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华能和中国石油牵头成立的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及其重要任务,并描述了CCUS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正在积极推动CCUS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市场主体也在积极投资建设相关项目。中国华能和中国石油在CCUS领域已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双方的合作有助于打通二氧化碳从捕集到利用和封存的整个流程,降低成本并实现真正的碳减排。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的成立及其主要任务
该联合体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华能和中国石油牵头成立,聚焦CCUS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搭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架构,推动CCUS市场化、商业化。
关键观点2: 我国对于CCUS的重要性和需求预测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已经将CCUS视为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利用的重要技术选择。根据预测,我国在未来几年的CCUS减排需求将会有大幅度增长。
关键观点3: 中国华能和中国石油在CCUS领域的表现
这两家公司都是较早开展CCUS示范的能源企业,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双方的合作有助于打通二氧化碳从捕集到利用、封存的整个流程,降低成本。
正文
全文
996
字,阅读大约需要
2
分钟
未经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
南方能源观察
微信号:energyobserver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刘斌
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加速,能源企业开始加快降碳步伐。
2024年11月26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华能和中国石油牵头,联合28家单位共同组建的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正式启动。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主要聚焦CCUS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搭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架构,加快推动CCUS市场化、商业化。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CCUS作为一项重要的碳减排技术备受关注,但受制于过高的成本,CCUS始终没有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时至今日,我国已经明确提出“双碳”目标,CCUS成为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利用的重要技术选择。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等机构发布的《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预测,在“双碳”目标下,中国在2025年的CCUS减排需求约为2400万吨/年,2030年将增长到近1亿吨/年,2040年预计达到10亿吨/年。
巨大的需求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投资建设CCUS项目的热情。近年来开工建设的CCUS项目的捕集规模远超以往,CCUS正在从小规模的示范逐渐走向大规模应用。2024年1月,国家能源集团宁夏300万吨/年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项目正式开工,这是目前国内在建的最大规模的CCUS项目。此外,还有包钢(集团)公司2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国家能源集团江苏泰州电厂50万吨/年碳捕集示范工程、华能陇东能源基地依托正宁电厂建设的150万吨/年碳捕集项目正在建设当中。
CCUS产业链涵盖碳捕集、运输、利用和封存,市场主体之间更紧密的合作有利于推动CCUS实现技术突破和商业运营,这也是组建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