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林海读资治通鉴
零碎时间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共294卷,300多万字。我将每天发布一段原文,一段译文,和我的一点读书笔记,让大家5-10分钟即可读完,利用每天零碎时间读经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瞭望智库  ·  DeepSeek,新重磅! ·  昨天  
政事儿  ·  省委副秘书长姚轶,拟提名新职 ·  2 天前  
侠客岛  ·  初步核查29人失联,灾害原因公布 ·  2 天前  
政事儿  ·  张庆一,拟提名为市长候选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林海读资治通鉴

读《资治通鉴》1588——兵熊熊一个 将熊熊一窝

林海读资治通鉴  · 公众号  ·  · 2017-10-01 22:18

正文

安皇帝甲隆安元年(公元397年)

初,燕清河王会闻魏军东下,表求赴难,燕主宝许之。会初无去意,使征南将军库傉官伟、建威将军馀崇将兵五千为前锋。崇,嵩之子也。伟等顿卢龙近百日,无食,啖马牛且尽,会不发。宝怒,累诏切责;会不得已,以治行简练为名,复留月馀。时道路不通,伟欲使轻军前行通道,侦魏强弱,且张声势;诸将皆畏避不欲行。馀崇奋曰:“今巨寇滔天,京都危逼,匹夫犹思致命以救君父,诸君荷国宠任,而更惜生乎!若社稷倾覆,臣节不立,死有馀辱。诸君安居于此,崇请当之。”伟喜,简给步骑五百人。崇进至渔阳,遇魏千馀骑,崇谓其众曰:“彼众我寡,不击则不得免。”乃鼓噪直进,崇手杀十馀人。魏骑溃去,崇亦引还,斩首获生,具言敌中阔狭,众心稍振。会乃上道徐进,是月,始达蓟城。

魏围中山既久,城中将士皆思出战。征北大将军隆言于宝曰:“涉珪虽屡获小利,然顿兵经年,凶势沮屈,士马死伤太半,人心思归,诸部离散,正是可破之时也。加之举城思奋,若因我之锐,乘彼之衰,往无不克。如其持重不决,将卒气丧,日益困逼,事久变生,后虽欲用之,不可得也,!”宝然之。而卫大将军麟每沮其议,隆成列而罢者,前后数四。

宝使人请于魏王珪,欲还其弟觚,割常山以西皆与魏以求和。珪许之;既而宝悔之。己酉,珪如卢奴,辛亥,复围中山。燕将士数千人俱自请于宝曰:“今坐守穷城,终于困弊,臣等愿得一出乐战,而陛下每抑之,此为坐自摧败也。且受围历时,无他奇变,徒望积久寇贼自退。今内外之势,强弱悬绝,彼必不自退明矣,宜从众一决。”宝许之。隆退而勒兵,召诸参佐谓之曰:“皇威不振,寇贼内侮,臣子同耻,义不顾生。今幸而破贼,吉还固善;若其不幸,亦使吾志节获展。卿等有北见吾母者,为吾道此情也!”乃被甲上马,诣门俟命。麟复固止宝,众大忿恨,隆涕泣而还。

是夜,麟以兵劫左卫将军北地王精,使帅禁兵弑宝。精以义拒之,麟怒,杀精,出奔西山,依丁零馀众。于是城中人情震骇。宝不知麟所之,以清河王会军在近,恐麟夺会军,先据龙城,乃召隆及骠骑大将军农,谋去中山,走保龙城。隆曰“先帝栉风沐雨以成中兴之业,崩未期年而天下大坏,岂得不谓之孤负邪!今外寇方盛而内难复起,骨肉乖离,百姓疑惧,诚不可以拒敌;北迁旧都,亦事之宜。然龙川地狭民贫,若以中国之意取足其中,复朝夕望有大功,此必不可。若节用爱民,务农训兵,数年之中,公私充实,而赵、魏之间,厌苦寇暴,民思燕德,庶几返旆,克复故业。如其未能,则凭险自固,犹足以优游养锐耳。”宝曰:“卿言尽理,腾一从卿意耳。”

