT基站集采落地了,又一个物联网大单尘埃落定。


眼瞅着一笔笔大单,我连汤不剩喝完一桶老坛酸菜牛肉面后,手掐着半支烟,深深的陷入了沉思:从1985年提出“物联网”概念以来,32年了,物联网真的要爆发了吗?


我打开电脑,无意中看到1993年的一个物联网项目。



这是物联网在水处理行业的应用。英国联合公用事业有限公司利用SCADA(系统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来实现远程水处理控制。


这个系统里有一个很关键的设备叫外站(outstation),外站连接传感器,根据系统发布的指令监视和控制现场,比如读取仪表的数据(如管道的流量)进行监视,通过发送控制信号改变设备的状态(如打开阀门)。


这个“外站”长啥样呢?我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



没错,它是个看起来非常大的家伙。


从机柜里面的组成看,包括了控制器、处理器(也许采用的是上世纪70年代投产的摩托罗拉6800系列),还有RAM和EPROM存储设备、无线收发模块、ADC和DAC转换、输入输出单元等。


工程师们使用笔记本电脑通过RS232接口来对外站进行调测或编程。(瞬间想到2G基站调测时代)


其实,这个大机柜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物联网芯片—— 物联网芯片与微控制单元(MCU)集成,它集成了CPU、存储和I/O,从而更方便地进行信号和数据处理以及通信协议管理。


只不过今天的芯片尺寸不过指尖大小而已,成本也不过几美元,而当时仅摩托罗拉6800的价格就达360美元。


这个“外站”连接的传感器也非常大,需定期进行校准,且功能单一。而今天的物联网模组里可以封装多个传感器,同时提供多种测量功能(比如同时测量水的流量、压力、浊度等,或同时测量温度、湿度、污染程度等)。


缺点还没有数完,还有头痛的问题是——供电、数据存储和计算、以及安全等。


“外站”与传感器之间采用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4~20mA电流环设计,需同时对“外站”和传感器供电,由于电池供电量有限,太阳能太贵,因此不得不采用主电源供电的方式。


至于传感器产生的大量数据的存储和计算,当时的硬盘和RAM等是昂贵的,计算能力也无法支持大数据分析。


安全性几乎不存在,据说只需将一般的商用电台接收器调谐到“外站”工作频段,就可以接收到来自“外站”的无线信号,且可将其解码。


看完上世纪90年代的物联网项目,你会想到什么呢?


二十多年来,随着无线连接、计算与存储、芯片与传感器设计、网络安全等能力的不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以及标准的统一等多种因素并行发展形成合力,正推动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


今天,我们看到:


•蜂窝网络覆盖和连接几乎无处不在,且越来越安全,是物联网规模化连接的基础。


•网络速率越来越高,时延越来越低,意味着可以更方便地传送大规模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


•芯片和传感器成本越来越低,低功耗和电池技术的发展,意味着我们可以低成本的部署寿命可达10年的传感器。


•GPS技术的不断进步(包括定位精度、成本等)为物联网设备添加了实时位置数据。


•越来越强大的云计算、存储能力,意味着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挖掘数据价值,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物联网这个概念叫了几十年,但革命性的变革总是漫长的,其规模化总是伴随着多种技术并行发展而来,合力形成爆发点。今天,我们正处于这个爆发点。


智慧城市、智能电网、可穿戴设备、车联网、智慧医疗、智慧农业、工业物联网等物联网应用正向我们走来,渐行渐近…


一想到我们将要贴身感受物联网生活,我最后决定推荐一款NB-IoT冲锋衣(通信汪必备系列)…



这是韩国运营商KT与某服装品牌合作推出的NB-IoT救生外套,外套里安装了NB-IoT模组,搭配LED灯和声波感测器,自动传送位置信息。



野外旅游探险必备,当然用于通信抢险一定挺好的,建议领导每人发一件。


网优雇佣军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长按二维码关注

通信路上,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