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黑金俱乐部自开始发文以来,坚持还原产业链本来面目,向金融资本传递产业链真实逻辑、真实状况;向散户朋友介绍黑金产业链的方方面面。陆家嘴黑金俱乐部致力于成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对话、沟通的桥梁,致力于向产业讲解金融衍生品、各种金融工具的避险应用、在现货中的运用,致力于向金融资产介绍产业最为核心、真实的产业状况,不同时期的产业逻辑转换;致力于向散户朋友传导正确的投资理念、资金管理方案、持仓的心态,给不熟悉黑金产业链的散户朋友答疑解惑。至今毁于参半,有把我黑为死多头的,有把我称之为陆家嘴黑金打假办主任的,亦有一部分对我又恨又恼却无能为力的,因为市场已经多次验证了笔者的逻辑。特别是提前洞察黑金产业链矛盾,提前研判部分品种上的供需矛盾、产业逻辑等。有的把我称为基本面派,亦有的把我称之为宏观派,还有一部分把我称为“脑残派”、“
死多派”等。笔者近日在朋友圈有发文,提醒散户朋友与自己,笔者依然是那一个《皇帝新装》里的小男孩。笔者的言论直截了当、犀利、质朴、纯真、爱憎分明,分享的内容真实、数据的来源追求真实可靠、逻辑关系经得起推敲。过往的成绩不值得炫耀,未来的道路要继续深入研究、洞察,认识过往,才可得知未来。今日此文就以黑金产业链里的黑幕,也就是各环节存在的水分、各研究机构研究的模型等做一些拨开迷雾的探讨。
追思过往,
2015
年年底(
12
月
24
日),笔者指出大宗商品熊市即将结束,牛市开启,当时是源于那段时间内整个产业链从股灾传导过来的各种问题,整个实体经济一片刺骨寒风,煤炭钢铁行业大面积的欠薪、停产,部分工厂面临倒闭,笔者追踪的高炉开工率急剧下降与即将推行的供给侧改革。首先是一波低库存低开工率下,由于汽车购置税优惠刺激政策的推出,带动的冷轧镀锌市场的复苏与好转。
2016
年笔者成功判断了盘面
1701
合约焦炭过
1400
,
1701
合约铁矿到
630
以上至
700
左右;螺纹成功登上
3500
高峰。并且在
2016
年上半年判断了即将进行清理的中频炉地条钢问题将带来钢坯紧张问题与螺纹钢供需错配的问题。我对
2016
年的供给侧改革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因为我知道僵尸产能太多了,真正的是对于中频炉地条钢的清理。
2016
年
11
月份外出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日照,当时与日照的铁矿贸易商朋友交流中,一位叫做吴凡的朋友在席间问我,说现在中频炉地条钢的问题搞这么风生水起,到底这个中频炉地条钢产能产量有多大呢,他还说他曾经出
600
元在潮汐上向行业内一大佬提问,得不到有用的答案。觥筹交错间,我告诉这位朋友,中频炉地条钢的产能绝不止中联钢网站信息上说的
9000
万吨,产能绝对是在
1.2~1.5
亿吨之间,并且只多不少。然后该朋友还问了我对铁矿的看法,笔者说铁矿有望在
2017
年到
100
美金左右,极端可能会到
120
美金。
由此展开,中频炉地条钢这个问题,其实无论是
Mysteel
也好,还是中联钢也好、或者兰格钢铁网、钢之家、唐宋大数据等等,这些市场上为广大投资者、钢贸商朋友所熟知的咨询网站、信息咨询平台等都没有,亦不可能有翔实、准确或者接近于准确的数据。中频炉地条钢的产量在整个黑金产业链里是一个巨大的产能黑幕,曾经有朋友寄希望中钢协能有准确数据,我告诉这位朋友,整个中国没有一个人能够给你提供中频炉地条钢产能的准确数据,但是笔者对这位朋友说我告诉你的数据
1.5
亿吨往上是接近于真实数据的。是可以作为参考依据的。在中频炉地条钢清理大限来临之前,现在暴露出的数据是
1.7
亿吨以上,看来是接近于笔者的判断的。当然大家不信的话可以翻看之前的文章,以及查查唐宋、中联钢等咨询网站他们以前报道的中频炉地条钢数据。笔者是深入产业链一些十多年,多年以来与这些企业有打交道,跟他们谈过钢坯的业务。跑过多少厂家,他们的生产情况等笔者多少是知道一点的。由此而估算的产能数据,还是比较接近于事实的。
由中频炉地条钢的问题就展开到钢铁行业供应表的问题,笔者朋友圈的这条信息其实是有感而发,部分咨询网站、企业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只采集了样本企业,全国有多少座高炉,说实话,笔者认为这些咨询网站也未必说的清楚,说
400
多座高炉,开工率如何。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笔者在这里强调一下,要明白几个问题,全国存量高炉有多少,有多少属于长期停工(僵尸产能)、有多少停产达到
1
年以上的,高炉的炉容积多大,与之对应的产能利用系数、高炉建设时间、炉龄几年、炉况如何、检修周期多久,高炉的开工率只是炼铁;与炼钢对应的是转炉、转炉数量、吨位、电炉、电弧炉、精炼炉等各种炼钢炉情况,这些设备的开工率有统计数据,有了解吗?有些人开口闭口该咨询网站、平台研究能力、调研能力如何如何,但是在笔者看来,经不起半点推敲,如果作为一个从事数据统计的企业,连最为基本的供应表都弄不清楚,谈何其专业度呢?很多咨询网站盯着长流程钢厂的炼铁炼钢,但是在高炉环节,还有多少属于铸造企业。从
80
多
m
³到
500m
³左右的又有多少,分布在哪里,生产状况怎么样?产品是什么,销售到哪里去?是球磨铸管,还是球磨生铁、铸造生铁、炼钢生铁,还是钢坯、高线等。因为笔者知道,有很多一些钢铁企业都不在这些咨询网站或者国家工信部备案的名单中。对于有多少黑产能都不了解,没有翔实的数据,怎么谈行业?谈逻辑呢?
