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置顶/设为星标吧
首发 | 就就TALK(ID:jiujiu-up)
hello,我是就就~
大家还记得《人间世》里张丽君的故事吗?
在怀孕5个月时,张丽君确诊患上胰腺癌。
她拒绝了引产孩子接受治疗的建议,并在生下孩子几个月后,不幸去世了。
网上传出张丽君的丈夫韩诗俊,在她去世不到1年便弃子再婚的后续。
韩诗俊的亲戚朋友辟谣说,他没有这么快再婚,并且没有要弃子的想法。
01
宁跟讨饭娘,不跟做官爹?
前几天,网上传出这样的后续版本:
在她去世不到1年的时间里,韩诗俊就再婚了。
最令人唏嘘的是,那个张丽君一命换一命才换来的爱情结晶。
据说,韩诗俊把孩子留给了爷爷奶奶照顾,也有网友说是过继给了亲戚。
张丽君宁愿不要命,也要先给他生一个孩子。
而他却在张丽君尸骨未寒之际,便匆匆组建新家庭。
并且将张丽君因为担心他孤独而拼命生下的孩子,视为追求下一站幸福的绊脚石。
一时之间,激起全网愤怒,无数网友为张丽君鸣不平。
很多网友纷纷分享身边的张丽君式悲剧,现身说法为何“宁跟讨饭娘,不跟做官爹”。
最终得出结论:男人都是靠不住的自私动物。
甚至,还出现了不少讽刺张丽君圣母心和恋爱脑的声音。
一时之间,网友们都对韩诗俊群起而攻之。
这几天,很多营销号都借着这个令人愤怒的后续,出了10w+爆文。
眼看就要掀起新一轮全网男女对立的时候,万万没想到,事件反转了。
据说,当事人的亲戚朋友出来辟谣了:
虽然韩诗俊再婚是真的,但不是网传的那样,在张丽君去世不到1年就另寻新欢,而是起码2年内没有再婚。
孩子也没有过继给其他人,一直都是由亲生父亲在抚养。
并且,拍婚纱照也是带着孩子的。
而张丽君去世的时候,之所以没有在新房离开,是因为婆家已经把婚房卖了给她治病和旅游。
目前,我们暂时不能判断,所谓亲戚朋友的说法,具体有几分真实性。
我们能做的就是: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很多网友在事态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对韩诗俊的选择肆无忌惮地进行抨击。
认为张丽君不过才去世几年,他就这么快走出来,一定是个薄情的人。
韩诗俊,就真的那么不堪吗?
我想,看过纪录片的人,应该都很难同意这样的结论。
02
“你爹死了,还有脸发自拍?”
在纪录片里,多少人为张丽君和韩诗俊之间的伉俪情深而感动。
张丽君为了让丈夫以后不孤独,甘愿中断治疗,冒着生命危险,生下这个孩子。
而韩诗俊当时的表现,也没有让人失望。
即使妻子脱发了、长瘤了、一只眼睛失明了,他也不曾有过半分嫌弃。
在镜头前,毫不忌讳地给她拥抱和亲吻,宠溺地喊她的昵称“扣扣”。
在得知妻子因为化疗失去头发而感到难堪后,他甚至陪她一起剃了光头。
为了实现妻子出国旅游的心愿,他卖掉了才住没多久的新房子,和她在国外一边旅游一边治病。
试问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有卖房救妻的诚意呢?
可以说,在当时,所有能力范围内能做的事情,韩诗俊都已经做了。
剩下的,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我还记得,纪录片里韩诗俊最令人心酸的一句话是:
我家里的喜字都还没有揭掉呢。
新婚的喜悦仍萦绕心怀,病痛却已经悄然找上门来了。
面对这戏剧性的人生剧本,尽了所有的努力,最后依然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
韩诗俊作为当事人的痛苦,是任何旁人都难以体会的。
谁也不知道,他到底经历了多少个痛彻心扉的日日夜夜。
才说服自己,从新婚丧妻的悲痛中挣扎走出来,尝试拥抱新生活。
而网友们却简单粗暴地将此解读为:但闻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他们居高临下地站在道德制高点,将他定义为负心薄情的渣男。
在他们眼里,韩诗俊余生的情绪,都应该一直停留在妻子去世那一刻的悲恸中才是。
只有每日以泪洗脸,孤独终身,才对得起张丽君;否则,每一分快乐,都是对她的背叛。
逝者已逝,余生还长,生者的生活总归要学着向前看。
而这届网友,却堂而皇之地剥夺韩诗俊追求新生活的权利。
不敢想象,当事人因为谣言而遭至千万网友辱骂,会是怎样的心情。
这有是否会让他怀疑,自己没有开始新生活的资格。
这一切,难道不是对当事人的二次伤害吗?
而这种道德绑架的戏码,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演了。
在李咏去世后,他的女儿法麦图曾多次被骂上热搜。
当她分享自拍时,有网友抨击说:
在她简单po日常时,有网友阴阳怪气地评论道:
在这些网友的眼里,只要法麦图的生活中出现任何和怀缅父亲无关的动态,便是忘记了亡父的悲伤。
试问,谁家没有亲人过世的经历呢?
难道只有每天都发微博发朋友圈表达痛失亲人的心情,逢人便哭有多怀念亲人,才是真的悲痛吗?
表达情绪的方式有千千万万种,并非每个人都会选择向外界吐露心声的那一种。
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吧?
03
雪崩时,
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在张丽君这出反转的乌龙事件里,已经不仅仅是道德绑架这么简单了。
这件事情的发酵,就是一场人人分食血馒头的营销狂欢。
张丽君舍命生子,而丈夫却在她身亡不到1年便弃子再婚。
对此之下,张丽君的牺牲,要多讽刺,就有多讽刺。
在男女对立愈发严重的大环境下,这件事一下子戳中了千万人的G点。
人们永远只想看到他们想看到的,没有人在乎真相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