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酒聊人生
本公众号提供关于城市发展与各地房价的信息,透过数百名群友的交流,随时掌握最新房产动态。群主同时是骑行与古典乐爱好者,平时卖卖台湾马祖高粱酒,是直接从平潭免税市场进货,保证真品。我们的群有专业人员维护与管理,入群需要基本费用,无房产中介介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实探深圳水贝:#外地游客跨城买金#】#金包 ... ·  11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华为宣布DeepSeek上线昇腾社区## ... ·  昨天  
微软科技  ·  新年开工Copilot小贴士,总有一个能用上! ·  昨天  
中国能源报  ·  “国之重器”,升级换装 ·  3 天前  
中国能源报  ·  “国之重器”,升级换装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品酒聊人生

K274 台湾经济这么惨, 房价也没跌到哪里去

品酒聊人生  · 公众号  ·  · 2018-01-07 05:16

正文


麻烦有意入群的朋友再确认一次, 一群的交流是天南地北的彼此交流, 同时间经常有三批四批人马交叉聊天, 进群发现大家谈房产的发言比例低于预期的人可能会埋怨被骗了.

所以这里特别强调一下, 二群才是我严禁群友乱聊的群, 当时会区分两个群就是因为有些人真的认为买房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不值得日日讲, 天天讲, 特别是你如果只是抱着想进来听所谓的房产投资大神彼此之间如何交流, 去什么价值洼地买房, 建议别进来了, 并且, 就算是二群, 目前人数已过百人, 也不是平均的分散到所有城市, 很可能你进来后发现只有一两个同城市的, 而且还喜欢潜水, 这个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如果你真的想要找大神, 麻烦去找网上最知名的人, 比如欧神, 董潘, 二小姐这类的, 付出足够代价, 他们必然能让你发大财, 想发大财的千万别来我这里, 我们群没有这个本事, 我们群的唯一特色的就是每天的群聊消息动不动超过2000条, 你必须有随时不看的心里准备.




今天谈房子之前, 各位看看林志玲的采访.


随机去问十个台湾男生“你觉得台湾女生温柔吗?”,有八个会立刻摇头“拜托!哪有!”


了解林志玲这个在加拿大学习希腊罗马艺术史的人, 她说, 做一个不让人觉得自己是一个会麻烦人的人蛮重要的. 有些话虽然表达了自己的情绪, 但是事后常常发现这重表达完全没有意义. 不过和所有女人一样, 她也碰到一个难解的问题, 就是为什么很难找到一个专情的男人呢?


千万不要失去对任何事情的好奇心, 感受力, 这是林志玲这个节目带给我们最好的建议.




更多分析看这里:

http://dajia.qq.com/original/wuguojie/jxn180106.html





看看台湾的房价历史走势:


台湾的房价与GDP成长 , 有个特殊年代, 就是1987年到1988年期间, 特别是台北地区的房价, 忽然翻三倍四倍的上涨, 那个时代的几个标识性事件, 台湾社会忽然自由了, 然后是工资忽然上涨, 经济成长率忽然飙升,随后台湾产业开始外移. 整个台湾陷入一片混乱.


然后特殊的时代来了,冷战时代结束, 全世界贸易开始发达, 全球分工剧烈展开, 同时也导致了台湾竞争力开始下滑, 全球化也带来了台湾经济的缓步下行.


同时期, 由于大量资金的开始外流, 台湾的房价一直不怎么动, 直到十年前, 重新开始上涨. 可要知道, 2000年后, 开始城市分化, 各个城市的房价开始有了不同走势.


仔细观察台湾的房价第一次的最高峰事件发生在那个时代的经济成长率最高产生后的第二年到第三年之间. 也就是第一次的追逐房价可能是来自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第一个消费冲动, 绝对是先买房.


然后分析利率关系:



可以发现, 1988年的时候, 低利率确实对当年的房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二次的房价启动时间, 已经没有经济成长率, 而是在2002年到2003年的利率急剧下滑的时代发生, 这次不是因为人民有钱了, 这次是因为钱已经没用了, 只能买房了.


然后我们回头来看大陆如果有参考价值的话, 是怎么解释才能说的通呢?


如果你要判断房价最高点, 其实不用紧张, 只要人民的收入持续增加, 经济成长率还在高位运行, 房价要下来基本可能性很小, 就算有下跌, 也不可能让你跳车后跑步然后再上车, 根本来不及这样的操作. 除非你对不同城市的发展进行更换, 比如从没有前途的地方换到有前途的地方( 其实这个更换有前途的城市, 根本不需要管任何因素, 随时可以).


