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hic原醉
Chic原醉,名字灵感来源为“酒神”(DIONYSUSE),是非理性,是狂喜,是与“太阳神”阿波罗(理性)对应的概念,意蕴“解放者”,意蕴现代女性的如酒神精神般曼妙的姿态——拥抱自我、拥抱非理性,接受自己的一切混乱、恐惧、狂喜和性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技  ·  浙大王征科课题组《Appl. Mater. ... ·  昨天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2025艾邦东南亚新材料论坛(4月 ... ·  昨天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南方科技大学赵天寿院士、李一举等《Angew ... ·  昨天  
高分子科技  ·  清华大学杨忠强课题组 Matter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hic原醉

【教主访谈】《心动的信号》中的撩汉启示录:什么样的女生最受男生欢迎?

Chic原醉  · 公众号  ·  · 2019-07-09 08:59

正文

Chic原醉,名字灵感来源为“酒神”(DIONYSUSE,狄俄尼索斯) 与“太阳神”阿波罗(理性)对应的概念,意蕴“解放者”。鼓励现代女性100%发掘自我魅力和潜能,优雅性感地征服世界,美丽而骄傲地活着。



原创作者 | 施暘


像我这种在慢慢变老的人,还是不要嘲笑年轻人的文化。譬如之前有读者推荐“心动的信号”这个综艺,我一直没有认真对待,心想:啊呀,这种一听就有表演成分的东西怎么会好看啊。



直到看了以后,惊呼:天呐,好!!厉!!害!!


所以本老年人打算未来对你们年轻人的文化敞开心扉,大家还有什么好看的新兴的剧或者综艺,欢迎给我推荐噻~


“心动的信号”,我看了中国版的第一季,韩国版的看到第一季一半。迫不及待来给大家写写撩汉启示,希望大家学习愉快么么扎。


这个综艺的基本设置是陌生的三男三女,被放在一个房间里,他们在一个月内进行的各种爱情互动。譬如第一眼哪个小哥哥爱上了某个小姐姐,相处一段时间后又喜欢了另一个小姐姐。


这个互动的过程还是很有趣的,能折射出择偶过程中,男男女女的心态。如果没看过综艺的宝宝,不影响读此文章哈。


第一眼吸引: H


ECHO中,H是快乐激发力。 这个激发力很大程度上说的是“情绪感染力”。


综艺的设置很聪明,第一晚,三对男女不可以说出自己的职业和年龄,只是单纯地、不带任何社会面具地相处。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 不管什么性格,都最容易被H高的人吸引。


事实上H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活泼型H(关键词:活泼、可爱、小“闹腾”、少女感),一个是知性H(关键词:安静、知性、沉稳),两种气质截然矛盾,但 当我们说“这个人H很高”的时候,说的都是第一种H 。因为它最关乎所谓的“情绪感染力”。


好,我们来仔细剖析这个问题。


1. 为什么第一眼见面,大家都容易被H高的人吸引?


这里可以理解为“ 人注意力的懒惰 ”,韩国版节目,嘉宾在讨论谁第一眼见面会对谁心动时,说了一句特别有道理的话, 男生很简单的——谁占据了我的注意力,我就对谁格外关注进而产生好感。


这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其实非常真理啊我的朋友们,现代人在爱情中的行为就是那么懒惰,尤其是直男:


刚开始,谁吸引我的注意力最多、谁最能感染到我,让我轻松就能把目光集中向她,我就对谁投射最多的好感与注意力,所以 第一眼吸引,主要靠H ,这是一种“小懒”;


接下去则考虑C ,C的匹配关乎俩人的“ 沟通成本 ”是否低,也就是能不能在一个社会圈层,用相似的词汇量彼此沟通。人们喜欢与沟通成本低的人相处,这也是“懒”;


然后就是E和O ,对爱情而言,刚开始需要激情,后期就会慢慢平静,这个时候如果还每天活蹦乱跳,会感觉“很麻烦”,因此如果另一半身上E和O是我喜欢的,相处起来就很容易,这算得上是一种爱情中的“大懒”。


而这个顺序,也刚好是综艺节目让男男女女彼此熟悉的顺序 ——先单纯相处(H),然后互相说职业与年龄(C),接下来为男男女女创造出不同约会机会,让两人考察彼此的E与O,并在O中发生很多故事。



2. 是不是所有性格的人,第一眼都喜欢高H?


