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癌症的对抗,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区域治疗方法,和手术、化疗并称为肿瘤治疗三大方法。据介绍,现在大约50~70%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放疗,其中约有40%癌症可以用放疗根治。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之一。西安交大一附院驻榆林医院放疗科高莹教授用一束束“射线”做“武器”,精准定位、精准计划、精准施照,带领团队将肿瘤消灭于无形,让肿瘤患者有机会重拾生存与生活的希望。
此前,榆林医院放疗学科治疗技术,多服务于常见病、多发病,难治性疾病及疑难病例占比较低,放疗切入“肿瘤综合治疗”的主动意识较薄弱,放疗质控需进一步提高。自5月份入驻榆林医院以来,高莹教授不断加大新医疗、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填补医疗空白和治疗盲区,带动并促进学科的快速发展。目前已顺利开展了肺肿瘤SBRT(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脑肿瘤SRS(立体定向放射手术)治疗;攻克“癌王”胰腺癌,开展胰腺癌放射治疗,与榆林医院肿瘤放疗科李王斌医师、总院放射物理工程师唐丰文及榆林医院放射物理工程师杨泽、李元龙共同完成胰腺癌根治性放疗1例,姑息性放疗1例,突破了榆林医院胰腺癌放射治疗零记录,同时进行胆道肿瘤放疗3例,填补榆林医院“肝、胆、胰”放疗领域的空白及加强相关薄弱环节。
作为对抗恶性肿瘤的一大“利器”,放射治疗正向着精准放疗的方向发展。高莹教授坦言,放射线可以杀伤癌细胞,但也可能损伤肿瘤周边的非癌变正常组织。面对肿瘤这个外形不规则、内部非均质的狡猾“敌人”,医生在治疗的同时还要保护周边的“群众”安全。为规范放疗靶区勾画,实现治疗剂量的最大优化,5月至今,高莹教授修改及审核放疗靶区60余例,加强了放疗质控管理。同时,率先开展有关胰腺癌、胆道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前口服“泛影葡胺”以强化十二指肠显影及脑肿瘤治疗的“海马区”勾画,以更好的实现十二指肠及海马等重要器官的保护,加强治疗过程进中行IGRT以降低摆位误差,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多年的临床工作让高莹教授深知,到放疗科就诊的肿瘤患者,相当部分已经没有手术机会或不适合手术。面对这些处于生命边缘的患者,作为医生,不能将他们拒之门外,而是要学会将“烂牌打好”,“我们的放射治疗可以贯穿肿瘤治疗的全过程,可以说绝大多数肿瘤的治疗,任何一个阶段我们都可以介入。”高莹教授说,“医生最关键的还是要思考如何把病治好,不能因为害怕‘担风险’就不给晚期患者治疗。”但不推诿病人的背后,需要放疗科的医生能够以快速为其做出诊断,那些黑白图像的后面,藏着纷繁复杂的疾病真相,只有从中找到那些并不显眼的蛛丝马迹,才能为临床治疗建立“航标”。高莹教授积极与临床科室沟通,加强放疗医生参与肿瘤综合治疗的积极主动意识,加大肿瘤放射治疗相关知识的宣传,在院周会上进行放疗学科汇报工作,并在泌尿外科等兄弟科室多次进行专科对接及交流,进一步加强多学科合作,推动将放疗与新型的抗肿瘤手段相接合,比如放疗联合靶向治疗、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以规范化、个性化的综合治疗,让患者最大程度获益。
为了让榆林医院的团队尽快成长起来,高莹教授在科室开展带教查房,规范治疗,教导年轻医师如何把控放疗适应症及把握肿瘤放疗的最佳切入时机,拓展放射治疗患者人数,最大程度上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机会及选择空间,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现在榆林医院的放疗科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相信在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会在肿瘤治疗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榆林医院也一定会拥有一支‘高、精、尖’的放疗团队,让更多患者收益。”高莹教授笃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