辽东高抚,善卜筮,素为隆所信厚,私谓隆曰:“殿下北行,终不能达,太妃亦不可得见。若使主上独往,殿下潜留于此,必有大功。”隆曰:“国有大难,主上蒙尘,且老母在北,吾得北首而死,犹无所恨。卿是何言也!”乃遍召僚佐,问其去留,唯司马鲁恭、参军成岌愿从,馀皆欲留,隆并听之。

农部将谷会归说农曰:“城中之人,皆涉珪、参合所杀者父兄子弟,泣血踊跃,欲与魏战,而为卫军所抑。今闻主上当北迁,皆曰:‘得慕容氏一人奉而立之,以与魏战,死无所恨。’大王幸而留此,以副众望,击退魏军,抚宁畿甸,奉迎大驾,亦不失为忠臣也。”农欲杀归而惜其材力,谓之曰:“必如此以望生,不如就死!”

壬子,夜,宝与太子策、辽西王农、高阳王隆、长乐王盛等万馀骑出赴会军,河间王熙、勃海王朗、博陵王鉴皆幼,不能出城,隆还入迎之,自为鞁乘,俱得免。燕将王沈等隆降魏。乐浪王惠、中书侍郎韩范、员外郎段宏、太史令刘起等帅工伎三百奔鄴。

柏杨白话版: 397 年(晋·隆安元年)

最初,后燕帝国清河王慕容会(幽州【州政府设龙城·辽宁省朝阳市州长)听到北魏帝国大军入侵消息,上疏请求率军南下,奔赴国难。后燕帝慕容宝批准;可是,慕容会根本就没有南下奔赴国难之意,只派征南将军库傉官伟(库傉官,三字姓)、建威将军馀崇率军五千人,担任前锋。馀崇,是馀嵩的儿子(馀嵩击平规战死,参考去年【三九六年】二月)。库傉官伟等率军逗留卢龙塞(河北省迁西县北)三月有余,粮秣吃完,牛马也吃完,可是慕容会不肯出发。慕容宝大怒,不断下诏严厉责备,慕容会不得已,声称还要准备行装,加强训练,又逗留一月有余,这时,全国已经大乱,道路不通。库傉官伟打算减轻辎重,先行出发开道,侦察北魏军强弱程度,加强自己声势;各将领心怀恐惧,都不愿意。馀崇奋勇地说:“现在,贼寇(指北魏军)力量滔天,京师(首都中山)危在旦夕,一个无知无识的小民,还想到在这时候牺牲性命,去救君父(“君”“父”结合),各位身受帝国的宠信与荣耀,却贪生怕死!如果家破国亡,人臣的节操不能建立,即令一死,仍有羞辱。各位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我去完成这项任务。”库傉官伟大喜,挑选步骑兵五百人,交给馀崇率领先行。馀崇走到渔阳(北京市密云县),遇见北魏一千余骑的巡逻部队,馀崇对部属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如果不攻击,定被消灭。”擂鼓呼喊,勇往直前,馀崇亲手斩杀十余人,北魏军退走,馀崇也回军,既杀敌人,又获有俘虏,详细分析敌军得失利害,军心稍稍振作。慕容会才开始上道,但仍在路上慢慢前进。

本月(三月),抵达蓟城(北京市)。

北魏远征军包围中山为时已久,城中后燕军将士都盼望出城决战。征北大将军慕容隆向慕容宝建议说:“拓跋珪虽然不断获得胜利;然而,被困在城下,己经过了一个新年(去年【三九六年】十一月包围),凶猛的攻势受到压制,战士战马死伤超过一半。士卒离乡背井,作战千里之外,军心思念故乡,都想早日回家。而很多部落正在分崩离析(指贺兰、纥邻、纥奚),这正是把它击破的时候。加上全城将士都盼望奋勇出战,如果用我们的锐气,乘他们的衰弱发动攻击,没有不成功之理。一直强调谨慎持重,等到军心败坏,士气沮丧,环境越来越困逼,时日拖得太久,事情必定产生变化。以后即令再要他们出动,已无法办到。”慕容宝同意。可是卫大将军慕容麟每次都破坏他的决定。慕容隆集结武装部队,准备出击,结果临时取消,前后四五次之多。

