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夏能源网
碳中和第一财经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联社AI daily  ·  《哪吒2》,10000000000! ·  19 小时前  
财联社AI daily  ·  《哪吒2》,10000000000! ·  19 小时前  
互联网坊间八卦  ·  蔡崇信确认阿里与苹果合作 ·  昨天  
互联网坊间八卦  ·  蔡崇信确认阿里与苹果合作 ·  昨天  
中工网  ·  史志荣调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副总经理 ·  昨天  
看金坛  ·  违规微短剧下架!抖音、快手发布公告 ·  2 天前  
看金坛  ·  违规微短剧下架!抖音、快手发布公告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夏能源网

在光伏最寒冷的“冬夜”,我们发现了这些亮光

华夏能源网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10-18 19:1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光伏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当前光伏行业经历了一年多的艰难困境,四大环节仍然不赚钱,大范围的企业失血仍未改变。但与此同时,从海外新兴市场到国内应用终端,已经传递出一些振奋行业的信号。美国市场对东南亚光伏前景有所期待,新兴市场也在兴起。此外,终端需求释放,集采招标量、质双提升,市场生态向好,上游价格上调。虽然目前行业仍面临困境,但政府、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都在努力探索穿越周期的方向,行业春天的到来有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光伏行业现状

光伏行业经历了一年多的艰难困境,四大环节仍然不赚钱,大范围的企业失血。但已有一些积极信号表明行业正在发生变化。

关键观点2: 美国市场前景

美国市场对东南亚光伏前景有所期待,面临高税率壁垒的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而龙头企业税率相对较低。

关键观点3: 新兴市场趋势

新兴市场如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的增长势头强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关键观点4: 终端需求与集采招标

国内终端需求保持增长,央国企对光伏的采购力度加大,集采招标量、质双提升。市场生态向好,上游价格上调。

关键观点5: 行业未来趋势

虽然目前光伏行业仍面临困境,但政府、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都在努力探索穿越周期的方向。行业春天的到来有望,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正文

作者 | 田思

编辑 | 杨亦

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的这场洗牌,至今已持续一年。

四大环节仍然不赚钱、大范围的企业失血仍未改变,整个光伏行业仍在谷底艰难前行。光伏行业的春天何时到来?整个行业都在边走边问。

与此同时,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注意到,从海外新兴市场到国内应用终端,从产业生态到制造一线实际上已经传递出一些振奋行业的信号,我们对这些不容忽视的小趋势进行梳理,希望为行业坚定信心、照亮前路,熬过黎明前的黑暗鼓劲、助力。

套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近期央视《对话》栏目中的一句话,或许行业的 “三九天”已经过去了,接下来不会比“三九天”更寒冷了!

美国市场未关闭、新兴市场大有可为


10月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了其对来自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体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组件)的反补贴税(CVD)调查的初步裁定,这为正处于双反大棒阴影下的东南亚光伏前景增添了几分希望。

除四家越南工厂(晟天新能源、海泰新能、绿能电力、Vietnam Green Energy)的初裁反补贴税率292.61%,以及三家马来西亚工厂(宝嘉新能源、三迈能源、以及Pax union Resources SDN BHD)税率达123.94%外,其他税率都在70%以下。总体来看面临高税率壁垒的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而龙头企业如晶科能源(SH:688223)马来西亚的工厂,税率为3.47%;晶澳科技(SZ:002459)越南工厂,税率为2.85%。天合光能(SH:688599)泰国工厂更是只有0.14%。

晶科能源近期也回复称, 近期裁定显示ACVD(反补贴税)税率较低,大部分头部企业税率在零点几到3%左右,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而AD(反倾销税)税率可能稍高,“但不会达到传言中的100%或200%,最终落地税率预计在几十个百分点范围内”。

对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组副主任吕锦标解读称, 之所以不同的企业税率不同,应该是与被调查企业披露的在所在国获得补贴量不同有关。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东南亚产能中,那些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巨头企业在面对美反补贴调查中更具优势。

研究机构Infolink则认为,东南亚四国长期作为美国的主要电池来源,考虑目前美国电池产能尚未大规模投产,而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地的四国外电池供应尚无法完全供应美国组件端。总体来看, 在电池供给不足、本次双反税率较低的乐观预期下,预期美国仍有机会进口东南亚四国生产的电池,以满足当地的终端需求。

为保住来自美国市场的订单,此前已有多家企业开启了赴美建厂步伐。而据晶科8月份透露,其在美国的400MW旧产能已经成功获取IRA补贴。

除了美国市场,亚非拉等新兴市场也在兴起。

隆基绿能(SH:601012)近日表示,当前新兴市场处于快速增长势头,尤其是在亚太、中东非及拉 美地区表现尤为亮眼。而上半年海外出货和营收占到七成的晶科能源近日对投资者表示, 中东地区近年来快速增长且价格坚挺,对晶科能源表现产生积极影响。 在2024年,巴基斯坦、泰国、中东和中亚等新兴市场也表现出显著增长( 见华夏光伏此前报道: 《“缺电”的巴基斯坦,挤满了中国光伏企业》 )。

