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园内分泌时间
丁香园旗下公众号,深度全面分享:内分泌用药经验、病例剖析、指南解读、前沿追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oArt  ·  Sci ... ·  2 天前  
生信菜鸟团  ·  DNA语言基础模型,从DNA序列中准确预测分 ... ·  3 天前  
生信宝典  ·  iMeta | ... ·  3 天前  
生信人  ·  好的临床问题,意味着更少的分析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园内分泌时间

糖尿病患者浑身乏力、活动困难,这个病因很多人不知道,科学饮食是治疗关键!

丁香园内分泌时间  · 公众号  ·  · 2024-05-19 20:30

正文


本期案例


陈阿姨今年68岁,身材瘦小, 有十多年的糖尿病史, 一直坚持规律用药,饮食上一日三餐以粗粮、青菜为主,荤菜几乎不吃, 血糖控制得倒是不错,然而她身体却是每况愈下, 体重比病前降了20多斤,浑身没有力气,走路颤颤巍巍,现在连生活自理都有困难。


之前陈阿姨也做过不少检查,血压不高,心脏也没什么大问题。这次到MMC门诊, 被诊断为“肌少症”。


01

“肌少症”是咋回事?


“肌少症(Sarcopenia),或许很多人都比较陌生,通俗讲就是肌肉减少症。它主要 发生在老年人的身上,尤其老年糖友中更为常见, 因为肌肉(尤其是骨骼肌)对维持我们的血糖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肌少症”会加重糖代谢紊乱,使患者病情更雪上加霜。



如果你身边有老人感觉 全身软弱无力、四肢干瘪纤细、步态缓慢、行走困难、站立不稳,容易跌倒, 要注意了,那可能就是患上了肌少症。这种病症不仅会让老人的生活品质大大降低,还会 增加他们跌倒、骨折的风险, 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02

导致“肌少症”的原因


老年人肌少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年龄因素


中年过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质量和力量逐渐减少。


进入老年期以后,肌肉衰减进一步加速。


倘若年轻时缺乏锻炼,肌肉量储备不足,年老后肌肉衰老的速度会更快。


2

营养缺乏


蛋白质是合成肌肉组织的“原材料”,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肌肉量减少。


许多老年人 本身进食量少、消化吸收功能差, 如果因为惧怕“三高”而忌口,鸡蛋、肉类、海鲜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吃的太少,很容易造成蛋白质、维生素D、钙剂等多种营养素缺乏,引起肌少症、骨质疏松等病症。


3

缺乏运动


运动可以帮助 维持肌肉质量和力量,减缓增龄所致的骨骼肌衰减。


老年人体力劳动和户外运动均明显减少,而久坐及卧床的几率相应增加,无疑会 加速肌肉量的衰减及功能减退。


4

疾病及药物的影响


  • 各种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等)、慢性心肺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等);

  • 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 还有就是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等;

都会 加速肌肉的代谢 ,引起肌肉减少症。



03

如何自我筛查“肌少症”?

量小腿围

用皮尺测量小腿最粗部位的周径, 如果男性<34cm,女性<33cm,提示肌肉质量减少。


另外,可以尝试 用双手食指和拇指围成圈 ,套在小腿最粗的部位,如果小腿周长和这个圈差不多或者更小,那也可能说明有肌少症的风险。

握力测试

使用电子握力计,测量优势手握力,测量三次取最高值, 男性小于28kg,女性小于18kg, 提示肌肉力量减弱。


如果没有弹簧握力器,可以尝试用尽全力握住一个固定的物体,感受握力的强弱。

步行速度测试

测量最大能力 行走6米所用的平均速度, 如果步速小于1米/秒,就存在步速下降,提示肌肉功能下降。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评估, 被检者符合条件越多,则发生肌少症的可能性越大。 如果筛查结果显示有肌少症的风险,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检查和评估。


04

糖尿病合并肌少症,应当怎么吃


民间有“千金难买老来瘦”的说法,但对于老年人,过度消瘦意味着“肌少症”的风险的增高。


1、摄入蛋白质


糖友需要控制饮食,但如果节食过度,将会造成营养不良和肌肉分解增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