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洞见
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新鲜独到,犀利理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一切为我所用(深度好文) ·  5 天前  
青年文摘  ·  “我在这里爱你” ·  3 天前  
冯唐  ·  学会一招,降维打击你的同事!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洞见

他39岁年薪千万,当上总统,却一心陪伴63岁的妻子,拒绝全球女人的表白,这才是爱情!

洞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5-09 23:53

正文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来源:国馆文化(ID: guoguanwenhua)

01

2017年5月7日,对法国人来说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

那个比法国人平均身高还要矮6厘米的“前进”运动候选人马克龙,以超过64%的得票率,击败名噪一时的“黑天鹅”勒庞,入主“爱丽舍宫”。

在2016年8月,马克龙宣布参选时,这位奥朗德政府的前经济部长,在大众的眼中,不过是个“年轻”、“没有经验”、“只是长得帅”的“小鲜肉”,一个被视为不可能的陪衬罢了。

而如今,马克龙却以39岁半的年纪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丘吉尔这个年纪还在做他的海军大臣,而戴高乐也还在遥远的黎巴嫩驻扎呢。

马克龙大概也是当代世界第一位70后总统吧。

论履历,马克龙堪称豪华。

2010年,担任罗斯柴尔德银行副行长,收入高达100万欧元(相当于750万人民币);

2012年,担任总统府副秘书长;

2014年,出任经济部长,也是1962年以来法国最年轻的经济部长,年仅32岁。

关键是,人家还长得帅,虽说不高,却清新俊美,天生的绅士风度,法国在票选“最想与之共度2016年情人节的政治人物”时,马克龙成为最佳选择。

甚至有位学法律的女学生因仰慕其颜值,还不断向其私人邮箱发送爱的告白和情色果照,迫使马克龙不得不报警了事。

也不知道在浪漫著称的法国,这算不算得上是“性骚扰”?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反而不是这些,而是他与那位年纪比他大24岁的妻子——布丽吉特的故事。

02

1993年的时候,马克龙15岁,在亚眠的一所高中读一年级,学哲学、弹钢琴、跳探戈,还写得一手好诗。

布丽吉特则是学校里的法语和戏剧教师,不但风韵正盛,还有一种岁月沉淀后的优雅和从容,被公认为“杰出的老师”、“才华非凡的女人”。

那一年,布丽吉特39岁,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她的女儿劳伦斯还是马克龙的同班同学。

像很多的师生恋一样,马克龙一见倾心,追着布丽吉特讨论文学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还帮着老师一起主持戏剧活动,布丽吉特自信大方,马克龙沉稳认真,两人的合作天衣无缝。

而布丽吉特也十分欣赏这位清新俊美的“骑士”:“经常当着所有人的面念马克龙的诗”、“在课堂上表扬马克龙,拿他做榜样。”

当周围的人都在惊叹“我们班有个无所不知的疯子”时,唯有她看到了马克龙的背后还藏着“至今仍未探测到的深度”。

两年后,马克龙告诉他的同学,他恋爱了,对象是他的戏剧老师——那个气质优雅、才华非凡的布丽吉特。

03

哪怕是法国,这样的爱情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马克龙的父母发现了他们未成年的儿子竟然喜欢上了自己的老师,一度“惊慌失措”。

为了断绝这份“孽缘”,他们阻止布丽吉特来看他们的儿子,最后逼迫儿子转学到巴黎的亨利四世中学,巴黎离亚眠有140多公里,年轻的马克龙没法回来。

在真爱面前,这样的手段毫无分量,在去巴黎之前,马克龙对布丽吉特说:“我一定会回来的,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与你结婚。”

最长情的爱意,不是临别之际的信誓旦旦,而是重逢之时,我们的心还依然为彼此而守护。

很多人以为这不过是句戏言罢了,就像后来很多人以为他根本没有可能成为总统一样。

离开亚眠后,两人开始了电话联系,一聊就是几个小时。

布丽吉特说:“渐渐地,马克龙以其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和耐心帮我克服了所有阻碍。他不像是个十几岁地青少年,当时,他的表现已经和其他成年人一样。”

马克龙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吞噬着布丽吉特的灵魂。

或许是骨子里浪漫让布丽吉特不惜踏破千山万水,在一个温暖的下午,离婚后的布丽吉特不顾现实的困扰、世俗的嘲讽,飞向了巴黎,投向了那个就算海枯石烂也要娶她“小马哥”。

2007年,马克龙兑换了他的承诺,两人在勒图喜结连理,结束了十多年的爱情长跑。

倔强的爱,倔强的坚持,终于换来了云开月朗,《巴黎竞赛报》说:“他们是彼此一生的真爱。”

在成为丈夫的那一天,他也成了三位孩子的继父,不久又升级为爷爷——布丽吉特已经有了孙辈。如今,39岁的马克龙已是三位孩子的父亲和七位孩子的爷爷了,“喜当爹,又喜当爷爷”。

在法国,事情就是如此的浪漫。

或者说,任何反传统的事情,只有在前面加上法国这一定语,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免疫能力,就能够被包容,被认可。

04

要搁在中国,这事就有点玄乎了,老妻少夫,相差24岁,还是师生恋,这不是乱伦吗?而且还是畸形的乱伦。

想当年,小龙女当着众多武林豪杰的面说:“我自己要做过儿的妻子,他不会娶你的女儿的。”短短两句话,分量却足以让江湖爆炸。

一位身批道袍、手执长剑的道士跃出来说:“杨过,你欺师灭祖,已是不齿于人,今日再做出这等禽兽之事,怎有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其实小龙女也不过比杨过大五岁而已。师徒名分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界限,这样的道德制高点,也是够呛的。

而杨振宁与28岁女硕士翁虹结婚的事,就足足让中国人骂了个痛快,骂是骂过瘾了,却也暴露了我们的底线。

就像驳静所说:“从某种程度上证明,法国人的爱情观,真的领先其他文化一个维度。他们不存在道德制高点,更不说教。这是他们的国民自豪感之一。”

在真爱面前,师徒名分、年龄都不应成为指责的理由。

老夫少妻,还是老妻少妇,只要是真情所至,又有什么理由被指责呢!

相反,所有真诚的爱都值得我们去祝福。

05

有人感慨,爱情最终败给了时间。

马克龙笑了:真的是这样吗?

他似乎向我们宣布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传奇面前,年龄永远不是问题。

就像他的传记作者佛达所说:“马克龙想告诉大家,如果他在一个城市能追到大24岁,育有3个孩子的女人,尽管受到抨击和嘲笑,他也能征服法国。”

原来,24岁并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

王小波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在美国的时候,认识一个老太太,六十多岁,头发都白了,却还经营着一个几千亩的农场,而唯一帮手,是一条狗。不光如此,老太太还在谈恋爱。

要搁在我们身边,就成了被嘲笑的对象了,经营农场,典型的自找苦吃;还谈恋爱,那简直是贻笑大方了。

可在强悍的生命力面前,年龄就从来不是障碍,年纪大不是问题,年纪小也同样不是问题。

当我们感慨着相见恨晚的时候,马克龙却用温情和执着一点一点地融化掉了年龄这一无形的门槛;当全世界都觉得他太年轻、太缺乏经验的时候,他却撂下狠话,我一定要征服法国。

24岁算什么,140公里又算什么,他还不是娶到了那个梦寐以求的戏剧老师!39岁算什么,太年轻又算什么,他还不是照样征服了法国,改变了历史!

对弱者而言,年龄是个最好的借口,可以借坡下驴;可在强者眼里,年龄就是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