终端需求释放,集采招标量、质双提升

今年以来,虽然行业出现了产能错配问题。但国内终端市场的需求仍然保持了增长。作为光伏设备最大的采购方,央国企对光伏的采购力度不断加大。

据国金电新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4日, 2024年央国企大型组件集采集采、开标、定标量分别为176GW、228GW、121GW,分别同比增长23%、97%、8%。

其中,8月招标量显著提升至64GW,环比暴涨611%,同比增长233%。其中,中国能建、华电、华能和国家电投四家的集采就合计超60GW。

而9月份组件招标虽有一定程度降温,招标量12.75GW,集采9.52GW,不过却迎来了开标高峰。仅中国能建、华电、华能和国家电投四家的开标规模就高达63.5GW。

同时,业内也预期看好接下来第四季度的终端需求。

这一方面与央企项目存在年底完工的诉求有关;另一方面,近日国家能源局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调度视频会,也释放了一个重大利好。会议要求, 加大开发建设力度,进一步落实好风电光伏大基地项目,输电通道及电网接入能力等硬任务建设,补齐制约新能源发展面临的短板。 据此判断,眼下第四季度大基地建设力度空前,装机并网会空前。

并且,终端“旺季”或将驱动组件产业链的量价修复。

值得一提的是,集采招标提升的同时,央国企开始谋求长续稳定的供货企业以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

7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央企招标中,“完善企业内控监督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以性能价格比最佳、全生命周期综合成本最优为目标,优选供应商、承包商或服务商”,“充分利用全国企业采购交易寻源询价系统等数智化手段,广泛开展寻源比价,有效识别供应商弄虚作假、串通报价、履约能力不足等风险,开展全生命周期评价”。

一系列表述意味着“高质量标准”成为招标条件,低价中标现象将被扭转,影响至产业链端,即未来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优质产品和核心技术的竞争,有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

市场生态向好,上游价格上调

进入下半年,光伏行业虽仍未走出四大环节全都不赚钱的困境,但行业生态和企业心态却在悄然改变。

最明显的就是硅片环节。8月27日,隆基绿能和TCL中环(SZ:002129)双双官宣上调硅片价格。之后,高景太阳能、双良节能(SH:600481)等其他硅片企业纷纷涨价。受此影响,8月29日硅业分会公布的NG10和NG12两款硅片行业均价也出现了2.78%和0.80%的涨幅。

此前的逆势扩产和价格战,使得硅片环节损失惨重。但8月初CEO换帅后,TCL中环开始紧急转向,其动作之一是收缩生产线:开工率由7月的95%下调至8月末60%-65%,到9月已下调至50%-55%。受此影响,国内硅片产量到9月,环比下降15.76%,只有44.31GW。硅片供应小于下游需求约5GW。硅业分会专门提到,9月减量主要来自一线企业,减量合计占比约84%。动作之二就是上调硅片价格。

TCL中环这两大动作折射出的是, 以前靠发动价格战抢市占率的经营策略已被抛弃。 用TCL中环自己的表态,即“我们在积极的推动并参与产业的生态建设,减少恶性竞争,推动产品价格理性的恢复,这是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产业参与者的长远利益的。”

不过,虽然头部企业有强烈的涨价意愿,但向下游各环节传导涨价仍有难度。整个9月,除第一周P型G12硅片均价涨幅 2.94%外,硅片价格基本持平。

另据硅业分会近日预测,四季度需求旺季的来临,硅片生产企业有明显生产复苏迹象。这或许意味着,第四季度硅片有望迎来涨价。

除了硅片,硅料价格在9月第一周也出现了一波集体上涨,涨幅0.02%-0.06%。近日通威股份(SH:600438)在9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提到,短期来看, 多晶硅价格在连续企稳多周后迎来小幅反弹,侧面印证产业链上下游对价格底部达成基本共识,但在供需情况没有发生显著改善前,多晶硅价格短期大概率将维稳运行。 通威方面还预测,随着四季度枯水期来临,电力成本增加,将导致工业硅和多晶硅生产成本抬升,和供需格局改善,价格有望继续小幅上涨。

产线逆转,多家企业排产上调


下半年,一些企业还传出开工率上调的消息。比如爱旭的义乌基地就传出大量招工消息。

爱旭股份(SH:600732)在8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表中表示,义乌的ABC项目因订单交付需求确实有所增长,准备进行产能的提升,所以在招聘人员以确保产品交付。同时爱旭预计从8月份开始其出货量会加速增长,四季度国内增长会更快,国内市场出货的增长会快于国外市场。 从三季度开始反弹之后,公司的产品有机会脱离行业大周期率先做到满产满销。

值得注意的是,爱旭还提到,公司的PERC电池一直是满产满销,到今年底的订单也是满的,明年的订单预计会减少一些。并且从目前的利润情况来看,PERC产品销售是优于TOPCon产品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