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自己,多从平凡的生活中去找创意。今天,回忆起小时候那些闪亮的日子,发现我们已经老了,把“创意”看得太严肃,太沉重,太一本正经,一点都不好玩了。和小时候比,我们的创意能力退化的可怕。
作者:韩同志
来源:韩同志和他的战友们(kingsman-hantongzhi)
http://url.cn/45YpFtC
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信息
排版编辑:水木文摘(mweishijie)
摘要:和小时候比,我们的创意能力退化的可怕。创意就是权力!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记
得上学时,每到放寒暑假,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花一周左右的时间,迅速的把假期作业做完。因为之后,我们就可以毫无顾忌的玩耍了。
每当回忆起小时候,总觉得比现在要有智慧。
那时候,我们就知道要“推迟满足感“,先完成作业再玩儿;
那时候,我们想到什么,直接就做去了,天真烂漫的开始一切,就算失败也不害怕。
而现在,我们天天刷着朋友圈,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我们天天在做计划,做时间管理,却常常是拖延症爆棚。
向孩子学习!这是我最近,常常蹦出来的思想。
心态
《创世纪》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叶荣添和许文彪,这两个昔日好友,为了争夺“无烟城”计划,竟在发布会上打了起来。
许文彪说,这不是小孩子打架,打完就算了,我们之间的仇恨是擦不掉的。
小时候,小伙伴之间经常闹矛盾。吵架、打架是家常便饭,但事情过后,谁都不会放在心上,还是在一起玩,很开心。小孩子好像本能的就有一种活在当下的能力。他们的心很大、很软,什么事儿都不会过夜,太阳明天照常升起。
可现在呢?我们再也没有了曾经那么天真的快乐。哪怕是和某一路人甲发生了点口角,恐怕都能影响好几天的心情吧。
商场暗战、办公室政治、婆媳斗法更是此起彼伏……很多负能量,我们想擦却擦不掉。我们正在不断的用一层层坚硬的外壳,阻碍着我们和内心的联接。
如果说孩子的成长是在做加法,那么我们就应该做减法,回归孩子的初心,回归最朴素的心态。
专注
小学时,特别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因为在那一天,电视里会放一整天的动画片。而任何一部,任何一个片段,我都看得很认真,旁若无人,专注的连吃饭都忘了。
我不但用心的看,还会把动画片中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记录下来,写成一篇篇的小故事,而且,还常常觉得不够,必须进行续写,让故事按我希望的情节去发展成一个完美的结局。
可惜的是,当时没有统计字数,印象中A4的信纸,写了好几个厚厚的一沓,怎么也有几十万字吧。
写完后,我还会在信纸的第一页上,再加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上这部动画片的主题人物。画好后,再用订书机把它们一起订好。这样一本厚厚的故事书就完成了。
这是什么?这不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工匠精神”吗?
而现在,能让我们专注的事越来越少。我们甚至在电脑上看一部喜欢的电影,也会习惯性地拖动着进度条,快进!快进!快进!好像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和时间赛跑。
每次都对自己说,一定要看一部电影写一部影评。结果呢,每次都吭哧吭哧写了几句话,就划掉揉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
别说十几万字了,一年能写一万字就算认真了。
现在的我们,看得东西越来越多,可走心的却越来越少。
郑重
初中时,港台音乐风行。那个时候大家普遍都是屌丝,能弄一盘磁带听,哪怕是盗版,都是一件非常“郑重”的事。
当时,一盘正版磁带是8.5元,盗版是2.5元。有一次,我找同学借了一盘盗版的小虎队的《逍遥游》。
当同学把磁带给我时,竟用信纸把磁带严严密密的裹了3层,为了防止磁带从里面脱落,他是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用纸一层层包住的。
如今,物质泛滥,得到一件东西轻松到只用点击一下手指。我们会买很多很多喜欢的,甚至贵重的东西。可内心里,那种“郑重”的态度,却没有了。虽然我们不断地买!买!买!但内心的快乐少了很多很多。
认真且有耐心
90年代初,谁家有一台双卡录音机,那他绝对是我们眼中的“大佬”。因为双卡录音机有一个神奇的功能——“翻录”。
这样就可以不用再买磁带了,只要借到一盘原版带,然后进行翻录。这样就能省下好多零用钱。我们常常会为了录制一盘磁带,耐心攒够20颗大白兔奶糖,和“大佬”们换一次翻录的机会。
20颗大白兔啊!那时候,可以称之为饕餮大餐了。但为了音乐,我们豁出去了!
录完之后,工作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我们会接着复印封皮和内页的歌单,然后上色,裁剪,把正、反两面小心的粘贴在一起,最后再装进磁带盒,这样,一个像模像样的“原版专辑”就诞生了。
一个小孩子,能忍住不吃奶糖的冲动,只为了换取一盘心爱的磁带,这是怎样的耐心?
一个小孩子,用自己的理解,把一盘磁带,模仿成一个完整的“商品”,这是多么的认真!
孩子用“认真”的态度娱乐,反倒是成年的我们,却用娱乐的态度,游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