然后是观察利率, 你要观察的利率不用担心会忽然暴起暴跌, 我认为中国ZF现在控制稳定的能力很强, 不会再象前几年那样,总是以为自己非常英明, 可以预知未来一两年经济而提前调高利率降低利率, 我甚至怀疑根本就连已经到了紧急情况要调整的时候, 央行都会淡定处理. 也就是你有足够时间来判断利率趋势.一旦发现利率已经下滑到只剩下两到三个点, 也是买房时机.


那究竟什么时候是卖房时机, 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 没有所谓的卖房时机, 只有你必须抛弃什么地方房产的选择, 这个观察就要去找日本和欧美的案例了, 只能以后再跟大家分析.



经济成长率低于2的时候大家想的不是成长, 而是活命


以上看过台湾的女生为什么给人感觉温柔以及为什么台湾是现在这样的台湾, 其实, 在1986年到1990年之间, 那个时候的台湾, 绝对不是这样的, 我们经过了烈火烹油与天寒地冻的几次考验, 社会上的暴戾之气也锻炼过人. 现在, 台湾人也接受了这一切, 房价高的还是高, 经济不好的还是经济不好, 勉强在东南亚挂个号, 号称曾经的四小龙, 如今, 大学生毕业起薪大约人民币5000元, 大家都领基本工资, 老板就是开这个价格, 要做不做随便, 反正大把人要做. 反正那些可以提供高工资的公司都跑了, 去了美国去了大陆了, 什么林志玲周杰伦在台湾也没什么工作可作了, 你还认为自己有什么本事能一定找到事情做?


说到底, 总的大陆房价平均价, 一定会继续上涨, 因为农村的房子很少交易, 以后的统计房价, 5%的五线城市和10%的四线城市房子因为价格只有一线二线的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 对房价统计来说影响力不足3%, 三线房子未来五年预估有一半扣除通货膨胀和租金因素后不涨不跌,四分之一小跌, 四分之一仍旧要上涨, 二线城市继续上涨, 一线城市看国家意志力了,国家肯定也是希望至少维持稳定和小幅度上涨的.


总而言之, 等到GDP和国债利率跌到3和2以下, 我们再来谈持有房产比例缩小的问题, 除非你真的很会玩股票, 每年利润率超过12%.





关于战争的哲学, 本文由群友提供, 希望不会被封.


1,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历史积怨,宗教冲突,种族不和,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基数,民族性格,军事实力,等等诸多因素,决定一个国家是不是经常陷入战争。邻里之间的争端,最容易形成战争。


凡事也有例外,有两个国家,一是瑞士,这个小国,身居战争险恶之地,四邻均是好战之国,他却从不陷入战争。他的诀窍,不是幻想和平或者鼓吹投降卖国,倾我所有结四邻之欢心,而是全民皆兵,深挖洞,广积粮,“不侍敌之不来,侍吾有以待之”。然后在国际事务中远离是非,洁身自好,不去管别人的闲事。不追求正义,不打抱不平,谁吵架我也不去扯,谁摔倒了我也不去扶,视西方人追求的普世价值如狗屎。这个理念很值得学习。


第二个国家是美国,不过他正好是个反面例子。美国没有宗教冲突,没有历史积怨,只有两个陆上邻居,而且是心态很平和,绝不会发动战争的两个邻居。照说美国可以安安稳稳过自己的日子,这就是川普所追求的,自己把自己的事搞好。但可惜过去几十年,这个国家依然好战,家门口没有战争可打,总是远渡重洋去很远的地方打仗。美国人民没有经历过外敌的入侵和羞辱,所以对于在别人家的土地上进行战争,一直很热衷。这也是全世界知识分子喜欢批评美国的原因。但是美国又是全球科技和世俗文明的领袖,所以喜欢美国,追随美国的人也很多。全世界最爱美国的人,主要在中国,尤其是知识分子,比美国本土还多,中国的精英阶层也是很奇葩。这是另一个话题。


2,春秋无义战,现在也是无义战。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损人利己,还是今日人类之劣根性在国家层面的表现。

只不过,现在人们讲究一个师出有名,所以总是给自己发动的战争冠以各种大义凛然的旗号。欧洲人喜欢的旗号是防止人道危机,美国人喜欢的旗号是推翻独裁,日本人的旗号是大东亚共荣,中国人的旗号是领土完整。