慕容宝派人向拓跋珪请求,准备送回他老弟拓跋觚(拓跋觚被扣留事,参考三九一年七月),并割让常山(河北省正定县)以西土地(即太行山以西【山西省】),请求和解,拓跋珪同意。然而,不久,慕容宝却又后悔。

三月十一日,拓跋珪前往卢奴(中山郡郡政府所在县,即后燕的“京县”)外郊。

三月十三日,再度包围中山。后燕帝国将士数千人向慕容宝请求出击,说:“坐守这座绝望的孤城,终有一天困死,我们愿意出城跟敌人决一死战,而陛下每次都强行压制,这是自己摧毁自己,自己寻找失败的办法。我们被围的时间已经够久,并没有其他奇计妙策,唯一的盼望是再拖下去,贼寇(北魏帝国军)会自己撤退。可是,内外形势的强弱,相差太大,他们绝不会自己撤退,至为明显,应该听从大家的意见,在疆场上决定胜负。”慕容宝同意。慕容隆退出后,下令部队备战,准备出击,召集参谋官员,对他们说:“皇家权威,不能振作,盗贼匪寇(北魏帝国),强行入侵,是做臣属的共同羞辱,大义所在,牺牲生命,在所不惜。这次决战,幸而把盗匪击破,胜利而归,固然很好,如果不幸失败,我们的志气节操也已伸展。你们有人回到北方,看到我娘亲时,请代我禀告此情。”披上铠甲,跨上战马,到城门那里等候命令。慕容麟坚决阻止这次军事行动,慕容宝最后下令停止。部众大为悲愤,慕容隆哭泣流泪,下马而回。

当天(三月十三日)夜晚,慕容麟用武力劫持首都东区卫戍司令(左卫将军)、北地王慕容精,要他率领禁卫军诛杀慕容宝;慕容精义正辞严,誓死拒绝,慕容麟大怒,斩慕容精,逃走,投奔西山(太行山),依靠丁零部落残留下来的部众。中山城中,人心恐怖震惊。

慕容宝不知道慕容麟的去向,因清河王慕容会(幽州【州政府龙城】州长)的军队就在附近,恐怕慕容麟夺取慕容会这支军队,先行占领龙城,于是召集慕容隆及骠骑大将军慕容农,讨论放弃中山,固守龙城方案。慕容隆说:“先帝(慕容垂)辛劳奔走,完成中兴大业,逝世还不到一年,而天下败坏,难道能说我们对得起老爹(慕容垂)?而今,外患正深,内部灾难又突然爆发,骨肉同胞,反成仇敌,民心惊疑恐惧,诚然没有力量再抗强敌,迁回故都(前展帝国故都龙城),事属当然。不过,龙川(龙城地区【辽宁省朝阳市一带】)地方狭小,人民贫困,如果我们仍以中国正统自居,建立基础,急于盼望建立大功,那可是绝对无法办到。可是,如果节俭开支,珍惜民力财力,推广农耕,加强军队训练,等候数年,政府与民间已经充实,而赵魏地区(河北省中部南部及河南省北部)连年战乱之后,人民对强盗的凶暴行径不能忍受,怀念燕国(前燕及后燕帝国)当初的好日子,到那时候,或许有机会率军南返,恢复旧日河山。即令没有这个机会,则仗恃山川险要,努力固守,也足可以安闲的度过岁月,养精蓄锐。”(这是一个小型的“中山对策”,检讨过去,规划未来,历历如绘;如果不受破坏,历史便是如此发展。睿智的人不当权,当权的人又往往聪明够而智慧不够,才不断发生悲剧,使英雄扼腕!)慕容宝说:“你分析得十分详尽,我完全听你安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