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刘慈欣摘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后,参加了一次《鲁豫有约》。
二人聊起关于读书的话题,鲁豫问:“你说你把所有的卡夫卡都读了?”
大刘坦然答道:文学的书我看的不多,只是大家都必须看的那些。
我觉得卡夫卡好像是咱们必须看的,至少写幻想小说的人。
卡夫卡应该属于那种“魅力无穷“,穿越时间的作家。
身为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00多年来无数读者“拜倒”在他的妙笔之下。
其中也包括很多为人“偶像”的大文豪,他们从未吝啬过对卡夫卡的赞美。
加缪
盛赞,他的全部艺术,在于吸引读者一读再读。
莫言
感叹,能把小说写得如此像梦的,大概只有卡夫卡一人。
英国大诗人
奥登
直接给卡夫卡“封神”。卡夫卡之后的大师级作家
马尔克斯
、
村上春树、萨特、加缪、黑塞
等人的作品里,无一不能看到卡夫卡小说的影子。
欧美各种权威书评杂志,在评选20世纪现代主义大师时,无一例外地把卡夫卡排在第一位。
没有读过卡夫卡,是件遗憾的事。
高晓松还曾打趣的说,在他成长的年代,没读过卡夫卡,很难追到姑娘的。此话虽夸张,但可见卡夫卡的影响力。
读过很多卡夫卡的作品,当你沉入其中,会感受到一个梦幻和真实的绝妙世界,
幽深、锋利、荒诞、透彻
,
如一把利斧劈开了人内心深处冰封的大海。
当你读到卡夫卡,会感受仿佛卡夫卡的灵魂透过百年的时光,与我们重逢。那就是他给人的亲近感和先知感。
如果你也想读读卡夫卡,推荐你这套超美的
《卡夫卡中短篇全集》。
第一眼看到它,就被这套书的颜值吸引了,也太酷了!
这套书包含了卡夫卡生前发表的全部中短篇作品,一网打尽。
《沉思》《判决》《变形记》《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喧嚣》,这套书让你把卡夫卡一次读个过瘾。
而且译本精良,
由豆瓣口碑和评分最高的德语译者之一,彤雅立翻译
,完全没有阅读压力。
最喜欢的它
小开本的设计
,轻便又方便阅读,阅读体验特别好。
外向的孤独症患者
卡夫卡是一个典型的外向孤独症患者
,虽然与朋友交往的时候,他总是开朗、健谈、与人为善,但却无法掩饰他孤独、偏执、忧郁的性格底色。他的作品带着强烈的自我投射,笔下的主角总是孤零零的。
18岁的卡夫卡
人生有多丧,灵魂就有多敏锐。而卡夫卡的“丧”,已经侵入骨髓,
猛然读来,彷佛深夜突然射来的“冷箭”,直击心灵要害
,令已经被“内卷”逼迫几乎到绝境的“当代社畜“闻风丧胆、痛哭流涕、连连求饶“别骂了,别骂了!”
“我忍受了五年办公室生活,早上八点开始工作,到晚上七点、七点半、八点、八点半...天啊!我站在通往办公室的狭长走廊上,每天早上被绝望侵袭。”
卡夫卡手稿
卡夫卡是当之无愧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在100多年前发布的小说《变形记》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开端。世界顶级作家马尔克斯、贝克特、萨特、莫言、余华,无一不是卡夫卡的“拥趸”。
然而,在卡夫卡眼中,自己却是个一事无成的loser。甚至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嘱托好友将自己毕生手稿全部销毁。所幸,好友违背了他的遗愿,这些文字得以保存下来。
“违背”卡夫卡遗愿的好友布洛德,编辑、出版人及作家
就这样,人们才得以窥见卡夫卡的经典作品。
穿越百年,他的孤独和你我相通
孤独,是卡夫卡人生的底色
,是刻在他基因中、挥之不去的“宿命”。
卡夫卡的书,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读一遍,中年读一遍,晚年还应该再读一遍。
不同的阶段读卡夫卡,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少年时期,面对白手起家的、专制、强势的父亲时的懦弱;成年后,面对爱情时的自卑,在不断的情感挣扎中,卡夫卡获得了真实的痛苦体验。这痛苦开出花来,便是他的文字。
卡夫卡并不是职业作家。大学时期,他顺应了专横的父亲的意愿,选择了法学专业,并在毕业后一直从事着稳定、体面的保险公司工作。而在这冗长、乏味的生活中,
选择写作这条“殉道“式的对抗之路,可能是卡夫卡这一生中,做过最勇敢的事情。
1915年,卡夫卡发表了代表作《变形记》,讲述了一个男人在某一天清晨醒来之时,发现自己不能动弹,莫名其妙地变成一只大甲虫的荒诞故事。
《变形记》洞穿了亲情之间表面上亲热,内心却极为孤独无奈的实质,这或许也是卡夫卡内心孤独的投射。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表面上看,你周围有亲人朋友,但万一遇到麻烦,根本就没人能理解你,只能让你自生自灭。
与家人的隔膜,与爱人的疏离,始终让卡夫卡感到无比的压抑。终其一生,他都游离于整个社会群体之外,孤独地旁观着世间所有的苦与乐,而这些仿佛统统与他无关。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读卡夫卡的文字,仍然会被那种孤独和虚无感击中。
科技的发展、信息的流通并没有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反而把我们变成了一座座更加孤立的岛。
我们捧着手机,手指快速的翻动屏幕上的页面,飞快的打下文字,对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流血事件粗暴评论,动辄期待反转;对屏幕对面的异见者肆意谩骂,看上去好不热闹,但其实每个人都置身于自己营造的回音壁里。
放下手机、按灭屏幕的一瞬间,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孤独的卡夫卡。
和孤单的卡夫卡一样,我们始终都是一个人。
部分遗作简体中文版首次亮相
德文翻译原汁原味
今天推荐的这套「K经典」,是
卡夫卡的中短篇作品德文直译全集
,共收录56篇作品,既把经典名篇一键囊括,还包含了多篇从未发表过的遗作(中文版)。
6本分册为:《沉思》《判决》《变形记》《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和《喧嚣》。
前五本按照卡夫卡作品集或独立作品划分成册,以时间顺序排列,体例清晰,囊括了卡夫卡生前所有出版、发表过的中短篇作品。而第6册中的3篇短文遗作《有来》《多少话语》《小灵魂》,为此译本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