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政部网站,近日,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就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展望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问:4月10日,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发布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请问财政部对此有何看法?
答:很遗憾看到惠誉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前期我们与惠誉评级团队进行了大量深入沟通,报告也部分反映了中方的看法。但从结果看,惠誉主权信用评级方法论的指标体系,未能有效前瞻性反映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对推动经济增长、进而稳定宏观杠杆率的正面作用。
长期看,保持适度的赤字规模,用好宝贵的债务资金,有利于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增长,最终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主权信用。中国政府一直坚持统筹兼顾支持经济发展、防范财政风险和实现财政可持续等多重目标,根据形势变化,统筹需要与可能,科学合理安排赤字规模,保持赤字率在合理水平。2024年赤字率按3%安排,整体看是适度、合理的,有利于经济稳增长,也能较好控制政府负债率,为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
回顾2023年,中国GDP增长5.2%,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30%,令人振奋。今年设定5%左右的预期目标,符合现实条件和发展需要,传递出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国政府维护良好主权信用的能力和决心也没有改变。
最近仓位先谨慎一些,看看影响到底大不大。
美国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上涨3.5%,高于预期。之前市场普遍预期,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将较上年同期增长3.4%。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分,核心CPI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3.8%,而此前的预估分别为0.3%和3.7%。数据公布后,美债2年收益率飙升13bp至4.88%
这对消费者、市场参与者和美联储官员来说将是个坏消息,他们希望价格上涨的速度足够慢,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逐步降息。
消费者价格指数是衡量27.4万亿美元美国经济中一篮子广泛商品和服务成本的指标,预计该指数的所有项目指标以及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的核心指标都将上涨0.3%。
安联高级经济学家丹•诺斯(Dan North)表示:“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速度不够快,也不够令人信服,我认为这份报告显示出这一点。”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近表示,尽管经济强劲,今年仍有可能降息。他特别指出,1月和2月强于预期的通胀数据并未动摇美联储的政策前景。不过,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总裁Neel Kashkari表示,如果通胀继续保持粘性,"我将质疑我们是否有必要降息。"这意味着通胀数据将受到密切关注,尤其是考虑到近期原油价格的上涨。
其他值得关注的美国经济数据包括周四将公布的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每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以及周五将公布的密歇根大学4月消费者调查初值,这些数据应能更好地反映美国经济的健康状况。
根据上周五美国劳工部的数据,3月份就业岗位增加了30.3万个,高于2月份的27万个,也远高于预期的20万个。医疗保健和政府等强劲行业继续增加就业,但建筑、零售贸易、酒店和休闲等周期性更强的行业也在增加就业。
如此强劲的数据不会帮助美联储建立一个很快降息的理由,但报告中也有一些东西可供通胀鸽派指出。
它显示出通货膨胀下降的新势头,美联储的路径看起来仍然是开放的。但是,如果1月和2月持续一个月的顽固、缓慢的反通胀趋势。正如本周股市的抛售所显示的那样,这对投资者来说可能是痛苦的。
现在市场已经开始交易美联储明年降息,有本事就别降呗,看谁先耗死。在趋势走来之前大家都猥琐一点,不要当烈士,要当收尸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