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站在过去经历了动荡的一年。在一年之内,A站经历了3次高管人事变动。可以说,几乎每一次资本进入,都会伴随着管理层格局的改变。
在2016年1月14日,A站获得了软银中国6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同时宣布莫然出任公司CEO,原CEO孙旻将出任公司总裁。但在半年以后,莫然宣布离职,A站原总编辑刘炎焱接任CEO。
“我刚上任的时候,面临的主要是这些问题:紧迫的投融资任务、新团队缺乏磨合,还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刘炎焱解释,“A站已经10年了,就像岁数大了的人一样,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组织和板块。A站曾经尝试过不同的业务,但自己又是比较小的综合平台。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在当时最需要搞清楚的就是,我们究竟要做什么。”
刘炎焱首先解决的是投融资问题。他上任后3个月,A站获得了来自于中文在线的2.5亿B轮融资,认购A站13.51%的股权,成为了A站第二大的股东,确立了A站背后4个资本方的格局:奥飞娱乐董事长蔡东青个人、中文在线、土豆网和软银。
“我是否会担心和资本方之间的关系?我不担心,我觉得和资方合作就像是谈恋爱,现在相当于我同时谈了四个女朋友,‘她们’都超爱我。当然,不同的资方都会有自己的诉求,而我的工作就是去寻找四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在解决了最紧迫的生存问题以后,刘炎焱开始着手解决最重要的方向问题。“我这个人特别讲究顺序,就跟做饭一样,不能一股脑地把食材都扔进去炒。”
在2016年下半年文娱行业大大小小的风口中,最主要的是短视频、直播和二次元。面对着这些风口,A站在当时都有切入的机会。“直播在年底已经开发出来了,A站是可以做的。但是我当时觉得直播行业还有一些不确定的东西,一方面是商业模式和政策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进入这个市场的问题,因为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波人了。”
“我们不是单靠着直播来生产内容的公司,所以我不怕。而且万一直播什么时候特别好了,我之前已经有了准备,还是可以进去。既然时间上没有紧迫性,和我们的主方向无关,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件事情放一放。”
刘炎焱对风口并没有那么看重:“很多时候,正在做实事的企业就像深海里的一条大鱼,藏在深海里,在水面上只有一点涟漪。有些小鱼,浮得浅,也能在水面上搞出不小的动静。追风口更像是追涟漪。”
回到A站本身的策略上,刘炎焱认为A站要做的是一个具有独特性、尊重用户、尊重垂直的平台。“我们要做一个包括二次元在内的亚文化平台,先锋文化。垂直和不垂直,将在导致产品最后的形态截然不同。中央电视台就不尊重垂直,它也不需要,它追求的是给最广大的人群一个最大公约数。我们追求的是给用户一个最小公约数。以后我们会和大平台越来越不一样。”
解决了方向问题后,刘炎焱围绕已经定下的目标着手逐渐搭建新的团队。“一把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找人、跟人沟通。和我以前做总编辑的时候不一样,只要管好内容就可以了。我能亲手做的事情都不能让我亲手做,我必须要把它分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