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爪赛赛,K计划现任掌柜。
作为一个主观上自认有趣,客观上绝对不瘦的女青年,我每日以“差不多行了”为人生信条走在北京大街上。但我的这套价值观,总被老板于困困认为太丧。直到出现了一个新热词,结束了我俩的争吵:我没有太丧,我只是有很多“小确丧”。
我的小确丧体现在K计划的每一篇推送里。而截止到今天,K计划偷摸运营两月有余。借着五月四日这一天,我和同事做了第一次特别策划:「新青年·症」。我们整理了下过往作品,找出了8种新青年核心小确丧,算是一个阶段性成果展示吧。
好了,不说废话了。现在就邀请你来瞅瞅这8种“新青年症”,看看有没有可以对号入座的。
新青年症 之 “大城虐恋”
比起说分手就分手的当代人际情爱,我们与北上广深谈的这场恋爱,简直是虐成一团浆糊:我们该逃离吗?能逃去哪儿呢?我们该留下吗?留下的理由又是什么?这些抉择可是很严肃的,毕竟买两张单程机票和买一张往返机票,价格可差太远了。
对于这种纠结,主流语境爱用「焦虑」来解释。但在K计划看来,“机械重复”才是大城市真正让人灰心丧气的地方。
那这段虐恋还有救吗?大概没有吧。不信,长按上方海报二维码试试?
新青年症 之 “扎心饥渴”
马克思老师说,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个人艰偏偏有人拆的地球上,唯有「情感共鸣」能让我们感到真实温暖。
但对情感共鸣的追求过了头,也会蚕食我们的“情绪独立性”。更为重要的是,各类扎心博主真的好蠢啊,他们对我的情绪解释,根本是对我的智商侮辱。
如何摆脱对扎心的过度渴求?不知道诶。要不要试试长按上方海报二维码?
新青年症 之 “月薪指南依赖”
在知乎除了可以和世界分享我刚编的故事,还可以做什么呢?还可以对任何一个月薪档位的陌生人,给出我的生活意见。
当然了,月薪指南的生意如此红火,前提是存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关系。赚到手的钱,我们为何无法自己决定怎么花?因为还不清楚自己是谁。一旦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也就不用参考别人的意见,过自己的人生了。
但这个问题很容易搞清楚吗?明明很难好吗。所以不用识别上方海报二维码了,告诉你了,没用。
新青年症 之 “母胎认知危机”
从十年前的“父母皆祸害”豆瓣小组到如今一碰就着的“原生家庭”,有那么一群城市青年,正在与亲生爹妈越走越远。我也是其中之一。
坊间最爱兜售的一种浪漫想象,是我们能够成为父母原本讨厌的模样,变成完全独立的个体,到最后父母还会来和我们认错。暂且不说这其中的一厢情愿,父母对我们的人格塑造,哪里是想摆脱就能摆脱的呢?
长按识别上方海报二维码,我们进一步阐明为何这事儿没法整。
新青年症 之 “匆忙症”
任何有抱负的年轻人进入职场,不忙是不可能的。对忙碌我们没有惧怕,怕的是忙到四脚朝天,却没忙出个名堂。
高高在上的成功学信徒总爱用傲慢的语气对年轻人说:那是因为你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你战略上的懒惰。那不懒惰的战略长啥样呢?他们不说。
他们不说没关系,我们说——但是管不管用不知道。长按上方海报二维码,有一个K计划瞎编的行动指南。
新青年症 之 “承诺恐惧”
大人们指责85后谈恋爱越来越随便,我们却说:有什么必要把爱情太当回事?长时间的低质量陪伴,远不如高质量的短期相处。
但我们都清楚,这是为了回击而嘴硬。真要说道理,当代情爱背后的“承诺恐惧”,是对人际信任与自我安全感的慢性损耗。不知道你们怎么想,我还是特别希望能找到个人一辈子开开心心吃面,快快乐乐成长的。
不过呢,想归想,真不觉得自己能找到,你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具体是为什么?长按识别上方海报二维码吧。
新青年症 之 “孤独连缀”
对于不少城市青年来说,最好的周末是窝在床上看剧,最好的假期是锁在酒店房间,对任何形式的与人交往都坚决say no。我们称自己为御宅或是社恐,或视为自嘲,或引以为傲。
我们常用表面的自嘲自夸掩盖内心的绝望。孤独的确存在一种“连缀效应”:你越是孤独,就越不敢出门,由此助长社交恐惧,由此更加孤独。
听起来挺惨的是吧?超惨的。长按识别上方海报二维码,一起惨上加惨。
新青年症 之 “马太迷信”
青春的一切都与前进有关。所以当「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日渐成为主流情绪,我们怎么会不慌张?
K计划并不想回避阶层上升渠道日益收紧的事实。不过呢,无产阶级也有无产阶级的开心活法啊。
长按识别上方海报二维码,和K计划一起穷开心。
到此为止,不信你的五四正能量还没被驱赶干净。
不过生活嘛,本来就是以天计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K计划的野心不大,琢磨不出一招鲜吃遍天的解法,就是想召集人生观相近的同志,一道与这些日常小问题展开正面交锋,一点一滴朝着情绪重塑的方向迈进。
最终会不会变好我不知道啊,但终归值得试一试。
等你来哦。
更多情绪管理干货,请关注K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