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我的形象工程
我的形象工程@xingxiang365,保养&打扮可以疗伤;更多讨论在豆瓣@形象组,六十万好友陪你逆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比价神器”上线,买药必看! ·  13 小时前  
深圳大件事  ·  深夜惊闻“救命”!深圳一网格员瞬间警觉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我的形象工程

极简|并不只是扔东西,而是。。。

我的形象工程  · 公众号  ·  · 2018-07-31 22:00

正文

~~~~~~~~~~

点上面⚡ 蓝字 可以关注我们

底部菜单:任意关键字 🔎 搜索 往期内容

~~~~~~~~~~



文/魔魔


前的我,周末总是很忙碌,因为我要去买东西:买衣服,买洗衣粉,买面霜。。。面霜买完了还要去买香水,买完香水又去超市。去超市买了一堆肉类冰冻食品某某酱料之后,最后又发现东西太多需要买收纳箱于是去路边小店或者宜家买收纳盒,这些买完了之后发现原来某个街边的化妆品在打折,于是又想反正是打折好便宜于是又买着屯着。之后上网看看团购,然后又去买打折电影劵,报健身班。


然而这一切的结果是:

1) 衣服因为打折不小心买了小一号的,以为自己减肥能塞下去,结果钻不进去。

2) 洗衣服乳液堆了2年的用量,可是看到打折或者某某网上的推荐又买了新的,两年之后很纠结到底还要不要用过期的。

3) 冰箱里面很多酱料也都不怎么吃,最后经常会丢掉不新鲜的食品。

4) 收纳箱到处都是,结果明明知道这个东西自己以前买了可是却找不到。

5) 打折的电影票过期了却忘记看了,非常懊恼。

6) 健身班去了不超过5次,实在是太远了。


就这样反反复复,以买东西开始,以在家狂找东西,狂收纳,最后不得不扔掉很多东西结尾做一个循环。


一天,我去了一个好朋友的家,她就用一种洗发水,一种护发素,一种睫毛膏,三件冬天的外套,她的家里,非常整齐。更棒的是,由于她家里非常非常整齐干净,她每天就花10分钟把东西放回原处就好了,周末吸一下灰尘就完事了,就类似下面这两个图片:





们活着的目标是什么? 我觉得是用自己的时间做喜欢做的事情,我想把家里弄的像五星级酒店一样的舒适,五星级酒店的房屋清洁我感觉大概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我也希望我家里的整理可以在20分钟之内完成。


商店就在楼下,多数东西随手也可以买到。仔细想想,多数生活用品,如洗衣服和洗发水,看看配方,其实都是类似的,真的有那么大的区别吗? 有时候为了那么点打折,买上很多不需要也不一定喜欢的东西,最后家里放不下,找也找不到,最后只觉得不开心。所以不要囤积。


1) 不把买东西,特别是卖打折物品当做乐趣 。可以把健身运动,或者和闺蜜一起画画,看展览,去大自然,做饭当做新的兴趣。

2) 尽量简化自己的用品 。比如,对于护肤品和洗衣粉之类。先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品牌,品牌可以很便宜,也可以贵,但是适合自己用,自己用的也很喜欢,然后只买这个品牌的。花时间清理下自己两年都没有用的物品,仔细想想,为什么没用,是因为不喜欢,还是因为真的是放在很里面忘记了,想想以后怎么不犯这个错误。


这样一来就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去购物,需要东西的时候再去买,买更少的东西,买固定的东西,减少囤积的空间,让自己的东西不再呆在家里占地方。


外,极 简的生活方式并不只是

少买东西或者鼓励你扔东西,

而是找到一种方法,

处理好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



们都有 这样的经历 ,在某个大扫除中,忽然翻出了一个你差不都快忘记的东西,但这件东西是如此特别,你呆呆的忘出了神。你知道你为它倾注了很多心力。比如一件特殊的礼物,或者一个儿时看中的玩具,抑或是小时候最爱你的姥姥最喜欢坐的沙发。它们的出现唤醒你很多温暖记忆,但如果你不大扫除你根本就把它们忘记了。

你一定也有
那样的经历 :你翻出了一大堆后悔自己置办的东西,有的大而无当,华而不实,有的多年就用过一次,有的让你想起很多负面的事情。比如我就曾翻出来过一件奇葩的绿色夹克,我都想不起为何要买它;上上个月搬家床底竟然有一套修理工具箱,起码2年没有碰;更不用说有些人家里的某个角落正躺着一个人渣前男友的廉价礼物了。 这些完全可以扔掉的东西,居然也要占领我们宝贵的一席之地。