ECHO配对中,H的原理是 高H配低H ,也就是说如果你本身是一个高H的人,长期反而容易和比较沉稳的低H在一起。


但,这是一个 长期搭配组合。 对于90%的人来说,在第一眼吸 引阶段,不管你是低H还是高H,都容易被高H吸引,因为他们最容易占据你的注意力。


剩下10%的人是什么情况呢 ?他们往往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对于自我需求透彻,不容易被表象迷惑 。譬如很多经历过世事的大C,第一眼就想搜罗那些安静的大E,他们对大E也辨识能力也很强。


但对于大多数来说,对自己的需求并没有那么明确,也没有坚定到“非此不可”的地步,但凡是这样,第一眼被高H吸引妥妥的。



3. 高H的典型特质


活泼、少女感、可爱、颜值,这几个关键词便是高H的最显著特征


安静与知性,因为在“感染力”上远远不如活泼可爱,因此在我们ECHO理论中,不算是高H。


韩国版“心动的信号”中的徐智慧算得上是高H的教科书般的存在。大家来一起欣赏一下,她的“少女感”体现在哪些方面。


天真地舔勺子,并像孩子一样掉落。



像小孩一样吃东西、感叹东西好好吃。



她吃东西时尤其容易有激烈反应,仿佛很容易被取悦。



无忧无虑地笑。



所以第一天结束时,嘉宾专家们讨论谁会是最受欢迎的女孩时,有一个男嘉宾反问大家,“别想那么多,如果你们是小屋中的男生,这一天是不是光盯着智慧看了? ” 男生们回答“是的。 ” 的确,第一天结束时智慧是收到心动好评最多的女孩。


大家记住高H本质: 注意力收割机



4. 对同性而言的高H和对异性而言的高H


哈哈,这是另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 可是我们女孩觉得那样的高H行为好作嘛、好不自然、甚至有点讨厌 ,难道男生发现不了吗?


这里就揭示了一个真相—— 在同性面前的高H,和在异性面前的高H不是一个东西,而且往往是相反。


低H的典型案例是金世琳,我相信女孩都很喜欢她,我自己也是哈哈,多可爱啊。但她还是个低H,也是“很容易把男生处成哥们”的典范。很多女孩不懂为什么——世林多可爱啊,那么有魅力,那么率真!蠢直男怎么就看不到呢!


为了理解这个事情,我们来个自我类比。我们女生也会有很多gay蜜,那些可爱的男孩会成为女孩的好朋友,但我们就是很难爱上他。


女孩不会爱上自己的gay蜜,同理男生也是,很难爱上能和自己成为好朋友的女孩。


因为爱上一个异性,的确是需要神秘感和独特的性魅力、与自己相反的性别特征。譬如女人会爱上很man的男人,男人容易爱上很少女的女人。



5. 给大家的方法论启示


这个部分,给大家带来的启发很简单:


1)不管我们本身是高H还是低H都没关系,没有必要特意改变。因为上述段落都只是在说 低H的女孩在“第一眼吸引力”上优势很弱,并不是“长期相处”中


而且H也只是择偶彼此选择中的因素之一,其他三个字母也很重要嘛~


2)我们 不用改变我们的长期属性(高H 还是低H),但不妨有一种 “老娘愿意的时候,就能释放出高H”的能力 ,尤其是在吸引一个人的时候,大胆释放高H的那一面, 让自己光芒四射起来,能够更快、更精准地撩到我们喜欢的小哥哥。


接下去的匹配力:C


小屋中第一天,男男女女靠自己的自然魅力相互吸引;第二天,大家开始公布年龄和身份,这个时候一定会出现剧情反转。


1. C的光环效应


高C的人们, 不管男女,都会散发一种奇妙的光环效应,所以C越高就是一个越大的加分项


中国版“心动的信号”,女一向天歌是一个低H,所以第一天见面时得到的好感并不多。但一旦公布了职业,往后就一路收到了比别的女孩更多的好感,因为她各种硬性条件实在是“无硬伤”。


硬性条件无硬伤,是指 :教育背景好职业潜力大(C高)、看起来好相处(E高),也有才艺,家世也不错,这些因素中前两个是最重要的因素。(每个职业都有值得尊敬的地方哈,我们不做评判,只是从最世俗的财务天花板角度看,女一的职业的确是天花板最高~)


韩国版“心动的信号”,女二也是低H,所以第一天没有收到好感;但第二天公布职业后,她是三个女嘉宾中C看起来最有魅力的,因此在公布职业后的几集,收到了最多的心动短信。


C带来的光环效应,我们 就不多说啦,来重点聊另一个“年龄”的问题。



2. 年龄:低龄审美?


