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至18日,由复旦大学主办,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与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承办的“第四届铁环境化学及污染控制技术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7位中外院士,40余位杰青、长江学者、万人领军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应邀出席。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研究人员、企业代表及研究生近500人参加。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彭平安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吴丰昌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朱永官院士担任会议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并分别在大会中致辞或作主旨报告。加拿大皇家科学院与美国工程院院士,斯德哥尔摩水奖和李光耀水奖得主约翰·彻里(John A. Cherry)教授通过视频致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三处闵祥宇副教授出席会议。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陈焱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建民教授等主办单位代表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或主持大会主旨报告。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党委书记张晓清副教授、系主任王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曹心德教授、副院长张礼知教授等承办单位代表出席开幕式。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王梓萌教授担任大会组委会总协调人,并受组委会委托主持开幕式。
陈焱教授在欢迎辞中代表主办单位向与会的院士、专家和来宾介绍了复旦大学在地球科学领域的整体布局与发展动态。他指出,以铁为核心的环境化学与污染控制技术是国际学术界的前沿热点领域。本次会议不仅是一次重要的学术盛会,也为复旦大学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契机。他诚挚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学者对复旦环境地球科学的未来发展“把脉问诊”,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平台发展“传经送宝”,助力学科水平的全面提升。
△
致辞嘉宾:彭平安院士、吴丰昌院士、
约翰·彻里院士;
开幕式现场
在大会开幕致辞中,彭平安院士对“活力地球与铁循环”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入剖析,分享了其长期从事相关研究的心得体会,并对本次会议的议程设置和分论坛安排给予高度评价。吴丰昌院士在致辞中系统回顾了自己在铁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历程,并勉励参会的环保“铁”军通过学术研讨成为“铁”杆朋友,深化合作,共创共赢。约翰·彻里(John A. Cherry)院士则在致辞中回顾了其学术生涯及与中国环境地球科学界同行合作交流的历程,充分肯定了中国科学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并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张人禾院士、王焰新院士、朱永官院士、陈建民院士,闵祥宇副教授;鲁安怀教授、李芳柏研究员、董海良教授、孙红文教授、周东美教授、朱东强教授、石振清教授
本次研讨会共安排了9个精彩的大会报告。王焰新院士、朱永官院士,北京大学鲁安怀教授、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李芳柏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董海良教授、南开大学孙红文教授、南京大学周东美教授、北京大学朱东强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石振清教授等就铁碳耦合关系、铁矿物界面物质与能量的转换过程、活性铁物种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土壤多界面协同治理中的铁循环功能等国际学术前沿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