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这个位置
其实没啥多说的,起码我们自己认为这里是几年一次,应该加大配置买定离手的位置。
即使你不想加大配置,到了这个位置也完全没必要往出跑,因为大概率是死在了黎明前
目前不管从估值还是位置的角度看,这里都已经足够低了,上次到这个位置还是2018年贸易战的时候,现在甚至比当时的位置还低
虽然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是我们自己认为目前这个位置,已经到了非常值得加大配置的地方了。
其他不说,单纯从估值的角度看,这里全市场的市净率估值已经是仅次于2005年998时候的低位了
你要说距离2005年那个估值低点也不愿,也就差10%不到的位置,就已经到了。
所以虽然这段时间非常的磨人,但是从我们收集的数据和结论情况看,这个位置已经足够低了。
估值的因子里面,通常利润是一个可变的因素,衡量估值高低没办法用利润这个单一指标来衡量。
今年企业经营的好,今年整个宏观大环境好,那么企业整体的利润水平可能就会高。
今年企业经营的不好,整个宏观大环境没那么乐观,那么企业整体的利润水平可能就不高。
相比利润水平而言,
净资产这个东西
是一个相对
准确的因素,因为净资产这东西不会存在短期的波动。
衡量一个市场的估值,可能用市净率和净资产回报率这两个因子来衡量会更好。
市净率这个东西,反应的是市场绝对估值的高低,还有位置的相对高低程度。
净资产回报率这个东西,往上走还是往下走反应的是市场上整体企业的经营情况的趋势变化。
位置够低的情况下,这个趋势有边际变化出现,如果流动性再转好的话,那么弹性就出来了。
现在全A的主板整体市净率已经跌破了1.6,这个数字在2018年最低是1.8
再往前的2008年金融危机,最低的时候是1.64。更之前的2005年跌到998点的时候,是1.49的样子。
现在还没有达到2005年1.49的位置,不过如果想要到的话,其实也是很快的。
不过过往到了这个位置之后,后面都有不错的收获。当然我们不是说未来会重复历史,但过往的历史确实就是这样。
所以在目前的位置,我们会考虑继续加大配置的力度,达到自己愿意配置的上限。
从周期的角度看,我们觉得这里已经进入到面临周期转折的重要时刻。
目前也是寻找市场底的最后阶段,这里还是要保持耐心,再平衡之后终将从新的均衡点重新出发。
前段时间我们看到不管是沪深300还是恒生指数,都已经到了了年线的位置。
这段时间指数一直在回调,七八月份可能会是回调完成的时间节点,这里需要密切关注的,是美联储9月降息以后的变化。
这里如果观察上证指数季线的话,会发现目前还是在三角形末端震荡。
如果再看万得的混合基金指数季线的话,这里也已经回踩破了15季均线的位置。
过去从统计数据上看,过去每次回到这条均线的时候,很可能都会出现个相对低点。
在这个阶段,我们也很可能会看到,后续会有刺激需求的政策落地。
再加上目前市场整体估值依然处于相对低位,比如看估值的话,全市场的估值依然处在低估的位置,在这个位置已经趴了很久了。
数据来源:集思录
再比如观察全市场收益率的话,春节前暴跌的那段时间整体已经要摸到5.5%左右,也是属于低估的位置。
数据来源:集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