不管是中国版的,还是韩国版的节目,都出现“某个男生原来很爱一个姑娘,后来发现姑娘年纪太小,好感就下降”的局面, 这点很多人来跟我讨论,觉得很反常识——不是直男都喜欢二十出头的小女孩嘛


其实并不是。


我们在做周围很多高C采访的时候,就发现, 不少30岁左右的高C、中C(尤其是CH双高、CE双高的大C),都会排除掉比自己小很多的女孩 。因为这个阶段的C们处在事业上升期,探索阶段需要精神共鸣,耐心的缺乏也让他们喜欢沟通成本很低的伴侣。


而比自己小很多,譬如小七岁八岁的女孩,容易在“共鸣”上做不到位,毕竟年龄与成熟度挂钩,还在大学阶段的孩子,虽然活力四射,也能阅读很多著作,但仍无法弥补阅历不够的事实。


以很容易俩人在交流的时候鸡同鸭讲,沟通成本很高。 而大C们本来就工作繁忙,极低的沟通成本是他们尤其渴求的


什么人可以忍受比自己小很多很多的伴侣嘞? 答案是那些已经过了上升期,比如已经四五十岁的大C们 ,这个时候他们不再那么渴求精神共鸣,因为已经过了奋斗期,也更有耐心。


这个时候的大C一般都会发展为高C高O,很享受“改造一张白纸”的成就感,把一个单纯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的女孩,慢慢引领到成熟。


好啦,废话说了一大堆,就是想引出结论, 对于奋斗中的大部分C而言,传统认知的“低龄审美”并不成立


进一步的相处:E与O


E与O,其实在短短一个月的节目中并不能看出很多,所以简单带过。


E,情绪稳定性,在节目面前展露的未必真实,加之时间短,一个人的E一般要在相处几个月才能感受出来,时间越长越明显,所以通过节目看到几位的E都是虚虚实实,太难评价啦;


O,O指的是陪伴时间。在节目的严格规则下,大家被“强行”放到一个小屋,每晚还一定要回来,这个规则让大家的O都差不多高低~


只不过,节目能给我们的小启发是,O的细微差别还是能make difference,经常约会、产生互动的情侣,很可能积累的好感比其他异性多。“ 熟悉就是影响力 ”这一法则在友情、爱情、职场都适用。


在“心动的信号”这种初识场景,你愿意给谁O,由H和C决定:H高的异性能吸引我第一眼注意,C与我差不多的异性能跟我产生更多的同频互动。 这两个因素就造成了O的倾向: 我愿意给不同异性的O是不同的。 而此处O的分配,又进一步强化或者弱化了爱情。


“投其所好”的度


在节目中,另一个很大的感受是撩汉中的“投其所好”四个字。


Chic在处理“投其所好”上也经历过上下波动。 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会鼓励大家“做自己,自由散发魅力,把对方拉入自己的主战场,千万别猜小男神在想什么”。


但后来发现,这样就能撩到小哥哥的,大部分是两种情况:1)小哥哥本来就段位太低,综合来看实力低于女孩,随手撩就能成功;2)女孩实在是从外貌到气质到经济实力,各个出众。


所以大部分案例中,“只要散发魅力,小哥哥就能喜欢上我”的可能性并不太大;或者说靠散发自我魅力,而长期吸引到小哥哥的可能性不大。


譬如,中国版“心动的信号”,很长一段时间内奥斯卡(男生)都在向天歌和女三李君捷之间徘徊。



奥斯卡最后根据什么选择了向天歌? 因为她非常细腻地感受奥斯卡的内心,在合适的时候把他约出去,送奥斯卡很可爱的礼物,算是“ 用奥斯卡的方式喜欢着奥斯卡 ”;但是大大咧咧、洒脱可爱的女三则是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喜欢奥斯卡”。


向天歌在猜男生内心、投其所好上做得很好,另一个案例是送给刘泽轩的吉他,无论是乐器本身还是乐器的外貌,都很戳内心。


撩小哥哥呀,需要女孩自己具备魅力,H足够高,但这只能产生crush(短暂的好感) ;只有相处过程中,说出戳对方的话、做出戳对方内心的事儿,才能让这份好感转化为对方感觉“你懂我”的感动,然后讲crush发展成严肃的喜欢。


因此很多人跑过来问“我明明条件很好呀,为什么对方不喜欢我呢?” 这里要反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你好归你好,跟别人有什么关系嘞?只有你散发了关切、关注,对方才能感受到爱意呀。


这里不妨尝试“ 20%投其所好法 ” —— 真正值得你去喜欢的男生,绝对不是一个需要你彻头彻尾改变自己的男生,这样就算在一起后也不会长久; 而是在80%的程度上两个人匹配,剩下20%,用一些可爱的小心思去猜小男神,去创造对方喜欢的约会和惊喜,让对方感受到被重视。


总之,不要过于牺牲自我(完全为撩到一个人改变自己),而是在保留原有人格的基础上,适当迎合对方的喜好,适当在某些问题上做些小妥协和小牺牲,这是我们重视对方的表达,也是让第一眼吸引力幻化为长久喜欢的方式~


好啦,宝贝们,今天的内容就要结束了。有关“心动的信号”,就暂时聊那么多,还有一些零散的小点,我们以后慢慢聊。


还有什么好看的剧或者综艺,欢迎大家给我推荐呀,我看完就会写成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