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也是CPA出成绩的日子
不知道激动的你们是否忘记吃饺子呢
今天CPA出分有点难产
回忆整个经过
上午10点开始查分
查分端口拥塞,时而短暂关闭
但已有部分考生查到分了
中午吃完晚饭将要睡着的你
看到他们考过高兴的样子
小编既羡慕又佩服
中级考生们你们有信心
明年也能考出这样的好成绩吗?
小编相信有很多小伙伴
已经在默默备考注会考试了
打算在2021年,不仅要通过中级会计考试
还要通过注会的其中几门考试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实现一备两考
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这两个科目考试的相关性
与科目搭配
以便大家更易顺利通关
基本条件:
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报名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取得博士学位。
(以上信息参考2020年中级会计报名简章)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已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1.因被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报名之日止不满5年者;
2.以前年度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因违规而受到禁考处理期限未满者;
3.已经取得全科合格者。
(以上信息参考2020年注册会计师报名简章)
中级会计职称和注册会计师的部分科目关联性较强,从深度和广度上来说,注册会计师《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和《经济法》基本包含了中级会计《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考试的内容,所以反过来说,考完了中级会计职称,也相当于学习了一部分注册会计师的内容。
所以二者同时备考,双向取证的机率是很大的,一起来来看看科目的关联性!
《中级会计实务》科目是中级会计学习的基础,而注会《会计》科目也同样是注会考试备考的基础!
想要顺利通过考试,基础必须牢固,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级会计《中级会计实务》科目与注会《会计》科目有哪些关联性,快来一起看看!
中级《财务管理》与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的章节相似度很高,相对来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的内容较为基础,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内容较难一些,考生可以在学习中级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建立知识架构,对财务管理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再针对差异化内容着重备考注会!
中级会计《经济法》分为经济法和税法两部分,经济法部分占比较高,税法占比较少,但是注会《经济法》中涉及的都是经济法的相关内容。
针对有基础且基础较好的考生(有注会备考经验),可以先学习注会《会计》的课程。该科目的难度较大,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
《中级会计实务》与注会《会计》相比,《中级会计实务》稍显简单,在学习完注会《会计》的课程后,针对两个科目的不同点,进行总结,查漏补缺即可;
针对零基础或者是基础薄弱的考生,建议先学习《中级会计实务》科目。
因为《中级会计实务》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先打好基础,再学习后面较难的注会《会计》科目,既符合学习过程中先易后难的方式,也更好接受。
在两科目同时准备的情况下,对于中级《财务管理》与注会《财务成本管理》中的重复章节,考生可以先学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的内容,以注会《财务成本管理》为主,之后再结合中级《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整合。
中级《财务管理》与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的章节相似度很高,相对来说中级的内容较为基础,所以考生可着重学习注会,按章听课,按顺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