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席访谈
致力于为新闻人物、企业领袖、行业专家提供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T/V:18823314219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首席访谈

200亿汇源,涅槃“重生”

首席访谈  · 公众号  ·  · 2024-08-07 12:00

正文


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侃见财经

作者 | 侃见财经

推荐人 | JIANG

实习编辑 | 覃乙


曾经的“国民级果汁”汇源果汁,或许将在A股“重生”。


7月22日,国中水务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间接收购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此次收购完成之后,国中水务将成为北京汇源的控股股东。


那么,国中水务是什么背景?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黑龙江国中水务的主营业务为 污水处理业务、环保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为自来水销售、污水处理、工程技术咨询服务、供热等。


根据国中水务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国中水务营收分别为3.84亿、2.88亿以及2.17亿,净利润分别为-9055.30万、-1.16亿以及3003.86万。


制图:企业预警通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国中水务通过投资北京汇源项目实现投资收益8283.63万元,占公司当期归母净利润的275.77%。


而这也是2023年国中水务扭亏的关键。


关于此次收购,国中水务表示,自2022年起已先后三次受让上海文盛资产参与北京汇源重整设立的持股平台诸暨文盛汇36.486%的股份,总计斥资9.3亿元,受让后间接持有北京汇源21.89%股份。


据悉,此前文盛资产承诺北京汇源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的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1.25亿元,也就是说,其业绩平均年扣非净利润将不低于3.75亿元。


此次交易完成之后,也意味着汇源果汁将“借壳”,重新回到资本市场。


受相关消息刺激,国中水务已经15个交易日涨幅超过了125%,市值突破了40亿元。


对于股价的异动,国中水务公司发布风险提示称,经自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公司已披露的经营情况、内外部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也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未发现需要澄清或回应的媒体报道、市场传闻及热点概念事项等。


我们认为,如果汇源能借此机会回归A股市场,对于该品牌来说,是一个重大转折。根据其多年的品牌积累,其如果顺利借壳,那么其在A股市场也可能重塑当年的辉煌。


01

“高光”与“暗淡”


作为一家“国民级果汁品牌”,如果没有当初的那一场收购,或许汇源会成长成为娃哈哈以及农夫山泉这样的巨头。


但是一切没有如果,命运的安排有时候,就是这样难以抗拒。


而汇源的起伏背后,它的创始人朱新礼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资料显示,1992年,朱新礼放弃体制内工作,开始创业。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朱新礼仅用了五六年时间,就把汇源从北京顺义推向了全国。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汇源就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产品了。其中,那句 "有汇源,才叫过年"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到了2002年,汇源果汁的年销售额便已高达12亿元,占据了中国果汁市场23%的份额;2005年,朱新礼身家就达到42亿元,在中国富豪榜上的位列第24位。



2006年7月,北京中国大饭店,达能高调宣布成为汇源果汁第二大股东。两个月之后,汇源果汁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2007年,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上市。当时汇源的募资额创下了当年港股IPO纪录。上市当日,汇源果汁单日涨幅超过了66%,总市值一度超过了313亿港元。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仅仅16个月后,出售公司就提上日程。


当时可口可乐出价24亿美元,而朱新礼也觉得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要知道,2018年汇源停牌前,在港股的市值不过54亿港元,这其中还包括了朱新礼后来注入的大笔上游资产。


数年之后,朱新礼回想这笔交易,“假设我在2008年,把汇源三分之一的部分(汇源果汁)卖出去的话,(剩下的)汇源果业、汇源农业,加上汇源鲜果、汇源果酒……我现在早是千亿级公司了。”


不得不说,这场收购案之后,汇源果汁就走上了下坡路。


因为此前为了配合可口可乐的收购,朱新礼曾大面积的裁减了销售体系,2009年,收购意外被否,汇源才紧急调整架构,增加销售人员,年末时暴增到17000多人,其中销售营销人员就高达13000多人。



