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餐饮业而言,野蛮竞争的敌人已经杀过来了。
这个敌人就是遍布全球越来越多的便利店。当餐饮人每天冥思苦想如何占领外卖排行榜时,以7-11、全家、lawson为首的便利店已悄无声息地杀进国内市场。这些便利店兼具了多项社会服务功能,更令人生畏的是——他们正在加速餐饮化,鲜食已经成为标配。
全世界最大的连锁便利店集团——7-11目前在国内约有2100家店面,全家在国内也拥有1700家店面,他们动辄几十万份的日销量,轻轻松松抢走了餐饮业近50%的收入!
由于他们提供的鲜食种类丰富,已经基本覆盖了满足顾客饱腹需求的一日三餐,再加之售价较为平民化,所有餐品几乎全为预制食品,顾客到店购买、复热,即可食用,方便快捷。这导致60%至70%的进店消费者会选择购买鲜食产品,诸如包子、米饭、面条、关东煮等,餐饮在便利店饮食中的占比已越来越高。
白领人群青睐便利店快餐
7-11、全家、罗森为首的便利店在中国布局后,开始提供一日三餐的快餐服务。有统计数据表明,一大半进店消费者会购买鲜食产品。很多饥肠辘辘的白领在深夜下班还能在单位附近买一份快餐,这种温暖的感觉不言而喻,正因为如此,餐饮在便利店饮食中的占比已越来越高。而这些消费群体一般是白领、中产阶级,他们的消费能力普遍较高。
便利店快餐的优势
第一,销售快消品是这些便利店的长项。
第二,便利店餐饮产品迭代的速度很快。你隔几天去一次711,会发现自己上次购买的东西变换位置了,或是消失不见了。这是因为711根据消费者的喜好更新了产品。北京的7-11,每周会更新8至10种鲜食产品。
第三,便利店拥有很多消费者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方便地根据不同区域顾客的喜好对产品进行微调。
第四,自主研发鲜食,成为了便利店打造个性化鲜食标签、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手段。
第五,便利店相较外卖具有天然的成本优势,他们的配送网络发达。
目前,便利店开始发力堂食,这或许才是便利店让餐饮人恐惧的真正原因。全时便利店近年来扩张势头明显。在一代店基础上全面升级的二代店上全面引入了”超市餐饮化“的概念。专注解决在CBD地区就餐难的白领需求,将7-11+星巴克+吉野家的商业模式引入便利店。
成为社区商业的入口
便利店因其门店布局密度高,贴近社区等诸多因素,其网点资源成为整合社区商业和服务的最佳入口。最早尝试嫁接这一网店资源的是快递企业,快递公司倾向于与便利店合作,将便利店发展成为其最后一公里的物流基地。
而在O2O时代,便利店不仅仅成为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基地,更是线下向线上输出流量的起点。京东是最早尝试利用这一价值电商企业,它与太原唐久的合作案例被视为电商结合实体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餐厅该如何应对便利店?
其实,便利店的可怕之处,不只在于其正在餐饮化,而是便利店正在成为线上与线下的转接枢纽店,这也正是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争夺的制高点。
便利店可以餐饮化,餐厅为何不能便利店化呢?肯德基德克士都在挖掘社区经济的潜力,谁说餐厅只能售卖食物,而不能售卖其它的产品呢?餐饮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考虑,真否可以尝试向多功能服务功能转变,或许这才是为自己谋取销量和口碑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正确路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