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于西安半坡博物馆举办
“泥火传承——唐代陶俑艺术拾珍”
展览。
这是西安半坡博物馆建馆近60年来,首次引进
唐代陶俑艺术
的专题展览
,搭建起史前陶器艺术与唐代陶俑艺术、彩陶艺术与三彩艺术直接交流对话的平台。让观众感悟我国陶器艺术渊源流长的历史,以及绚丽多姿的风貌。
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是迄今全国唯一以收藏、展示、研究唐代三彩和唐代彩绘陶俑为主旨的专题性非国有博物馆。馆藏文物范围覆盖陕西、河南、山西、扬州等地,文物时间跨度为初唐、盛唐至中晚唐。
本次与西安半坡博物馆联合举办的
“泥火传承——唐代陶俑艺术拾珍”主题
展,意在展示古陶艺术美感的同时,以传承的视角去呈现古陶发展之脉络。
展览中,大家既可以欣赏到史前的仰韶文化陶器(塑),也可以领略盛唐陶俑艺术,两者虽时隔数千年,这其中的共性却处处可见,除了共性,也存有各自的差异,而这些同与不同,也反应了每个时代信仰、文化、审美、政治的各异。
唐人事死如生,俗贵厚葬。
《旧唐书舆服志》
有记载:
“王公百官,竟为厚葬,偶人偶马,雕饰如生。徒以炫耀路人,本不因心致礼,更相扇慕,破产倾资,风俗流行,遂下兼士庶”。
在这样的风尚推动下,作为陪葬明器的主要物种,唐三彩的烧制得到了空前发展。
本次展览展出了唐代陶俑逾100件,分为
「美人舞如莲花旋」、「肌肤如玉鼻如锥」、「文韬武略保乾坤」、「神兮长在有无间」、「马权奇出未央」
五部分,呈现唐代女性俑、胡人俑、官吏俑、天王神煞和动物俑。
重要展品包括唐三彩釉陶持镜梳妆女俑、唐三彩釉陶武官俑、唐三彩釉陶镇墓兽、唐三彩釉陶天王俑、唐三彩釉陶立马、唐三彩釉陶鸭尊...等。
美人舞如莲花旋:
唐时女乐俑皆身姿曼妙,翩若惊鸿。
神兮长在有无间:
天王俑即为唐高宗时期取代镇墓武士俑而出现的独特俑类。
五大版块涵盖了唐代对外交往、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诸方面内容,是对唐人生活的一次立体展现,同时,也是对古陶工艺传承的一次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