即使是领土纠纷,也喜欢讲一个占理不占理。“自古以来”是一个喜欢证明自己占理的说法,“对方侵入”是说明对方不占理。对方先开第一枪,也是为了证明别人理亏,自己是自卫反击。于是看见很多边界纠纷,跟小孩子打架一样,先是对骂,再是身体挤,把你挤出去,挤不出去就推搡,然后是木棒石头击打,总之,大家都荷枪实弹,可就是不开枪,先开枪就输了理。

其实,不管如何宣传自己有理,不管你的旗号如何冠冕堂皇,冲到别人家去烧杀抢掠,总是侵略者。罗马帝国扩张,十字军东征,大英帝国征服全球,美利坚传播民主自由,霍梅尼输出伊斯兰革命,以及那些大大小小的独立战争,统一战争,都有他的道理,也都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可是这些炫目的辉煌之下,是多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那些战死的士兵,累累白骨,不管是敌方还是己方,都是别人的儿子或父兄,是别人家从襁褓中一粥一饭喂大的孩子,是人家老父老母和妻子儿女扶着门框翘首以待的家人。想通了这一点,就能想清楚战争。

回顾战争,追究历史,也要有民族反省精神。不光要讲日本如何侵略我国,元蒙如何屠城,也要反思中华帝国对外的侵略。征高丽,征安南,都是不义之战。大清灭族准噶尔部落,更是逆天忤地,所以满人绝种,也是报应。

只可惜,现在美国人英国人控制了舆论,所以他们的所有不义战争,都被包装成正义之战。虽然很多次战争,事后都被证明是错误的,但不妨碍那些善男信女,每次都为美国的出兵而欢呼。

3,决定战争的,是国家意志,不是人民意愿。

有野心的领袖喜欢战争,领袖惯用的说辞是,不打这一场战争,对不起人民的期待。其实在他们面前,人民的意愿被完全漠视,所谓人民的支持率,那是老百姓自己欺骗自己的一厢情愿。在统治者眼里,老百姓屁也不是。越战期间,美国人民发动风起云涌的反战示威,加州的一些大学,大学生因为抗议越战,血流成河,可依然不能阻止约翰逊和尼克松对越南的疯狂轰炸和地面入侵。

如果人民的意愿能起作用,世界史上就没有战争,甚至可以没有国家,没有政府,天下大同,其乐融融。

当然,任何一个统治者,都是人民选择出来的,差别是选票选,或者子弹选。人民会在某一个时刻,对统治者的战争行为做最后的审判。那是另一个话题,一扯就扯远了。


4,忘战必忧,轻战必祸。

我们仍处在丛林法则的时代,所以不要幻想任何外国,任何其他民族,能牺牲他的利益,对你如何如何好。大家就像坐在一张圆桌上的食客,桌上的食物只有这么多,谁都想找机会在你这里多抢一个馒头。桌面上客客气气,桌下面拳脚相加,暗暗较劲。所以任何国家,都需要武装自己,强大自己。如果自己不够强大,也可以结盟,大家抱团取暖。例如欧盟是集体防卫,集体武装。东盟是力争形成集体防卫,但中美印日澳周边大国都纷纷插手,反而搞不成。日韩是拉住美国,让美国驻军来给自己看门,这是一种花小钱占大便宜的做法,但要牺牲国家主权。

不能忘战,也不能轻战。其实有很多战争,当时似乎一定要打,事后分析起来,又觉得毫无意义。不义之战不用说,都是不需要的。而所谓师出有名的战争,也有很多没有必要。领土问题,这一代人解决不了,可以放在下一代。小打小闹解决不了,可以留待下一次世界大战,等到全球格局重新洗牌,那个时候再在地图上画一画,领土就回来了。台湾的来来回回,以色列的犹太复国,就是这么解决的。

很多战争,争的是一个颜面,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印度人进来了一百米,打吧,真的没什么价值。不打吧,颜面上过不去。还好洞廊这次忍了这一口气,但不知下回,他会不会忍。忍一忍,可能是事出突然,没有准备好。以前只是夏季在洞廊巡逻,宣誓一下主权。现在就在洞廊建了永久军营,一千多人不走了。他读初中时,学校里的任何人都可以无缘无故踢他一脚,他总是一声不吭。但以我初中时的心态推测之,那个场景下,十几岁的男生,杀人的冲动都会有。