整个产业链的黑幕还不只是供应端,对于需求端以及存量废钢等一些数据等,都还是在大家的模型评估中,没有令人信服的数据来源。比如近期各公众号疯传的说短流程炼钢是未来的趋势,以及未来十年螺纹钢看空等等论调。其实我很奇怪这些引人眼球的标题或者内容。螺纹钢未来十年看空,螺纹钢跌到哪里才是满意的呢?是
0
还是
1000
或者
500
?忽略价格而论多空,这样的论点论调有意义吗?再说短流程炼钢是未来趋势,说社会废钢量有
80
亿吨。笔者也是很好奇的这社会废钢量是
80
亿吨,数据的依据何在?即使是积蓄量,有无考虑不同行业设备的报废周期,每年的报废量,与回收再循环利用量、报废率?有无考虑中美之间的差别?特别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的优劣势呢?有些所谓的产业人士、大佬,以为自己出了几天国,喝了点洋墨水,就觉得国内的所有东西与国外差距太远。短流程炼钢是未来的趋势,
这个未来,我想请这些大佬定义未来的周期是多长?一年?五年还是
20
年?我们要看多中国广阔的领土,国土开发与建设,要看到大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要看到无论是设备也好,还是基础设施也好,它们固有的生命周期。一条高铁,不可能建了三年拆了重建吧?一栋大厦不可能刚建设了就拆吧?其次每年的钢铁消费中难道没有废钢进入新的循环阶段呢?没有数据依据来源的信口雌黄,能怎么说这些人呢?满口胡言乱语,是替那些利益体吹黑哨呢?就像前段时间大约
2016
年
12
月底与
2017
年
1
月,一致唱空时,盘面暴涨;而
2017
年
3
月中旬一致唱多时,盘面暴跌。这些知名的财经媒体也好、财经自媒体、微信公众号也好,有几个发出了理智的声音呢?
黑金产业链两个最为核心的问题。一个是供应表,一个是需求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拿不出令人信服的数据,特别是在评估需求时,部分所谓的大佬、产业人士,用每投资
1
万元,带动钢铁消费多少
KG
来估算。我觉得太可笑了,可笑至极。连投资与什么相关都没有弄明白。以大家最为关心的房地产为例,难道螺纹钢在房价中占的比例高吗?大家可以去比较一下,一平米的房子用多少
kg
螺纹钢。在笔者看来,投资与原材料是最不相关的品种,核心是土地的价格、人工成本。最次的才是设备成、钢筋、水泥等这些成本。但不同地区地价不一,不同时期人工成本也不一致。请问用过时的理论来解释新问题,有意义吗?能提前发现趋势问题吗?
以前笔者研究黑金产业链的时候只有关注到焦炭焦化、铁矿石、钢材端生产供应情况以及下游需求等,现在市场对于笔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掌握电弧炉、电炉的情况,了解到这些电炉电弧炉的生产企业经营情况、新签订单情况,了解存量设备中电弧炉、电炉的吨位、数量分布,还要再去了解石墨电极企业以及与之对应的库存、订单等情况,还要评估环保因素对石墨电极生产企业带来的影响。笔者已经密切关注这个问题有一段时间了,尚不敢下结论新增的电弧炉产能有多少,未来会增加多少产能,现有的石墨电极企业的产能能够满足多少电弧炉、电炉钢的产量增加。但市场却已经有人在吹嘘未来几个月会增加多少电弧炉产能,或许真是笔者信源不畅或者孤陋寡闻了。只是笔者觉得,即使上了这么多设备,未来能发挥到这么大的产量,毕竟核心石墨电极的问题没有解决呢。连号称亚洲或者全球电弧炉、电炉炼钢大户沙钢都派出了一位分管供应的副总裁去方大碳素谈石墨电极保供的事情,从公开的信息看,方大碳素占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