果我们能 扔掉这些没用的东西,而增加那些能唤醒我们正面情绪物件的曝光量 ,家在心中的样子就会丰富起来(因为埋没掉实际上等同于没有,物要尽其用才有意义)。而更有意思的是人与环境是时刻在互动的,在人们对家居施加整理魔法的时候,人生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就像邋遢大王突然穿了西装,行为也会改变来适应形象。长期的强迫性改变会以习惯的形式内化为一个人的特质。


开头说了大扫除的时候我们会遇到“惊喜或者惊吓”,而造成上面两种情形的原因是:我们懒于做选择,而且我们的大脑很健忘。 一方面我们什么都留着,一方面我们却大部分都不记得 。“纵使良屋千间,睡觉只需三尺”,这句话写出了物质与幸福感的关系,很微妙。就是说你身边很多所谓属于你的东西和你关系并不大。因此,为保证丰富而有意义的生活,我们常常要想一想我们与物品的关系。


换句话说, 置办东西这种持续不断的加法,可能不是最高明的幸福之道 。大脑不加选择地做加法,到后来边际效应递减,并且由于这些东西占领你有效的空间,客观上又减低了你原初的所能获得的美好感觉的程度。

以我们必须做选择,而 选择的原则 就是我们只留那些让我们怦然心动的物件。你说我所有的东西都让我怦然心动,那你就要限制他们的数量。举个例子,一个女人到底应该有多少双鞋,答案肯定是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些不穿的你就应该扔掉,而且假设你有365双鞋,那我觉得可以去开鞋店了。假设你还有选择困难症,那这么多鞋都可以耗费你大半生时间了。实际你可以统计下每日穿的鞋子是哪双,最终你会发现你生活中多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最好的状态

你发现你拥有的都恰好是你要用的,

你想用的都恰好刚刚有,

这种类似 一一对应 的关系

是多么通透美好啊!

极简的生活方式并不是鼓励你扔东西,而是在告诉你,应该 让那些曾让你怦然心动的东西跳出来 ,感染你,唤醒你美好的感觉,为此你必须得做出一些选择。那些不用的东西,可以拿出来做一个衡量,选出最令你砰然心动的宝贝,其他的可以扔掉或者送人。。。反正少了他们你生活也照样过得下去,用一个时髦的话来说,做减法(这就是选择)是通向幸福的必由之路。



了懒于选择,我们还很健忘。如果让你脑子里点出你家里都有什么东西,我相信除了极少数天才,基本没有人能做到。我们很多人对我们的记忆力过于自信而不自知,于是等到回头再回忆的时候,往往有一种对自己无法理解的感觉。


我举一个例子:如果我问你今天早上你吃什么了,大部分人都能脱口而出,如果问你昨天中午吃什么,可能就有一部分人得仔细回忆一下了,假如问你上周的同一天的中午你吃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不会记得。再比如好多人赚钱也不少,但是一年到头攒不下来钱,等到年底根本想不起来钱都花到哪儿去了。


那怎么才能客观地掌控这一切的,就是 做记录 !这也就是记账的意义,你别看你只是用笔记录了一堆无聊的数字以及简单文字,但过一段时间你就明白,这些东西实在太重要了。还可以把每一天自己花了多少时间干什么事儿都记录了下来。这件事情简直是太需要勇气了,我记录了一礼拜就受不了自己竟然这么堕落,大把的时间都浪费掉了,当然最终懒惰还是战胜了理智,没有能做出彻底的改变,注定悲苦一生啊。


在就是给你家里的东西做一个记录吧!整理那些东西的时候,把他们记录下来。购买新东西的时候,也记录下来。你马上会从纸面上意识到,并且长期意识到,你家里有什么东西! 你开始真正建立与外物的关系 !有些人说这事儿是不是太无聊了?看上去的确是这样的,但是假如你要改变,开始整理你的房间,乃至你的人生,列这么一个清单,是非常好的方法。


实上我们身边并不缺乏这种聪明人,他们知道如何选择过真正的精致生活,也对身边的物件了如指掌。 真正做到了支配物件,而不是被物件支配 。过着诗意的生活,他们注重衣物的摆放,甚至微小到内衣在盒子里的间距。他们若是喜欢一种东西,就会把他们在家里放大,如果蘑菇可以让人愉悦,为什么不把那些蘑菇照片,以及蘑菇状的东西摆出来,占领房间呢?快把那些大众化的玩意儿收了去吧,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一种精致的仪式感。整理的过程就是再一次喜欢自己的过程,最终的目标就是处理好和物品的关系。

特别喜欢这样的人,他们多半拥有一些不为了表现出来的坚持。收集些什么,不管是漫画书还是恐怖电影,或者种一阳台的花花草草,养一条老狗,留着自己从小到大的作业本。。。


我喜欢有自己的世界的人。

他们情绪稳定,有安全感,

也不会随便到别人的生活里指手画脚。

能处理好与物品关系的人,大多是是温暖而有力量的。



更多极简热文

热文回顾【极简】专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