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首发于2020年1月的主题,彼时两岸民间已存在相互误解,更有无数人对海峡另一边的同胞喊打喊杀,颠倒黑白。出于对互联网上越来越多垃圾信息的反感,当时发了这篇主题,但由于文案对于对岸经济前景乐观,并且主张两岸和平和交流,结果却引来了无数pink的谩骂和诋毁。
如今
四年已经过去,
我们用事实说话,2020至2023,中国台湾GDP的增速分别为3.39%、6.62%、2.59%、1.31%,2024年一季度的增速为6.51%。
另外参考台湾加权指数,到我重新整理这篇主题的2024年7月11日,
台湾加权指数从
2020年1月的
11495点上涨至现在的23916点,四年多时间里实现了翻倍,而台股的整体市盈率并没有比2020年高出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该指数2024年以来仅半年出头的时间就已上涨33%,远超全球科技标杆的美国纳斯达克100指数同期涨幅,台积电市值也直逼1万亿美元,很快会成为第一个由华人创立的市值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公司。
资本市场是具有说服力的,因为钱是最聪明的东西,你可以骂资本坏,但千万不要觉得资本傻。
台湾加权指数近五年表现↑
作为中国人,这些好消息令我感到开心,因为我们两岸是一家,我们任何一方的成功都是彼此进步的动力
。
分割线以下为当初的文章
,文章首发于2020年1月,这次发布做了少量更新。
近年来,两岸同胞彼此间存在一些误解,例如我们高频度和大范围地听到一些说法,这些说法表示台湾经济已经完蛋、没有大陆游客就民不聊生、台北生活不如县城等等这类说法。而台湾也有嘉宾发表雷人言论,说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
台湾经济究竟怎么样?下面我们就从多角度来看一看。
GDP的两种衡量方法:名义值和购买力平价
在聊介绍台湾经济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两种GDP的衡量方法,一种是nominal(名义值),另一种是PPP(购买力平价)。
名义值很好理解,就是这个地方全年的经济总量的数值,比如中国在2018年GDP总量为13.37万亿美元,美国为20.50万亿美元。但有时候按照汇率计算出的GDP总量会失真,比如一碗牛肉面在中国只需25元,但相同分量和品质的牛肉面在美国则需要15美元,同样的劳动和产出,一边给美国贡献了15美元GDP,一边只给中国贡献了25人民币(仅3.6美元)的GDP。
所以另一种衡量方法就出现了,这就是购买力平价算法,它考虑了当地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考察名义值,中国目前的GDP总量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二,但如果用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
中美GDP两种算法下的对比↑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更能够反映居民生活质量,这也是为什么在同为人均GDP一万美元的部分东欧国家,生活质量不如中国的原因。
说回台湾经济,在1951年至1988年的三十七年间,台湾年均经济增速达9.57%,1988年至2008年间为6.1%,2008年至2015年间为2.8%,目前无论是国际国币基金组织还是联合国,对中国台湾的定义都是发达经济体。在2023年时其人均是3.23万美元,这个数据已经足可支撑其发达经济体的地位,但更有意思的还在后面,由于台湾物价相对其他发达经济体更为低廉,按照购买力平价,人均GDP达到了7万美元),这一指标高于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
最新的台湾经济数据↑
东亚四小龙(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的确非常了不起,目前四小龙的人均 GDP (购买力平价)全都超越了日本。
近年来,台湾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 2% 以上、通胀率在1.5%左右、失业率只有3%,对于一个人均指标已经很高的发达经济体来说,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台湾的营商环境也位于世界前列,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 年营商环境报告》,台湾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 13,强于德国、日本、加拿大。
台湾产业
经过曾经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台湾地区培养了具有自身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目前这里已经拥有高度成熟的产业结构,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比重分别为 1.82%、30.16%、63.15%。成熟不代表一成不变,台湾正投入大量资源推动七项产业(简称 5+2)以推动产业转型。
