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保观
保观专注互联网保险创新创业,提供国内海外最前沿资讯,关注新项目、新观点、新技术,致力于带给你“新”的互联网保险观察及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HINADAILY  ·  跑鞋,是越贵越好吗? ·  昨天  
主编温静  ·  人事 | ... ·  2 天前  
主编温静  ·  最新!多家电视台发布声明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保观

UBI车险案例之Root Insurance:基于驾驶行为定制车险

保观  · 公众号  ·  · 2018-04-12 18:30

正文

保观| 专注互联网保险


如果你打算向美国创业保险公司 Root 买车险,你要做的不是给他们打电话,而是以下这几个步骤:

下载 Root 的 aPP。用 Root 扫描自己的驾照,等待两个星期,而在这两个星期里你需要把手机放在车上 ,让它记录各种信息,包括开车速度、加速和刹车习惯、改变车道、或者是你有没有在驾驶的时候分心做其他事。

在两个星期之后,Root 会根据他们所收集到的信息决定要不要让你投保以及保费是多少。他们宣称自己“对最好的那 30% 司机,我们将保费降低到一半。而最好的 70% 的司机,我们是市场上最便宜的。”


现在还比较少像 Root 这样不让所谓的“坏”客户投保的保险公司,不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拿他们会通过获取顾客数据来让顾客受益这事来作为卖点了。

创始人兼CEO Alex Timm表示,相比传统保险公司,Root更充分地利用了驾驶数据来创建保险定价模型。“而这些数据在提交保险报价时,比风险评估和信用评分更重要。”

为此,Root开发了上述那款车载信息采集和驾驶行为评分系统的App,通过采集车主驾驶行为数据,并对车主驾驶行为进行评分,最后根据评分结果提供不同的保险报价。目前该App支持一键承保、快速理赔和驾驶过程分享功能。Timm表示,与传统保险公司的汽险相比,Root可以帮助车主节省20%或50%以上的保险费用。

这也是Root业务模式特别之处,因为它不是单纯将驾驶数据出售给其他公司,而是直接充当了保险经纪人的角色。

Root Insurance自称是“第一家将个人驾驶行为纳入每一保险产品报价指标中的汽车保险公司”,但目前也还有一些在试图颠覆汽车保险的计价方式的车险公司。例如,True Motion使用智能手机传感器来收集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分散注意力的情况,然后将数据销售给汽车保险公司。


另一个竞品则是Metromile,Metromile也直接向车主销售保险,但它与Root不同之处在于它允许驾驶员按照实际驾驶英里数支付保险费用。也就是说,他们的保险报价基于驾驶员使用汽车的频率,开的少,保险费交的就少。在2016年,太平洋产险曾为布局UBI车险领域投资了Metromile 5000万美元。

虽然UBI在国内的发展并不太顺利,但在国外UBI层面的探索却被看好。不久前,Root Insurance宣布成功完成5100万美元C轮融资。来自Crunchbase的数据显示,但就保险市场来看,Root Insurance本次融资规模可以算是俄亥俄州当地金额最大的一轮融资科技类C轮融资。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目前来说,Root Insurance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监管 - 因为并不是所有州都允许保险公司根据他们计算驾驶员分心的方式或者他或她是否倾向于发短信和开车而销售保险措施。据了解,Root已经在20个州获得许可,所以公司将很快在另外8个州开展业务。

科技让“保险越来越场景化和生活化”,车险产品也逐渐开始多样化,车联网技术已不是什么新鲜产物。但目前车险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多样化的汽险需求,长远来看,这既不利于消费者的权益,也不利于车险市场的良性发展。

但伴随着保险行业对内部数据的重视,基于场景的小数据应用将会越来越普遍,比如本文提到的产品定价优化模型。而跨行业间的数据和合作会让行业大数据生态越来越具体和清新,未来3-5年,类似于Root的“汽车与保险大数据产业联盟”的组织只会越来越多,汽险产品也将逐步多样化,尤其是UBI这一类保险产品将迅速发展起来。




投稿或寻求报道:[email protected]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