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描述了当前00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他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包括求职过程中的种种遭遇以及家庭和社会的期望与压力。文章通过三位应届生的真实经历,反映了当代年轻人求职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就业难成为00后面临的挑战
文章指出,当前00后面临着严重的就业难问题,专业选择、求职竞争、人际关系等都成为影响就业的因素。
关键观点2: 应届生的真实经历反映了求职过程的艰辛
通过三位应届生的经历,文章展示了求职过程中的种种遭遇,包括找不到工作、面试奇葩事、被裁员等,反映了当代年轻人求职的艰辛。
关键观点3: 家庭和社会对00后的期望与压力
文章提到,家庭和社会对00后毕业生的期望很高,但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这导致年轻人承受巨大的压力。
关键观点4: 相亲与职业挂钩成为现实问题
文章中提到,在相亲过程中,职业和工资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这反映出社会对于职业和收入的高度关注。
关键观点5: 迷茫和试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文章鼓励年轻人面对迷茫和试错,指出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提醒年轻人要珍惜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等待春天的到来。
正文
去年大家还在说00后整顿职场,谁成想今年今年00后就消失在了职场。大学生这次是真破防了,本来找不到工作就烦,连自己的崩溃都要变成别人的段子。最后博主出来道歉,但大学生们并不买账,好话赖话全都让你说了,有没有人好好听听我们大学生的心里话啊!所以今天我们找来了三位今年的应届生,让他们聊一聊:当初我报专业的时候,电子工程还是个大热门,现在已经热胀冷缩,挤不进去人了。大二的时候我就有求职焦虑了,每天忙着参加学校活动、比赛,攒绩点,刷实习经历。为了提高求职竞争力,我中间还换过赛道,不搞技术了,去了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做项目经理的助理。当时接触的前辈都挺喜欢我的,让我毕业了再投他们公司。还没等我毕业,我的人脉们就被裁了一半,等我毕业过去联系HR,对方告诉我,不用来了,他们现在只收211以上的简历。家里打电话让我回家找工作,我默默又投了50份简历,告诉自己如果这都不行就接受现实。唯一一个给我offer的是个搞跨境电商的,入职要先交培训费,我觉得不靠谱没敢去。我妈为了让我回家,直接断供不再给我生活费,付不起房租的我只能灰溜溜地回了家。找不到工作的几个月里,我那种“在职场里大干一场”的心气也没有了。没想到这样的标准在县城都很难实现,招聘软件上全是工资两三千、单休、只有三险的工作。线上一聊都挺好,一去面试就拿没有工作经验压工资,跟菜市场讲价一样。最后,我自己找了一家小公司,工资4000,没有全勤扣200,五险一金要半年后才能交。我妈觉得私企不算是一份正经工作,又托人找关系把我送到我们县城最知名的国企,某牛奶制品厂。一开始我是拒绝的,那工作说好听的是车间调度员,其实就是个搬运工,搬箱子干体力活儿的,除了工作地点在室内以外,和进工地搬砖没啥区别。我的“不知好歹”彻底激怒了我妈,我才知道这份工作多么来之不易。是她找了她同学的舅姥爷的小儿子的关系,中间的运作非常复杂,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有很多人想进都进不去,有关系也得排队。只上白班工资每个月3500,如果上夜班,还会有1500的补助。身体上的累都不算什么,让我难受的是工头用“上了大学到头来还不都是在我手底下干活儿”的态度。是我能感受到自己曾经学到的知识一点点从脑子里流走,最后只剩下一身蛮力的恐惧。我们同期进去的三个人都是关系户,有点同病相怜,又会暗暗较劲,因为我们也是竞争关系,搞笑吧,三个干苦力的还要竞争。