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氟磷是一种新开发的抗病毒化合物,旨在保护水稻、番茄和黄瓜等植物免受病毒感染。但关于其环境转化产物的报告很有限。Wang使用LC-MS技术确定了毒氟磷在土壤中的降解产物,推测2-氨基-4-甲基苯并噻唑是其转化产物之一,但没有进一步确认这一假设。因此,迫切需要获取更多信息以更好地理解毒氟磷及其转化产物的环境行为。
高效液相色谱与高分辨质谱(HPLC-HRMS)结合非靶向分析,可以用于初步识别未知化学物,因为它可以提供精确的质量和质谱信息。在真实样本中,样品的复杂性经常导致质谱数据含有大量的背景和化学噪声。此外,由于大多数转化产物不含卤素原子(Cl或Br)缺乏质谱数据中的同位素模式,限制了转化产物的快速识别。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们选择使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结合HPLC-HRMS的识别策略。在本研究中,系统地研究了毒氟磷在水中的水解和光解,采用结合
13
C
稳定同位素标记的HPLC-HRMS分析方法。通过标准物质进一步验证了五种已识别的转化产物,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毒氟磷转化产物的结构解析,利用Biotransformer 3.0平台分析毒氟磷的转化产物,未预测到与水解相关的转化产物,这与实验中观察到的非常缓慢的水解过程一致。而光解过程则预测出22种转化产物。通过高分辨质谱(HRMS)鉴定毒氟磷的转化产物,主要依据以下标准:(1)独特性(对照组中不存在,仅出现在样品组中);(2)时间趋势分析;(3)碎片离子匹配(Jiao等,2022)。最终确认了6种转化产物,其中1种之前被报道但未确认。此外,通过匹配
13
C
同位素质谱信息进一步确认了3种转化产物。
图2 (a)样品中TP164的
13
C同位素峰的色谱图和(b)质谱图。(c)样品中TP164的色谱图和(d)质谱图。(e)标准物质中TP164的色谱图和(f)质谱图。
基于转化产物的结构与动态变化,提出毒氟磷在水环境中的可能转化途径(图4)。转化反应主要涉及断裂、氧化、消除和脱乙基反应。第一条途径:毒氟磷发生裂解反应,苯甲基脱氨生成羰基,形成TP164和TP260。TP260不稳定,进一步还原生成TP262,此路径也曾在毒氟磷土壤降解研究中报道。第二条途径:毒氟磷发生C-P键断裂的消除反应,去除二乙基磷酸基团,生成不饱和C=N双键(TP270)。随后,不稳定的C=N双键被水分子攻击发生氧化,形成中间体TP286-1,最后TP286-1的羟基再次氧化为酮基,生成TP286-2。第三条途径:毒氟磷直接发生脱烷基反应,生成TP380。此外,毒氟磷苯并噻唑基团上的甲基氧化生成酮基(TP422)。
本研究通过HPLC-HRMS与
13
C
稳定同位素标记相结合,系统探讨毒氟磷在不同pH下的水解与光解行为,共鉴定出6种转化产物,其中5种首次报道,并提出了其可能的转化途径。这些发现为毒氟磷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并验证了结合HPLC-HRMS和
13
C
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用于转化产物鉴定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