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这个东西,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在随便一个状态下,谈上了就能有正收益的。就好像花钱这个事情,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在随便一个状态下,就能花舒服的。
人际交往(包括恋爱)在精神建设上,往往是一种以弱补强。是精神力相对弱的人,通过某种自我消耗和服从性展示,取悦了精神力强的人产生了在一起的维系。
双方对于这段恋情在生活里的重视程度并不一样,维系成本也不一样,就好像社会交往上,永远是小弟请大哥吃饭一样,维系方如果不知道自己能从恋情里面要到什么,就会过的比较辛苦。
很多女生在恋爱里被折磨的苦,是因为她们在要一个精神上会束缚自己的东西:被爱。
很多女生被灌输了,哪怕能过上自己赚钱到有吃有穿,可以租个小房间还有积蓄的日子,但没有人爱的女生好可怜哦。
把被爱看的特别重,让她们在本来就不轻松的生活上又叠加了沉重的负担,折磨自己。
在许多恋爱的维系里,相处的时间长了,荷尔蒙的甜蜜期过去,有些姑娘也认识到男友并没有特别和自己有多志同道合,在为人处事上也很难互相帮助学习,或者通力合作,大家多少都是有点藏着掖着的,甚至还经常为了一些宏观的话题吵吵架,冷几天,
过几天寂寞了又好一阵。
如果维系这种恋爱不耗费什么精力,那么当年轻时候的一种生活试炼也无可厚非,毕竟年轻人多吃点苦,也承担的起,就好像租单间,吃简单饭菜,上下班打卡无偿加班一样,生活不易嘛,谁没有个试炼试炼的时候呢?
怕就怕姑娘们一边把青春耗在彼此并没有共同奋斗目标的关系里,一边又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也找不到更好的了,和对方在一起总好过没有人爱自己。
于是越交往越容易把精力放在揣摩男人的脸色和心情,而不是自我成长上面。
因为太怕没人爱自己,渐渐的连什么是爱都忽略了。
女性人生在世,应该多锻炼自己的爱的能力,过于追求被爱,其实是一种自我阉割而不自知。
被爱是什么,被爱其实是一种他人的主动权,在我们身上产生的消费而已。消费这个东西,花了就是花了,除了消费者的美好回忆,其他可以什么都留不下来。我们去旅游,去看电影,去玩游戏,都是一种消费,作为消费者,都可以享受美好过程。
但我们不该去追求自己变成一个风景区,一场电影,一场游戏,然后通过看别人给自己投入的时长和金钱来评价自己。
我们自己有了赚钱能力,自己也就有了消费能力。我们明明是消费者,却总是要用消费品的受欢迎程度来衡量自己的价值,那么也就等于让自己的精神力量低人一等,甚至人为的寄人篱下。
做消费品,会是一件非常卷的事情,任何一个条件,都会变成消费者杀价的理由,消费品被使用的时间越长,那么价格当然就会越低,哪怕在年轻的时候通过“女友”“妻子”的头衔,通过生养育孩子获得了男人作为消费者的支付对价,但一个打年轻起都没有通过自身精神力量定义人性尊严的大活人,随着青春的老去和容颜的下降,不可避免的会遭受自我怀疑和否定的风暴
所以,从年轻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应该去追求爱,而不是被爱,去大部分时间做一个劳动者和创造者开拓人生,并有规划的做一个消费者放松心情。
说一点可能另一个性别不中听的话,追求被爱,认同,竞争排名,唯一性这种虚名,是非完整体也就是y基因为了传承的本能更饥渴的,我们双X的基因本能是合作,是创造爱的分享和链接,而不是等待被爱的紧张。
用被爱来交换合作链接,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好像y染色体目前真的没有办法自己偷偷传承而不让女人知道,这不是说男人比女人弱,而是在这个层面他们没有办法,他们必须通过女性的专一和认可,来确保后代的存在。所以很长一段时间,社会力量通过剥夺女人的教育权和经济权,社交独立权,用一种让男人通过其他方面的强大,从而更容易控制女性选择权,让自己更容易被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