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家庭教育首席专家
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关于孩子的习惯问题。
千头万绪抓根本,习惯非常重要。好孩子往往就是有好习惯的孩子,失败的孩子往往是有许多坏习惯的孩子。所以给大家一个忠告:“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可以说,让孩子养成几个好习惯,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1.提高认识,激发动机,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认同和信心。
儿童时期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好习惯很可能使人走向成功。
国际奥委会中国事务首席顾问李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现在的成就源于在清华时养成的好习惯。
李红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后留学于美国并获得哈佛大学MBA学位。2003年受聘于国际奥委会,任国际奥委会驻中国首席代表,成为进入国际奥委会高级行政管理层的第一位中国人。
清华一直坚持着对体育运动的推崇,每天下午四点钟喇叭都会广播——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每个清华人都会出去锻炼身体。李红也不例外,每天下午4 点,肯定会出现在清华的操场上,一圈又一圈地跑步,直到今天仍坚持锻炼的习惯。
在采访时,她曾说,“体育锻炼让人拥有意志力,意志力不是坐那儿想出来的,对于我来说参加比赛,比如在跑步中,身体到达极限下脑子里那个声音告诉我再坚持一下,这个声音就是人生最宝贵的动力支持,你遇到重大打击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你脑子里面想起来还是这个声音。有人说体育上娇气的女孩在工作中可能也有点娇气的表现,对我来说,遇到很多困难的时候,第一反应,跟我在运动场上的第一反应都是一样的。”
一个好习惯让一个女孩有如此大的成就,一个坏习惯,可能危害更大。2008年震惊全国的4.28事故,最终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伤,惨剧产生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由于铁路工作人员缺少了检查确认的习惯,导致两列火车相撞。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首先大人要提高对好习惯重要意义的认识,要激发孩子培养好习惯的动机,引导孩子对某种习惯产生兴趣、认同和信心。离开了这一点,再多的工作都起不到作用。
2.明确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
我们一直强调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可是孩子小啊,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好习惯,这就需要大人把某个好习惯的具体标准给孩子讲得清清楚楚,或者是给孩子做好示范。
这一点在《弟子规》中体现的非常好。比如:出必告,反必面。这句话的直接意思是:孩子在出门的时候,最起码要告诉父母一声,与父母打个招呼;在回来的时候,也要面禀父母,我回来了,让父母知道。这就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标准。把行为规范告诉孩子,这是大人的责任,大人要做好。
我有一位朋友孙蒲远,在北京史家小学任教,她做得就非常好。有一个男孩子上课很调皮,把任课老师惹生气了,下课了全班同学都埋怨他。这个小男孩很懊恼,就去找他的班主任孙蒲远老师。
孙老师做过10多年的小学班主任,经验丰富,是位全国特级老师。她听完小男孩的话后说:“犯了错误就认错还是好孩子嘛。那你准备怎么认错呢?”小男孩说:“我去给老师赔礼道歉,再给老师鞠个躬。”孙老师说:“鞠躬很好,会让对方知道你很有诚意。可是你会鞠躬吗?试一下我看看。”
小男孩直挺挺地点了一下头。孙老师摇摇头说:“这不是鞠躬,这只是点头嘛,点头道歉缺乏诚意。”那个男孩愣住了,因为长这么大,他从来不知道鞠躬与点头有什么区别。
这时,孙老师站起来,给小男孩演示怎么鞠躬:挺胸抬头,双手自然下垂,然后上身向下弯曲90度与地面平行,这才是鞠躬。然后,男孩子虔诚地练习了多次,去给任课老师认错时,果然就被老师接受了。
儿童培养离不开细节指导,习惯培养要先明确行为规范。
3.适时进行榜样教育,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产生亲切而向往的感情。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发现:小学五年级时榜样的力量达到最高峰,初二的时候偶像的力量达到最高峰,因此,父母一定不要嘲笑孩子的偶像。
我们调查发现:大多数孩子的第一偶像是明星,因此父母在没有经过一番了解之前不要随意贬低孩子的偶像,最好是父母能根据偶像身上某些好习惯加以引导,让偶像成为榜样。
