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茅台时空
立体展示国酒茅台形象,分享与茅台相关的重要资讯和精彩故事,以及公众与茅台在线沟通交流的可信赖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本地宝  ·  武汉电动自行车上牌攻略 ·  4 天前  
武汉本地宝  ·  2025武汉元宵节灯会活动来了!每个都想去! ·  2 天前  
大江网  ·  突发!日本火山爆炸性喷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茅台时空

周和平:从保护“酒遗产”、传承“酒文化”入手破解当前中国酒业发展难题

茅台时空  · 公众号  ·  · 2024-12-31 23:10

主要观点总结

首届中国酒文化大会暨中国酒业协会文化工作委员会年会中,原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强调保护酒遗产与传承酒文化的重要性。他提出中国酒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酿酒技艺、酒具、盛酒器等。面对当前酿酒业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应从保护酒遗产、传承酒文化入手。周和平还提出让酒遗产活起来、酒文明融入当代及中国酒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性。最后,他强调了申遗力度对推动中国酒遗产获得国际社会认可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酒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中国酒文化包含酿酒技艺、酒具、盛酒器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观点2: 保护酒遗产、传承酒文化是当前中国白酒、黄酒和露酒的重要方面。

面对当前酿酒业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周和平提出从保护酒遗产、传承酒文化入手来破解发展难题。

关键观点3: 让酒遗产活起来、酒文明融入当代。

周和平强调要加大对酒文物的合理利用、加快酒类遗址的考古挖掘、加快酒专题博物馆建设进度及加大酒文献的整理出版力度。

关键观点4: 中国酒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性。

周和平提出提升中国酒文化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通过讲好故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非遗等方式,让世界了解中国酒的悠久历史和深刻文化内涵。

关键观点5: 申遗力度对推动中国酒遗产获得国际社会认可的重要性。

周和平提出整合文物资源、非遗资源,积极申报工业遗产,使中国酒遗产早日获得国际社会认可,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和非遗名录。


正文



12月31日,在 首届中国酒文化大会暨2024中国酒业协会文化工作委员会年会上,原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以“保护遗产·造福当代”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 从保护“酒遗产”、传承“酒文化”入手,破解发展难题也是当前中国白酒、黄酒和露酒的重要方面。


以下为演讲全文:


周和平发言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历史进程中,酒的发展史清晰可见,酒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酒文明发展中独树一帜。

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 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公布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5058处,其中与制酒有关的共有16处,省市各级以数十万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共59项,居世界前列。新石器时期北方的龙山、红山文化,南方的河姆渡、良渚文化均有原始酒的实证。杏花村遗址、三星堆、金沙遗址、贾湖遗址,磁山遗址发掘的大量陶器和青铜酒器,说明在距今五、六千年以前,我国已有较高的酿酒技术。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 考古发现大量的古酒坊、古窖池群、酿酒作坊及藏酒洞等文物遗址,在国家一级品文物中,酒具、盛酒器更是缤纷华美。我国的典籍数以千万计,国务院已公布的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达13026部,这些典籍涵盖内容广泛,其中与酒相关的文献十分丰富,有酒之类别、酒之制造、酒之品鉴、酒之用具、酒之礼仪、酒之风俗、酒之觞政,酒之功用,诗酒文化等。

酒融入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 在国务院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557项中,与酒相关的项目共34项,省级项目15777项中,与酒相关的项目达220多项。许多非遗技艺在典籍、老作坊、古窖池、古酒库中仍有活态传承至今,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DNA。酒文化既包含着中华民族生活习惯,也包含华夏儿女的健康理念以及代代相传的技艺,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性格气质、人文素养、生活哲学、精神需求等诸多方面。

酿酒业是与社会发展相应性很强的民生产业。当前,我国的酿酒业正处在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酒的需求呈现多样化,酒企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课题,挑战与机遇并存。

如何让酒遗产造福当代? 从保护“酒遗产”、传承“酒文化”入手,破解发展难题也是当前中国白酒、黄酒和露酒的重要方面。

让“酒遗产”活起来


中国酒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酒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智慧源泉。要深入挖掘酒的历史文化内涵,让大家了解酒文化,让“酒遗产”活起来。

一要加大对酒文物的合理利用,如古窖池、古酒坊等,使其具有“双遗产”属性,促进酒业发展;二要加快酒类遗址的考古挖掘,为中国酒史提供更多实证,如山西杏花村、宜宾古城等地的考古均有新发现,综合考古也要注重酒类文物的清理和整理;三要加快酒专题博物馆建设进度,综合博物馆也要注重涉酒文物的展示,让社会公众了解酒历史、感悟酒文化、热爱中国酒;四要加大酒文献的整理出版力度,尽快启动“中华酒典再造善本”,使典籍化身千百、造福当代。

让酒文明融入当代


酒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甘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

一要让“适当饮酒、有益健康”深入人心,要酿造让百姓放心的“餐桌酒”“家庭酒”,让酒进入千家万户、进入日常生活;二要让文明饮酒成为时尚,中国酒礼酒仪文化厚重灿烂,广泛存在于祭祀、壮行、婚丧嫁娶、宴会、朋友社交等各种场合,要师古人文明酒风,使“兰亭之聚”成为时尚,酒以成礼、酒以成饮;三要用酒调理身心、养生保健,要传承古法,恢复“养生酒”“保健酒”“时令酒”,还要注重从医学典籍中挖掘具有治疗功能的“药酒”等,使中国酒为健康中国建设作贡献。

让中国酒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酒承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酒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酒业有了重大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23年,全国酿酒行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0802.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628.2亿元。 但是,在国际烈性酒市场上中国酒占比较低,与其文化内涵、总体产量不相匹配。

要讲好故事,努力让中国酒文化走 向世界,提升在国际市场的占比,让世界了解中国酒的悠久历史和深刻文化内涵,特别是对人体健康的独特作用,从而喜欢中国酒,使中国酒走向世界。

近年来,世界各国加大制酒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非遗的力度。截至目前,已有21个酒类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葡萄酒原料产地,同时有10个酒类项目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与酒相关的文化习俗节庆、酒具制作工艺、酿酒技艺与知识等,今年12月4日,“日本用麴模酿造清酒的传统知识和技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些名录发挥了在全世界的彰显作用,扩大了影响,提高了销售量,推动了产业发展。这些国家的成功范例,提升了我国申报世界酒文化遗产的信心,也为我国提供了经验和路径。我们要统一思路、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在中国酒业协会的领导和协调下,加大申遗力度,积极推动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向联合国申报,让中国酒遗产早日获得国际社会认可,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和非遗名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