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介绍一个我舍不得推荐的公众号
「逆习」
正能量爆表的逆境成长研习社
不讲纯鸡汤
只有关于成长和面对逆境的思考
坚信每一种逆境都有解决方案
逆习君也是我的好朋友
一个在逆境中重新开始的创业者
她拿自己做试验品
每一篇文章都是她身处逆境时
所做的思考以及行之有效的干货
成人世界里没有容易2字
逆习会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成长能量
扫码关注
和
我
一起在「逆习」实现人生逆袭
(文章末尾还准备了学习福利送给你)
停止成长的第一个标志
沉溺娱乐来逃避现实
前阵子见了一位从上海过来的老朋友,将近2年没见了,他的改变让我挺吃惊的。
他说自己正在创业,却很久没工作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的项目遇到了瓶颈,另一个合伙人丢下他去搞别的项目,手头的东西半死不活,自己更提不起劲去重新找出路,于是每天玩游戏、刷抖音,得过且过,我和他见面的时候,他也是一边耳朵带着耳机,一边眼睛没离开手机。
要知道他以前可是行动力和学习力高超的一个人,如今这番状态简直让人唏嘘,他大老远跑来找我,我猜他应该有一些心结需要解开,见他迟迟不开口,我间接问道:最近项目怎么样呢?2019年快到了,有什么打算?
他依然是低着头看着抖音,小声的回了我一句:
不谈这个好不好。
我点点头就不再说话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不愿提及某事的逃避心理,回想自己最初创业慌得一比的时候,别人问起我的进展我也是非常抗拒,
我不愿面对也无力去改变现状。
逃避心理是一种趋利避害的人性,美团王兴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
很多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当一个人放纵自己沉溺于玩游戏、刷抖音、看爽文这些即时快感来逃避现实生活的挫折时,他便开始停止了成长,因为他
放弃了思考,放弃了努力,连自己都放弃了自己。
然而越逃避越解决不了问题,
这样一来,只会变成恶性循环,甚至从此一蹶不振。
停止成长的第二个标志
待在舒适区不愿改变
我有2个叔叔,两人都年近60了,年轻时两个人起点都一样,一个地方长大,一个学校念书,高中毕业后,处在同一新起跑线上的两人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叔叔A选择离开家乡,下海经商,叔叔B则选择待在老家,去当一个木工谋生,时间一点点流逝。
叔叔A摆地摊猛吆喝躲城管,叔叔B在量木材挑材料;
叔叔A在学开汽车跑业务四处碰壁,叔叔B在打木榫钉木板;
叔叔A熬夜学计算机练打字,叔叔B在加工木材做家具...
如今,同是60岁的人,享受着移动互联网的便利,用着相同的智能手机,叔叔B由于不了解网络,深怕被骗而不敢使用网络支付,只能用手机来打打电话看看视频拍拍照。
叔叔A则因为生意往来,每月网上转账几十上百万,手机app各种玩法游刃有余溜到飞起,不输任何一个90后00后,一些新鲜事物他也保持关注并能说出自己独到的看法。
每逢过节走访时,叔叔A总能给我讲很多的新鲜事,叔叔B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
“算了算了,老了,这个我学不来,不折腾了...”
叔叔B虽然矜矜业业,其实是停止了成长,在自己的舒适的一亩三分地内不愿走出来,任由时光匆匆流逝,错失了太多机会和人生可能性。
这大概是我在生活中遇到的最典型也是最深刻的停止成长的案例了。
其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如此,作家李尚龙曾经说过:把人搞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他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一根网线,再加个外卖APP,他就彻底废了,哪里也不愿意去了,再之后,是哪也去不了了。
人性都偏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待着,这种舒适区一旦建立,便不再愿意将时间用来提升自己,不肯再尝试新的调整,那么一个人也就开始停止了成长。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时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
停止成长的第三个标志
学了很多却没行动
你身边应该也见过这样的人,每天很上进,不断地看书、报课,时不时在朋友圈晒出自己努力的样子...然而1年后2年后,他还是老样子。
我有个朋友,经常可以看到他在朋友圈晒学习的打卡记录,这个月报了摄影拍摄课程,下个月又报了英语口语班。有次我和他小聚,碰到两句英语看不懂,问他是什么意思,他沉默了片刻回答说:
“...我也记不起来了,百度下..."
空气就这样突然的安静了...
后面我无意间翻看他朋友圈拍的照片,发现他即使报名了摄影课程,拍的照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还是和以前一样,构图无重点,用光没讲究。于是我猜测他的学习状态大概是:
知识穿脑过,生活仍照旧。
有一种
自我满足型
的学习,是单向接收知识的信息,没有进行转化输出,纯粹只是享受了“我在学习”“我很上进”的那种成就感,并没有真正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变化。
一切不能用来强化认知或者化成行动的学习都是无效的。
更可怕的是,这种自我满足式的学习容易让人陷入一种自以为掌握了知识的错觉之中,不仅停止了成长,还让人自信心爆棚,变得眼比天高,事实却是命比纸薄。
认不清自己的人,结果大都不会好。
如何让自己持续成长?
如何持续成长,不断给自己换新血液,不断变成更好的自己?以下是我在成长中践行的3件事,也分享给你们。
1、换个角度,思考逆境教会自己的东西
逆境是每个人成长路上都无法避免的,学着把
“这件事为什么要发生在我身上”
的想法,替换成
“这件事是想教会我什么?”
,你将发现自己面对逆境时的心态就不一样了。
首先不会再一味的逃避,哪怕结局是令人难以接受的。面对逆境,我反而会思考这件事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我以后应该如何避免再次发生一样的问题......
另外,在面对找我聊天的人,我也会透过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来审视自己:
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处理,可以如何避免出现?
与其逃避和抱怨,不如在逆境中多点思考和复盘,有时你换个角度,它对你来说会变成一份礼物。
2、功利性学习,阶段性总结
有效的学习都是带有目的性的,先理清自身缺乏的知识点,带着问题在学习中寻找解决方案,只有明确了目的,学习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其次,学习不是单一接收信息,还需要消化后再输出,就像逆习君每天鼓励大家看完文章后在留言区打卡的道理是一样的,哪怕是一小段的输出,乘以365天都会大大的不一样。
从
收集信息—梳理信息—总结输出
,
将知识重新揉碎和自己的血液结合之后,才是真正学到的知识。
总结输出的过程,本就是强化认知的过程,它会自然而然促进你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你的思辨能力和认知水平。
3、即刻开始行动,先做起来。
有句话对我影响很深刻,分享给你们:
“不要因为某个问题解决不了,就停下来解决其他问题。”
这句话提醒了我,
很多问题其实在短期内是无解的,能够被容忍的,只要你不要停下成长的脚步,当你强大十倍、百倍之后,它自然就不是问题了,甚至不需要解决它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为什么要分享这句话,因为现实中很多人时常会以遇到1、2个问题为借口,让自己心安理得不去行动。
没有什么问题值得你停下来。
你想学习写作,想成为一名作家,那就现在开始行动,申请公众号、注册简书,先写起来,
不要管自己的文笔问题
;
你想锻炼身体,练出迷人马甲线,那就现在开始行动,定个闹钟早起跑步,或者办个健身卡,
不要管自己的精力问题;
你想坚持看书,积累自己的学识,那就现在开始行动,每天坚持看书1小时,或者报名读书会,
不要管自己的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