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思想
传播互联网及科技思潮,分享互联网观点,学习互联网思维,提升互联网精神,升华互联网思想!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思想

吴晓波:2017年有四个红利,这是一个需要重新想象和定义的时代

互联网思想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4-01 21:5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17 年是一个需要重新想象和定义的时代。 吴晓波说。在 3 30 日举行的 2017 浙商创投基金年会上,著名财经作家、巴九灵董事长吴晓波作了《重新定义 2017 》的主题演讲。


吴晓波谈到,2017正在出现的四个红利:

红利之一:新中产,供需错配、消费升级;

红利之二:新工匠,从模式驱动到产品驱动、积木式创新;

红利之三:新技术,第四次浪潮大数据——人工智能 、区块链 、 虚拟现实 、基因革命 、 新能源 、新材料;

红利之四:新居住,超大城市–特色小镇–候鸟式居住。

来源:浙商创投 (微信号zsvcgroup)


以下为吴晓波的演讲全文:


今年是我第四次来参加浙商创投基金年会,人家说日久能生情,我说日久还能生钱,因为去年年底的时候,巴九灵很荣幸获得了浙商创投的投资。


虽然每年都在谈危机、谈变革、谈重新定义,但2016年可能是过去几年中国经济最纠结的一个阶段,我想从 产业层面 给大家分析一下现在所发生的大变革。 我认为 从2016年起有四个红利正在消失




1

全球化


这两年全世界各地黑天鹅频频乱飞,去年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今年荷兰、德国、法国也会有大选,总体来看是各个国家间篱笆墙越来越大。1964年马歇尔·麦克卢汉首提“地球村”的概念,预言地球会变成一个村落。从1950年到2008年,全球贸易增加了200倍,这是一个被全球化推动的世界。


但是到今天各个国家的贸易保护情绪、民粹主义情绪非常激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因为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所形成的高速发展的 全球化趋势在2008年停滞 ,全球贸易停滞以后,各个国家要保护自己国家的利益,货币竞赛越来越激烈, 货币泡沫也越来越大




2

中国制造


这两年中国制造“过的”非常辛苦,1980年的时候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出过一本书叫作《第三次浪潮》,里面说到当工业文明第二次浪潮结束了,会进入到第三次浪潮——信息化。他写这本书的时候,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而当时的西方国家劳动力成本开始提高,石油危机、能源危机开始发生,所以发达国家要把生产线搬到一个人口最多、土地最便宜、税收很优惠、可以让你任意破坏环境的地方——就是我们大中国。


所以从1978年以后,中国的制造业高速发展,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 成本低 ;第二, 规模大 。但是如果今天有一家成本很低、规模很大的公司让陈越孟董事长去投资,他肯定不会投。所以最近这几年我们看到中国传统的制造业,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已经彻底结束了,所以自2016年开始是传统制造业大规模淘汰的一个时期。




3

互联网经济


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很长时间里面是靠TMT、互联网产业的投资来赚钱,我甚至认为到2017年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经济已经结束了。


1998年腾讯诞生的,1999年阿里巴巴诞生……过去的十多年里面,互联网经济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第一个,改变了 人和信息 的关系;第二个,改变了 人和商品 的关系;第三个,改变了 人和服务 的关系;第四个,改变了 人和钱 的关系,当这四个东西改变完以后,我们就发现互联网在今天已经成为了 中国社会的基础设施




4

非均衡理论


现在总书记要搞和谐发展,我们过去几年来推出的国家级战略,从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心战略、中部崛起战略、西南沿海发展战略,没有一个跟东南沿海有关的。甚至去年全中国房价涨的最高的城市,第一个叫做合肥,第二个叫做郑州,第三个叫做武汉,涨幅非房价,所以 非均衡主义 的战略到今天也已经结束。


当这四个红利消失以后,可能全世界的经济学家对未来都有不同的判断,有些人认为说中国从此以后进入到了一个中长期的衰退通道,具有不可逆性。200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说“中国经济将成为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源地”,这是一种悲观论。



我认为在中国地区当四个大的红利消失以后,一定有些 新的东西正在诞生 有四件事情是我们非常开心看到正在发生的:




1

新中产


我有一个自媒体叫吴晓波频道,我们推送文章或者文化产品的时候,并没有把消费者看成同一个人,我们把他看成是四种人。第一种是他每年可投资的资金在5万人民币以下,这种人叫屌丝,即 无产阶级 ;第二种是5万到50万之间的人,我们把他叫做 城市白领 ;第三种是50万到500万的人,我们把他叫做中国的 中产阶级 ;第四种是500万以上的人,可能就是今天在座的LP同学们,你们叫作 高净值人群


