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妈妈带儿子进女更衣室被拒,小题大做?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7-25 19:2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最近,一位女网友发了一篇帖子引起网友热议。事件发酵至今, 今天 甚至几度进入了实时搜索的榜首。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浙江嘉兴的妈妈带4岁儿子去游泳,管理员坚决不让男孩在女更衣室换衣服。女子觉得有些委屈,小孩只有3-4岁,父亲也没来,说自己被骂哭。她质疑:“妈妈带年幼儿子不能进游泳馆咯?”


杭州游泳馆女更衣室入口贴着“异性儿童不得入内”。

(来源:都市快报)


管理员说,虽然没明文写出来,但 游泳馆有规定,3周岁为分水岭,超过的孩子,一律不能进入异性更衣室

“一般来说,爸爸单独带女儿来游泳,把女儿带进男更衣室的情况是不大有的,这么多年我也就碰到过一次。其他情况下,全都是妈妈要带儿子进女更衣室。”


有网友认为,孩子小,跟家长一起进异性更衣室没什么。



但大部分网友表示,自己曾经也遇到过类似情况, 难以接受父母带孩子进异性更衣室,这样很尴尬



也有网友建议,给儿童设立一个“家庭更衣室”。



中国新闻网在微博上发起的“你接受父母带孩子进异性更衣室吗”投票显示,在参与投票的4748名网友中,有 62.5%的网友表示“不接受,不但其他人尴尬,对孩子也不好” 21.9%的网友表示“看年龄,3周岁以下可以,3周岁以上不行” 。可见,约三分之二的人不太能接受孩子进异性更衣室的行为。


尴尬!理解归理解但还是难接受


不过,父母带异性小孩进更衣室、卫生间,或是温泉浴室等,一直是颇受争论的话题。


某游泳馆负责人表示, 一般约定俗成的规矩是,妈妈可以带着男童进入女更衣室,但爸爸不能带着女童进男更衣室 。但是随着人们保护个人隐私意识的增强,对这种行为也越来越不能接受。


● 2014年12月,黄山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5岁的儿子进女浴池洗澡,被在场网友拍了后背裸照发到网上。该网友表示,小男孩到处看,让人十分尴尬,经询问得知男孩已经5岁,“让我们情何以堪啊!”




该网友透露,当时与男孩母亲交涉,没想到对方竟说:“你不高兴别来洗澡啊。”她又向浴场反映,管理人员来也以男孩衣服脱了已开始洗澡为由就没有阻止。


● 去年,白女士在公共澡堂洗澡时,突然走进来一个约10来岁的小男孩,光着身子跟着妈妈来洗澡,虽然很多人都感觉不自在,却又不好说什么。但这位妈妈并不在乎别人的尴尬,对她人的话也毫不理会,“我们家孩子过了年就11了,个子高,学习也好,从小就是我给他洗,习惯了。”



● 今年元旦,重庆一位单亲妈妈无奈吐槽“糟心!”她表示,在带孩子出游时,上厕所成了一件“棘手”的事,“孩子自己上厕所,我不放心,又不好去男厕,就带着他上女厕,想着反正是隔间,结果有个小姑娘没把门关紧,她尖叫一声,骂了句‘变态’。”


来源:华西都市报


● 2012年3月,一位年轻母亲发帖称,为了孩子的安全,她将儿子带进女厕,却遭到一名年轻女子的反对,两人因此发生争吵,她认为对方有点小题大做。而自称与该妈妈发生争吵的女子发帖回应,公厕是公共场所,男童进女厕不仅影响到其他人,也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 2010年8月,为了方便母亲照看孩子,湖南长沙某公共女厕所内设立了小男孩专用站立式小便池,这一方式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认为:在女厕所里装小男孩的站立小便池是非常不合适的。


像这种类似的事情有很多,一项调查显示,有67%的家长在带娃游泳时遇到过类似尴尬。在微博和网上,随便搜索相关内容,就能看到很多网友曾经都对此事表示,很尴尬。



专家:会造成孩子社会角色的混乱


很多人可能小时候都有过被父母带进异性更衣室、卫生间的经历。其实, 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尤其是在单亲家庭可能更为常见,但是这种行为还是尽量避免为好 ,能不带尽量不带。


网友们吐槽的“幼儿园男生就知道追小女生了”其实也并非过度夸张, 有心理研究指出,人在3岁左右就有性别意识了 。3岁后孩子逐渐意识到“男女有别”并开始以男女自居,随着逐渐成长,孩子对男和女的着装、行为举止、性格等会逐渐形成全面认识,从而形成了心理性别。



心理咨询师谢文华认为,孩子过早接触或认识异性身体,可能会对孩子造成 性早熟 。特别是在社会公众场合进入异性更衣室,会 造成孩子社会角色和社会习德的混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在两岁时便对性意识开始萌芽,三岁左右时性别意识开始形成,因此也 有专家认为孩子早接触异性身体,是一种性启蒙。但是,这种认识和启蒙应该限于家庭成员之间。


苏北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石元洪建议,“ 从小孩三周岁开始,家长就要对其进行异性交往方面的教育引导 ,比如与异性讲话要保持20厘米左右的距离,避免与异性的亲密接触,更不能毫无回避地在私密场所如更衣室与异性接触。”


公共设施亟待完善


其实,有着特殊需求的人群并不少,除了爸爸带女儿、妈妈带儿子,还有爷爷带孙女、奶奶带孙子,以及儿女带着年迈且行动不便的父母出行。对此,不少网友和当事人都建议设立一个“家庭更衣室”和“第三卫生间”以避免出现这种尴尬的事情。


“第三卫生间”


老伯带孙女体验上海“第三卫生间”


为了解决爸爸带女儿上厕所,妈妈带儿子上厕所等难题,上海几年前开始试点推行“第三卫生间”。这个独立的房间,不仅配有婴儿床和多种坐便器,有的还配有淋浴房。


而国家旅游局从去年底就开始考虑拟在全行业推动第三卫生间建设,许多景区也开始设置“第三卫生间”。比如南京的夫子庙,有游客体验后感叹“特别人性化。”


“儿童更衣室”


虹口游泳学校将房间的一角改成儿童更衣室。

(来源:新闻晨报)


上海虹口游泳学校就设立了一间儿童专用更衣室,虽然比较简陋,但家长们却连连叫好。考虑到一部分孩子比较害羞,儿童更衣室内还留有一间小盥洗室,给需要上厕所和独立换衣的孩子使用。


“无性别”更衣室



今年初,全新的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游泳馆正式投入使用,然而这栋耗资4000万加币(约2亿人民币)游泳馆,却被其中的“无性别”更衣室抢了风头。“无性别”更衣室为家庭或者跨变性人士提供了便利,获得了不少好评。



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也在对公共设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考验。希望能有更多的公共场所为有需要的人群设置第三更衣室、卫生间等设施;也呼吁父母们在“异性儿童不得入内”的提示前止步,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孩子最好的心理和文明教育。


对于带小孩进异性更衣室、卫生间,您怎么看?



编辑:郭玮瑾

来源:都市快报、新闻晨报、中安在线、海峡都市报、金陵晚报、界面新闻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