销售人员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净收入的增加。而此次变动,也让汇源元气大伤。


根据汇源果汁的财报显示,2009年至2016年,汇源果汁营收规模虽然从28.5亿上升至57.6亿元,但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尴尬窘境,汇源果汁的扣非净利润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汇源果汁也在历年年报中坦言,"其他收入"主要来自于政府补贴、出售资产。战略的摇摆不定以及管理的混乱,最终让这家公司越来越难以为继。自身业务不赚钱,到期债务却"火烧眉毛",朱新礼不得不借新债,还旧债。


而汇源的债务危机,最终导致了汇源退市。2021年1月,汇源果汁正式告别资本市场,股价最终定格在了2.02港元,总市值仅剩54亿港元。


02

重回资本市场


2017上半年,汇源果汁总负债已高达133亿元,资产负债率超52%,创出历史新高。


尽管朱新礼一直在想办法解决问题,但是始终都没能有效地给出解决办法。


2020年2月,汇源果汁迎来了人事巨震,创始人朱新礼父女退出上市公司董事会。一年以后,汇源果汁被港交所摘牌。


2022年6月24日,北京汇源重整计划通过。文盛资产作为重整投资人投入16亿资金,成为北京汇源控股股东。


到了2022年年底,有媒体报道,2022年12月23日,北京汇源注册资本增加了7.47亿元。资料还显示,2022年12月26日,国中水务以8.5亿元受让了汇源18.89%股份,参与了本次汇源的重组。


根据相关信息显示,重整之后汇源的估值达到了45亿元。


文盛资产当时表示,将为汇源设计最佳的证券化方案,力争三到五年内实现A股上市。据悉,文盛资产是一家以处置不良资产为主的企业,东方资管、中金公司、黑石中国均是其股东。



当时有观点就表示,汇源上下游供应链完整,这也是汇源的核心价值,且汇源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依旧具有影响力,因此三五年上市不是不可能。


2023年,国中水务通过间接持有北京汇源21.9%的股份,收获了8283.6万元的收益。而这也给了国中水务的相当大的信心。


实际上,重整之后汇源果汁情况出现相当大的好转。根据相关公告显示,2023年,北京汇源收入约27.5亿元,毛利率提升了7个百分点至24.8%,实现净利润4.2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3.9亿元。


按照A股上市同类上市公司参考,其大约是营收以及净利润体量大概为东鹏饮料的五分之一,上市后对应市值约为200亿元左右。



根据国中水务公告,目前北京汇源则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以委托代工生产为主,其将80%的生产线回租给原汇源集团,并向其采购产成品。北京汇源2023年度对外采购总金额约18.1亿元,其中产成品占比为96.7%。


侃见财经认为,如果汇源果汁此次顺利回到A 股市场,那么凭借资本市场的加持,汇源果汁以往的包袱将会被甩掉。届时,汇源果汁将走向“新生”,重新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END—
首席访谈 | 热门视频推荐
扫码领取见面礼

扫描上方二维码,回复见面礼
即可领取完整版视频以及《首席访谈》电子版杂志

往期首席

1、 我想刷到你
2、访谈是一场人心的探险
3、 尹烨:如果可以选择,我们活多久最好
4、 山海间对话陈行甲:人生上半场的山顶在哪
5、 首席访谈纪录片丨君智谢伟山:七大百亿传奇的幕后军师
6、 停不下来的李建全,与他的公益“马拉松”
7、 李巍:女人的底气,来源于爱与奉献
8、 小镇青年狂揽5亿 用户,他做对了什么?
9、 小马宋:为什么大多数人发不了财
10、 港大刘宁荣:半球化、半冷战时代,如何应对不容乐观的未来?
11、 跨境电商企业年营收数十亿,每年增长超40%,靠什么?
12、 疗愈东方人的,为何一定是东方文化?
13、 金蝶徐少春:当前经济不是在下行,是迎来新的增长
14、转化率特种兵陈勇:掌握超级转化率,就是掌握存量时代主动权
15、5600余家门店“三无退货”,百果园底气从何而来?
16、张琦:先做一个美好的人,再去谈成功
17、 天九共享戈峻:“互联网+”时代,大共享理念塑造新商业模式
18、刘科院士:长期储能是太阳能改变世界的关键
19、AI幕后玩家,押注情感计算
20、杨金才:共建产业生态 中国无人机正引领全球
21、赛格导航朱杰:深耕汽车智能网联,践行初心使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