4,新的科技时代,战争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变化。斩首行动,蛙跳战术,风暴行动,已经取代了过去的阵地战,地面战。用最少的代价,推翻敌方的政权或者领袖,从而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是新的国际政治策略。十年越南战争,十年阿富汗战争,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让他们的领袖和参谋人员学乖了。任何时候,任何国家,快进快退,速战速决,不要陷入战争泥潭。

但有时形势的发展会出人意料之外。苏联派特种部队枪杀阿富汗总统阿明,扶持卡尔迈勒,开始也以为是成功的斩首行动,没想到阿富汗是传统的大国绞肉机,再加上英美各国与中国合作,扶持神学士民兵,就是今日之塔利班,让苏联人陷在里面十年,拖垮了整个国家。

可惜我们党似乎不喜欢这一套,从四十年代延安整风,彻底否定了上海特科的那一套做法,一直到现在,还是强调人民战争,“大位不以智取”,似乎从不搞斩首政变一类的动作。不知为什么不能与时俱进。


5,现代战争决定胜负的,主要是科技。军人的个人素质,意志,政治思想,已经不起很大作用了。

在过去,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五虎将,八彪骑,这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到了后期,冷兵器让位于火器,大规模集团作战成为主要形式,指挥号令的统一性特别重要,政治思想就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是共军打败国军的原因之一。

而到了现代,战争的形式是非接触战争,就像伊拉克战争一样,双方士兵根本还没打照面,战争就结束了。这个时候,科技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一个弱不禁风,带着一千度近视眼镜的电脑工程师,瞬间就可以消灭对方成千上万的虎狼之师。他只是执行一个指令,操作一个按钮,不需要他有任何军事技能和政治思想。

所以,传统的战争机器,需要彻底的革新。传统的军事强国,以后不一定还能是强国。而弱国小国,也能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出一两种特殊的武器,来达到自保的目的,例如核武器。




甘地为什么反对英国?

有人问我,为什么你们这些人,身在西方反西方?

其实严格说来,反西方的人不是反西方,主要是反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反美是一种时髦。犹如在中国,崇美是本土知识分子的时髦。

为什么反美?解释这个之前,先谬攀一下圣雄甘地,看他当年为什么反英。

甘地时代的英国,是当时的全球霸权国家。国际政治学有一个基本常识,世界是由霸权国家主导的,他们充当全球事务的领袖和仲裁者。近代以来的霸权国家有:荷兰,西班牙,英国,美国。霸权国家一般掌握了三大优势:最先进的科技文明,最强大的军事实力,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宣传和教育。这三者缺一不可。

最先进的科技文明,是他引导世界的前提条件。掌握了先进科技,就掌握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例如英国发明了发动机,电力,纺织机械,火车,美国发明了计算机,数控机床,互联网,等等。

最强大的军事实力,保证他可以用武力维护自己制定的世界秩序。需要掠夺资源,打开市场,维持航线,征集劳工奴隶的时候,武力是最好的手段。最重要的是,他拥有强大的武力,可以打败想挑战他的新兴国家,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这就像猴王靠武力竞争一样。

先进的文化传播和教育,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舆论优势和心理优势,让全世界人民在崇拜他的文明的时候,也发自内心地相信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例如现在中国的知识分子就认为美国做任何事都是对的,美国人绝对不会犯错误,这就是文化传播的力量。而先进的教育,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同时也可以吸引全世界的人才为我所用,从而又促进了科技文明和军事实力的增长。

所以,霸权国家的这三个领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使得霸权国家的地位得以长久维持。

现在的美国,是全世界的领袖,科技和文明的倡导者与先行者,全球重大事物的最后仲裁者,非常的不可一世。但要与当年英国的地位相比,现在的美国简直就是个渣,给他提鞋都不配。

日不落的英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家,对现代人类文明的促进,超过了中国,希腊,罗马以及现代美国的总和。他创造的科学技术,法制思想和制度,教育体系,商业贸易和会计制度,至今依然在主导我们的生活。这样一个国家,要崇拜他是天经地义,要反对他是难以置信。

但有一个人,就是要反对英国,这就是圣雄甘地。

很有意思的是,甘地以前是大英帝国最痴迷的崇拜者。他在伦敦大学学院读法律的时候,最大的心愿是能够把自己皮肤的颜色换掉,换成像英国贵族一样的苍白的皮肤。我们中国如今的知识分子崇拜美国,怕还没有到这一步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