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昂昂于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昂昂于是

大宋二十六:清正廉明包黑子

昂昂于是  · 简书  ·  · 2018-01-03 18:1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发自网络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这是包拯一生中留下的惟一一首诗中的首联。善于审案,廉洁为官的包黑炭,是不是真的如影视剧中那样脸黑如碳,印堂月牙“昼断阳,夜断阴”呢?!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年幼时以勤学闻名,成人后更以孝行为乡邻知。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孝子。在包拯高中进士后,本来可以当县令(要知道宋朝到了仁宗朝代,文官冗多到已经中状元了都不一定能立马走马上任,要耐心等个几年才可以有正式官职出任的),但是包拯为了在爹妈面前尽孝,辞官不就。后来可以在家门口附近的税务局上班了,也因为老爹老妈舍不得儿子,就一直呆在家里当乖宝宝。直到父母双亲去世,他还在坟前盖茅草屋子守孝很久,被人劝说数次后才肯出来为官。

天长县县官一任最为有名的牛舌案,让包拯从此名声传播开来。说是有一天,有人来状告他人割了自家牛舌头,但不晓得是哪个混蛋干的,求青天大老爷做主帮忙破案。包拯经过推理后认定是仇家干的,于是让农夫把牛宰了上菜场卖牛肉来引罪犯上钩。因为宋代法律规定:私自宰杀耕牛犯法,要坐牢的。果然这个方法奏效,没几天就有人来状告牛主人违法宰杀牛卖肉。谁想这是包拯找到真凶的计策,包拯听完陈诉后大叫一声:你割了人家牛舌头,还敢来告人私自宰牛,可知道是本官让他杀的,是不是还要上诉告我啊?!来人大吃一惊,乖乖认罪伏法。包拯由此出名。

之后包拯去端州当市委书记,因为廉洁奉公,深受百姓爱戴。端州盛产文房四宝之一的端砚。之前每任市委书记市长啊常委啊之类都要搜刮最好的端砚中饱私囊或者送给京官好继续升职,因为官商联合炒作,征税严重,百姓和砚工都要活不下去了。包拯来后,大刀阔斧改革,除了进贡朝廷必须的,一块都不能多加。控制了泡沫经济稳定了物价等,而且离任时,一块纪念品都没有带走。

庆历新政期间,包拯也上奏了很多针对性有用的方案,可惜,庆历新政很快就被PASS了。。他的那些好提案虽然被举手表决通过也只能昙花一现封存进国家档案馆不见天日。等包拯知开封府也就是当到北京市委书记级别的时候,更是严厉惩治贪官污吏,一时间京城的达官显贵都害怕地背地里称他为“包阎罗”,腐败现象都收敛了不少。

不仅仅如此,包拯还如唐朝魏征,劝谏起来和之前的寇准一样轴到不行。话说仁宗当时宠幸张贵妃,于是爱屋及乌非得把贵妃的伯父张尧佐任命为全国财政司司长——三司使。这下就相当于国家的财政大权都掌握在外戚手中,很危险啊。一时朝野上下都议论纷纷,但也没人敢真的跑皇帝面前哔哔理论,只敢在下面叽里咕噜发发牢骚。还好,有包包同学。好气哦!!!皇帝你不听你祖宗的话,瞎搞呢是吧?!我上书,我弹劾,我写大字报,我微博喊话给你挂热搜榜。包拯痛陈张尧佐昏庸无能,根本不能掌管财政,如果因此引发全国性经济危机搞得举国破产,后果不堪设想啊。仁宗皇帝也不是呆子,知道其中利害,可是太没面子了好么?!于是折中改任张尧佐为节度使。

包包知道了之后,更气更气好么?!继续微博喊话皇帝,我要举报我要举报!!!这下仁宗也气了,节度使就是个粗官,我大宋这里也没啥实权,你不依不饶的干嘛?但是包包当面和仁宗理论起来甚至情急之下唾沫横飞,皇帝听完犹如刚去了趟黄果树瀑布。“吓得”哦,赶紧的算了算了。只是,皇帝也是任性又执着。太爱贵妃娘娘了好么,贵妃娘娘就这么个大伯伯亲人啊,朕不照顾谁照顾!

于是,过了一年,又任命张伯伯为南院使。包包又听说了,包包又来出来搞事情了!撕逼节奏不能停啊!!!包拯第三次为此上奏,直接说皇帝你是不是执念太深,怎么当个皇帝能这么偏执了,这不行啊!要出事啊!!吧啦吧啦一大堆有理有据,皇帝终于无可奈何,不再跟大伯伯好了。

总之呢,包拯断案如神确实不如影视作品戏剧中那般神话,但是他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敢于上书的精神,确实史诗。不论古代还是现今,为官如包拯者,需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