高净值人群和无产者的数量都是少的,最多的是中间这一部分人,我认为大概在1.3亿到1.8亿之间。大概到2030年左右的时候中国会有3亿中产阶级,现在只有1点多亿,但这1点多亿已经不得了了,他们 使中国整个消费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


中国在很长时间里做任何产品都是建立在价廉物美的前提下,在新中产阶级出来以后,中国出现了一件事情叫作“ 供需错配 ”——有人愿意为好的产品买单,但是供给端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不是中国消费者不行,而是生产者不行,要进行供给侧的改革。在供给侧改革的前提下,新中产会成为中国经济崛的重要原因。


我想浙商创投投资的很多项目都是跟这部分人有关,他们愿意为 好的产品和服务、品质 买单。


面向新中产的产品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 定价不必跟成本统一 。我认为任何一个产品的定价如果跟成本相挂钩的话,那就是一个旧经济。所以当这些新中产崛起以后,使得制造业本身的逻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是我认为的第一个红利。




2

新工匠


如果说新中产是一个需求端,那么供给端底变革到底是什么? 我这两年看了很多大型企业,看完以后有两个感觉:


第一个感觉, 大型企业 这种巨变型组织在今天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信息化革命的环境下,从本质意义上已经 没有存在的必要 了。


第二个感觉,我认为在很多 中小的创业者正在成为中国制造能力上的一个结构性部件 。去年年底有一个92年的小朋友来看我,带了两把伞,一把是意大利人做的,售价2600;另一把是自己做的,售价399,制造成本是150块钱。我打开一看,两把雨伞从布料、结构、到涂料都没有什么区别。于是就定制了几把——一个骷髅头,里面塞了一朵玫瑰花,这个伞扣用我7本书的书名做了一个环扣,然后伞扣和骷髅头之间那个伞柄部分是一支笔的形状。


我问他说你有工厂吗?他说没有,他就拿了一张图纸让我确认,最终我下了2000把伞的订单,然后他就去找制造厂家,义乌生产商不给他生产,他就去江苏,江苏那家也不生产,他就去福建。


这件事之后,我就感觉到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个情况,很多80、90后、00后的小年轻,他们因为热爱专注于一个小的产品,他们掌握了新的审美、新的技艺,具有李克强总理所谓的工匠精神,他们和庞大的制造能力形成一种结构性关系,所以这一部分我认为是未来新的模型。


未来的创新有两个关键:第一,能不能做出 好产品 ;第二,有没有掌握 核心的技术 ,当互联网经济彻底结束、红利吃光以后,能否由一个模式创新时代进入到一个内容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时代。




3

新技术


包括像我这样写字的人天天也很恐慌,担心AI会不会把我干掉,整个知识的供给、整个内容的生产进入到所谓的 第四次浪潮 ,也就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VR、基因、新能源、新材料。


第四次浪潮带来新的可能性 ,我认为今天的中国从产业革命来看是 信息化革命所带来的所有工具彻底免费化 ,中国成为被互联网改变的最为彻底的国家,在这个迭代意义上通过内容和技术的方式,重新再造中国的制造业和农业。




4

新居住


房价还在涨,前段时间管清友博士和姚余栋博士做了一个研究,他们认为到2030年的时候,中国的城市化人口超过70%,那时候有9.4亿人居住在城市里。根据城市建设理论,到2030年中国需要有8个两千万人口级的城市,16个一千万人口级的城市。


到2030年的时候有一件事情会发生,所有1970年以前出生的人全部60岁,他们成为全世界最有钱的人,而且全部都是独生子女,守着一堆的现金,然后希望自己能够活到100岁,所以 中国未来的养老产业会非常非常庞大


我不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完了,当我到60岁的时候,你认为我是一个已经失去生产力的人还是一个未来中国最大消费产业的贡献者呢?这就是我们正在看到的一个新的变化。


所以我们说今天的中国进入到了一个 非标的时代 ,就是所谓的大规模生产,标准化生产,靠成本优势所形成的产业能力已经被彻底瓦解掉了。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在这个基础上兴建一个世界的话,那中国的末日就到来了。


但是我们看到的情况可能正好相反, 大量创业的机会、新的基础的可能性正在出现,所以我们说2017年是一个需要重新想象和重新定义的时代 ,祝大家在这样的年份、这样的时代获得更大的成功,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根据现场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来源:浙商创投 (微信号zsvcgroup)



我愿意以我全部的科技换取跟苏格拉底待一个下午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构思维方式,
AI+时代,读互联网思想
(wanging0123)

联系方式:投稿及内容合作|271684300@qq.com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