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让网友们大呼猜不透的选择题……
是不是很意外呢?孩子们能写出这样的句子,或优美、或深刻,又或者充满了想象力。其实,这并不是偶然,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有这样的创造力。
去年,果麦出了一本书,名叫《孩子们的诗》,里面有很多诗,非常动人,例如那首在微博上疯转的《挑妈妈》,作者是朱尔,写诗的时候才八岁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 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儿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在这本书里,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有些句子非常惊人,例如“太阳晒黑眼睛”“把春天砸得头破血流”“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等。这些句子,生动、自如,充满想象力和诗意,也充满没被规训的生命力。
但我也同时想到,这些诗竟然能留下来,能被选进诗集,是因为他们身后,有一群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家长、老师,以及编辑和出版平台。从家长到老师到读者,这其中的环节,缺一不可。
首先,这些孩子的老师和家长知道阅读和写作在一个人生命中的重要性,他们并不认为读闲书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其次,他们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孩子们的这些诗句,很可能就是无意间说出,或者偶然写入日记里,正是因为他们有慧眼鉴宝的能力,才能发现并将它们挑选出来。否则,这些诗句很可能就直接淹没在海量信息里了。
光有阅读能力是不够的。为人师长的他们还要足够宽容,愿意去体会、去琢磨自己了解或者不了解的事物,才能让这些句子留下来。“太阳晒黑眼睛”“把春天砸得头破血流”“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这样的句子,很有冲击力,非常奇崛,但如果一定要用常识去衡量,又仿佛不合乎常识和语法规范,甚至不合乎一般人的审美情绪。
▲在教育类的电影里,《春风化雨》始终是稳稳的第一名,这个故事里的老师和学生们,就是用文学来互相启发,用文学结成同盟,用文学来唤醒人生。
太阳怎么能晒黑眼睛呢?光怎么可能像拐杖一样被拄着呢。尤其是“把春天砸得头破血流”这样的句子,恐怕会让一些冬烘先生反感,春天那么美好,为什么要用这么惨烈的、让人不愉快的方式去书写呢?孩子写出这样的句子,心里在想什么呢?有没有必要去矫正一下?
幸运的是,这些诗的美好之处最终还是被发现了。他们看出了孩子的潜力,没有去否定、矫正、规训他们,没有让他们停止写诗,规定必须写正能量的句子,必须合乎所谓的语法规范;而是去肯定、保护、引导他们,甚至给他们提供平台。他们的想象力、生命力,最终被激发了出来,并且被我们看到了。
这些经历,对孩子而言也很重要。
他们的创作被看到和肯定,他们得到了赞美,这会极大地增强孩子的自信。自信,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可以照亮人的一生,在很多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不管他们将来如何,不管他们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这种自信都会时时闪耀。
▲学而思网校的“少年文学家”活动中,也有这样的例子,一篇来自小学生的作文《眼魂》,充满想象力,超乎常理但却充满感染力。
当然,很多家长或许会疑惑,为什么要激发和鼓励孩子的写作能力呢?因为,写作不仅仅意味着写作。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里说,“讲故事的技艺”正在消亡,通过“故事”分享经验的能力正在消失,但他指出“故事”真正的意义——分享体验、传递经验,而不仅仅意味着某种讲述艺术。写作(或者其它形式的创造),是传递人类情感、人类经验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在人工智能时代,就更为重要了。
另一个写作者——安妮特·西蒙斯(她在咨询公司供职,还是演说家,你懂的)在她的《故事赢家》里又说,讲故事的传统正在复兴,讲故事对沟通、激励有正面作用,有助于人们消除孤独感,“讲故事”和“听故事”的需求无处不在,或许是在演讲时,或许是在说服客户时,甚至是在向上司请假时,或者写微博时,你都需要整理思绪,有实有虚地进行讲述。“讲述”是整理生活的最好方法。
写作带来的,也不单纯是写作能力的提升。写作要求的是综合素养,它对一个人的观察、整理、逻辑思维能力、甚至语言表达能力,都有要求。有一位著名作家,在读者问他,写作者最重要的素养是什么时,给出的回答是:第一是逻辑,第二是逻辑,第三还是逻辑。当然,其它素养,也非常重要,而写作可以带动这一切。
▲《心灵捕手》也是一部和教育、文学有关的电影,罗宾·威廉姆斯扮演的教授尚恩,告诉马特·达蒙扮演的清洁工,学习、读书和阅历、人生体验,都同等重要。
新的时代,对写作者又有了新要求。写作者不但要能写,还要深谙美术、影像、营销的规律,具备时尚感觉,洞悉社会心理,懂得塑造个人形象,要能文能武,能够营销、出镜、朗诵、执导视频片段,要能聚拢一批视觉创意人员,还要懂得为自己的文字配乐、制作宣传片,要用三头六臂,来应对新时代。跨界,将成为最寻常的事,甚至,作家一开始就得具备另外一个身份,有别于过去闭门书斋的传统作家。
写作,已经成为一种统摄多种能力,集合多种身份的航母,它可以帮助年轻人,锤炼更多种的能力,并且把所有这些能力,用写作(或者说创作)汇集在一起。
比如韩寒。韩寒的父亲,就非常热爱写作,在韩寒很小的时候,他就给韩寒创造写作的环境,鼓励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后来的韩寒,成了著名的少年作家,出了很多畅销的作品。但他的创作生涯,并没有到此为止。他后来转向影像创作,执导了电影《后会无期》和《乘风破浪》,目前还在拍摄新片《飞驰人生》。他的两部公映作品,不但票房不错,豆瓣评分也很高,尤其是《乘风破浪》,是我心目中的五星之作。
就是说,一个人,可以从写作开始进行创造,却并不会止步于写作。写作是对一个人的全面提升,让一个人不断跃升,融会贯通。它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通往整个世界的门。
总之,对孩子的创造能力,我们该是鼓励而不是打压,去助推而不是掩埋,去引导而不是否定,我们要做的,是发现他们的才华,肯定、鼓励他们,给他们坚持下去的力量,让他们成为最沉潜的力量,成为未来的生力军。
何况,现在是网络时代,被发现变得很方便。“怀才不遇”这件事,已经渐渐成为过去。只要我们点把火,递个梯子,给一个平台,一些少年的人生,也许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系列难倒众网友的选择题,让我们发现当下“00”后的惊人文笔,也正是“少年文学家”这个活动让孩子们的金句和文采被发现。点燃孩子文学热情是此次活动的初心。
“少年文学家”活动是学而思网校与《作家》杂志、布拉格国际写作项目联合发起的一次文学素养实践,
采用
线上+线下
模式,孩子们既可足不出户参加文学知识挑战,又有机会与全国优秀选手交流文学创作,也许,这又将开启一段终身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