台湾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半导体行业,目前,小小的台湾岛贡献超过全球三分之二的晶圆生产。
以台积电为例,全称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它是全球最大的、同时也是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不要觉得台积电是在帮苹果这样的大客户打工,台积电在半导体行业有非常高的议价能力,台积电的利润总量大于20个ARM,台积电的净利润率(超30%)也远超苹果(约 20%)和华为(约12%)、比亚迪(不到5%)等等被各种描述为牛到不行的公司。
台积电这家企业的发展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增长案例,
2023年台积电的股价是1994年的255倍、总营收是1994年的116倍,
而且在此过程中其竞争力和护城河不断增强,在AI的助推下其扩张还在加速。
2024
年1-5月,台积电累计销售额达1.06万亿新台币(约合328.39亿美元),同比增长27%。
针对第二季度的4-5月,台积电累计销售额4656.4亿新台币,同比去年4-5月增长43.5%。
过去其他生产商(例如三星)还能与台积电竞争一下,如今
要同时做到高超工艺和足够高的良品率,全球几乎仅此一家。
台湾具有强大护城河的半导体公司远不止台积电一家,代工实力名列前茅,也并不意味着其他产业板块寂寂无名。实际上,台湾地区半导体企业从上游的IC设计、中游的晶圆生产、下游的封装和测试以及设备、材料全领域都有布局,联发科、台积电、联电、日月光、联咏、瑞昱等企业迅速发展,也带动了整个电子工业的兴盛,成为台湾地区的“稻米产业”。
由于台湾的经济结构合理、竞争力较强,台湾地区汇率稳定,外储也连年上升,目前已经超过5700亿美元。作为对比,台湾人口只有大陆的六十分之一、经济总量是大陆的二十二分之一、但外汇储备超过大陆的六分之一,这还是台湾在资本项目已经实现开放(即居民和企业没有换汇的限制)的情况下做到的,外储虽然只是一项数据,但可以证明台湾在进出口方面竞争力很强(可以持续赚取顺差)、具有投资吸引力(吸引外资流入)、台湾同胞对本地信心较强(无惧资本外流)。
截至2024年6月,中国台湾外汇储备5733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资本市场
股市一直被视为经济的晴雨表,台股近年来表现可以说是相当不错,如今台湾加权指数达到全球金融危机后低点的5.6倍高,并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回顾历史,台湾资本市场也经历过泡沫和崩溃,之前的历史新高可以追溯到1990年,但那是和2024年有着巨大不同,这里需要回顾一下1990年的情况,当时台股经过连年大涨,整体市盈率飙升到 70倍,当时这种情况显然已经出现严重泡沫,后来泡沫崩盘,股指跌到高点的五分之一。
经历泡沫的完全出清,市场得以不断前进,台股前进之路也非常不易,经历了台海危机、亚洲金融风暴、全球金融危机等风险,走到今天已经逼近历史最高点,而现时台湾加权指数的估值只有22倍左右,属于中等水平,由此可见
今天的点位是由企业的盈利增长支撑的
,考虑到半导体行业在人类未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些成分公司的业绩令人期待,在利润的增长下,市场大概率也将继续上涨。
台股市盈率↑
总的来说,由业绩驱动的台股慢牛证明了良好的经济基本面。
贫富差距小
去过台湾的朋友大都表示,感觉当地老百姓生活和谐幸福、心态平和、有人情味。
原因在哪里?
台湾较低的贫富差距也成为当地社会和谐、治安良好的重要基石。
目前,台湾的基尼系数只有 0.338 (越低代表贫富差距越小),在全球有数据的 144 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 119,并且远低于美国(0.470)和中国大陆(0.465)。台湾拥有典型的橄榄型社会,即中等收入人数占据大多数比例,这种社会结构是最良性也最稳定的。
如果说美国是金字塔型社会结构,那么中国台湾则是典型的橄榄型社会↑
台湾的税收也是降低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台湾实行累进所得税制,税率从5%到40%不等。应纳税所得额分为几个档次,每个档次适用不同的税率。年收入56万新台币(约合12.53万人民币)以内的税率为5%,之后的70万新台币(15.67万人民币)部分,税率为12%,之后的126万新台币(28.2万人民币)部分,税率为20%;再之后的220万新台币(49.25万人民币)部分,税率为30%,总收入472万新台币(105.7万人民币)以上的部分税率是40%。同时还有非常多的免税额,
最终结果是绝大多数人包括收入较好的中产阶级在内,总和税率也很少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