我妈还没放弃帮我运作,听说又找了一个远方亲戚的女婿。小地方的国企里没有明确的上升渠道,如果后台不够硬,我就得一直当搬运工。真心希望所有质疑自己家孩子为啥找不到工作的父母,都自己出来找一次工作。在上一代人的观念里,工作就要先燃烧自己,才能再谈福利,你工作不顺利,要么是你不会拍马屁,要么是你还不够努力。有白嫖我选题方案的,有面试的时候被拉去活动现场充人头的,还有让我先交5000社保押金,一年后退还的。更搞笑的是我上一家公司,我每天写方案写到12点,最后因为钱和甲方谈崩了,老板非说是我沟通的问题,要扣我三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我当时才入职20多天。找工作不难,我可以去当保安,我们小区的招聘就贴在楼下,一个月工资4000。一开始,我想着我一个985的英专硕士,月入过万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毕业后大公司简历全都石沉大海,遇到的不是5500的劳务派遣,就是线上翻译,80块钱一个小时。现在我在一家出版社做兼职,稿费600,就这样的工作还是和别人竞岗后得来的。现在我在家里就属于半个隐形人的存在,只要我出一点过大的声响就会被父母集体讨伐。我看脱口秀笑得太大声了,我爸呵斥我不稳重,都这么大了还嘻嘻哈哈。我放串响屁,我妈阴阳我天天不是吃就是睡,光长肉不干活,找不到对象也是活该。有好几次我都想搬出去租房住,我父母又开始和我缓和关系,他们怕亲戚们背后议论,毕竟我是整个家族学历最高的人,是他们的脸面。我很不理解,我十几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有一份养不起自己、但能累死自己的工作吗?有的时候我会想很多:如果当初没有努力保研,本科毕业就找工作会不会没现在这么难?实在不行努努力去读个博?这样还能在学校里再待几年。6月我还在和他一起快乐地拍着毕业照,憧憬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10月他跟说:你能不能现实一点,别像个幼稚的大学生。我也拿到过offer,设计师助理,月薪3000,要求我企业微信必须不低于12个小时在线,没干几天我就辞职了。我前男友很不高兴,觉得我应该珍惜那份工作,或者骑驴找马,稳定了再换。开始我并不觉得我有错,要给我开很多钱我也能忍,但就3000块钱工资真不配我给他们卖命。而且后悔也没用了,我又开始投简历,除了设计相关的,运营、剪辑、行政、策划……只要和人家招聘要求有点贴近的,我全都投了个遍。前任比我更焦虑,让我去花钱找人改简历,我花了888,还做了面试培训,但后来我连面试通知也没了。我也问过他是不是嫌弃我没工作,他没明说,说只是忍受不了我不把找工作当回事儿的态度。他和我说他同学公司在招人,销售岗可以内推,让我去面试。我以i人不适合做销售为由拒绝了。没多久他就和说我们已经不是一路人,我俩就分家散伙儿了。分手以后我也不想当北漂了,直接回了老家,也不挑了,找了份平面设计的工作,工资1500+提成。家里觉得比起找个好工作,更重要的是找个好对象,我又开始相亲。从23岁到30岁的男嘉宾我都见过,一个成的也没有。和我年龄相仿的,工作都不如我,还嫌我不是公务员,想找在编的。就好像是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有段时间我也跟有病一样,就想找出一个不把“工作”当作唯一评判标准的人。我刚毕业的时候,媒人来说媒,一听我是无业游民,全都没声了。可我现在有工作了,相的男嘉宾里面又有一半都是没工作的。见第一面就开始旁敲侧击我工作怎么样,工资如何,不说吧,他们不高兴,告诉了,他们更不高兴了。前一阵子我又加了一个男的,大四的弟弟,我问他: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孩?躺平、摆烂、就业难,这些曾经都是围绕着90后打工人的关键词。最近我常常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00后是吃尽时代黑利的一代。行业饱和、资本缩水、经济下行,刚从象牙塔出来,就开始为了谋生服苦役。兼职的出版社已经一个月没有接到新单,现在她的微信余额只剩40多块钱。又被相亲遇到的无业青年pass了,她很好奇如果变工资高了,相亲对象的质量会不会变好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