曾有一母亲来信说孩子喜欢周杰伦。我们做父母的有时候就不明白了,周杰伦有什么好的?长得很不主流,也听不懂啰里啰嗦唱的到底是什么。
可是当我有一天静下心来去看歌词,当我读到那一首首优美的歌词时,我叹服了,也真的开始对周杰伦刮目相看了,他的歌词那么美、那么深沉,透露出深邃的思考和力量,《蜗牛》中“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坚忍,《龙拳》中“我就是那条龙”的豪迈,有青春,有回忆,有对未来更为强烈的信心与期待,这并非无稽的游戏或玩闹,周杰伦的歌曲充盈着激励人心的能量。用孩子喜欢的偶像来激励孩子,这难道不是有效的办法吗?在我看来,这甚至说是最好的办法之一。
4.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某个良好习惯。
21天坚持好习惯初步形成,90天可以形成稳定的习惯。习惯培养是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化的过程,90天的好习惯完全可以内化。
比如让孩子饭前洗手,不洗手就不给吃东西,只要吃东西就必须洗手。每次吃东西时都问孩子一句“洗手了吗?”,孩子慢慢就会习惯了。每次吃东西前都会记得要洗手。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大人的坚持也非常重要。
5.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有的父母对孩子说:“这个假期你要把写字握笔的姿势练好,开学前我要检查。”这种要求恐怕不行,孩子经常管不住自己,笼统的要求对他们难以起作用。因此,父母要把大计划分割成很多个小计划,并不断地与孩子一起总结评估。
比如:父母给孩子做一个评估表,今天做的好奖励一朵小红花,连续一个星期每天都能得到小红花可以换1朵大红花,连续3朵大红花可以获得更高的奖励。这样,孩子每天都会知道自己进步了,并期待着明天的进步。
应对一些坏习惯也可以这样做。梓豪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有个不好的习惯:写作业拖拖拉拉。明明是快则半小时、慢则一小时的功课,他每天都要写三小时以上。母亲很伤脑筋。为此,母亲想出了各种办法,从陪写作业到陪读,但梓豪的毛病一直没有改进。
母亲咨询了一位心理学老师,这位老师给她出了个主意。之后,母亲与梓豪约法三章,如果梓豪写作业时,每小时能减到三次之内的离座次数,就可以允许看电视,否则就禁止看6点钟的动画片(因为6点钟的动画片对梓豪非常有吸引力,是梓豪每天的必修项目)。结果第一个星期有三天达到标准,三星期以后可以完全做到。
等梓豪能完全做到每个小时离座不超过三次的标准时,再把标准依次提高到两次、一次。就这样,三个月以后,梓豪终于改掉了写作业拖拉的习惯。
6.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支持力量。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名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家风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道德风貌,是一种稳定的呈现,也可以说家风就是习惯。
举一个例子,为什么江南钱家人才辈出?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钱穆、钱钟书……因为他们这个家族的精神根基是《钱氏家训》,这是一篇无价的宝典,是钱家先祖后唐时期吴越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钱氏家族把《钱氏家训》在钱家代代相传,成为人才辈出的不竭动力。钱家后人了不起,具有现代眼光与胸怀,于1925年把钱年家训做了一次大的修订,在继承古训传统的基础上,把家训改为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部分。这次修订,既集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融入了鲜明的现代意识。
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提出要培养孩子仁爱、负责、尊重、学习和自理五个好习惯。这些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是人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文明最基本的要求。
培养孩子的这些好习惯,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也许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一时难以有根本好转,但每个家庭、每个学校,都可以把小环境建设得更好。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重要的外部环境。学校环境和学校氛围建设好了,孩子的好习惯就更容易建立。我们各位家长和老师,任重而道远啊。
教育孩子有困惑?请点击【阅读原文】进行专家问答咨询,或公众号菜单【百师讲堂】,听专家直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