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
微信号:
剧焦一线(ID:TVfocus)
作者:
Felicia
“历史性的机遇,对谁都是平等的,我们相信谁能尽早抓住机遇适应变化,谁就在变化大潮中站稳脚跟,永立潮头。”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高韵斐,在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论坛的首场论坛发言中提到。
十八大以来,中国广电迎来了新的机遇,中国文化影视行业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在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作出创新?如何让广电与历史的潮流、机遇相结合,迎接5G到来的新挑战?《中国电视产业高峰论坛:光影七十年 荧屏新时代》论坛上,五位嘉宾对以上问题作出了探讨。
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
新中国即将迎来七十周年华诞,电视行业作为主流媒体,更需要践行引领主流价值的目标。在论坛中,有关正确的价值取向的观点被反复提及。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局长于秀芬在开篇致辞中提到,优秀的电视人应该做到,把创新创优作为导向管理和引导力提升的重要抓手,来推动电视节目的高质量的发展,以此来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局长于秀芬
腾讯公司副总裁、企鹅影视CEO孙忠怀强调,无论是视频平台还是影视内容,思想观念、精神追求、价值取向都是最根本的。好的作品,不仅能够吸引用户观看,更需要具备正向的积极的社会意义。
北京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兼台长、北京电视台党委书记兼台长李春良在发言中提到,北京卫视更偏向以文化类节目基群和暖心的现实主义题材剧为硬核,如《我是演说家》《传承者》《创意中国》《非凡匠心》《上新了故宫》《花样中国》等文化类节目。
那么,制作平台如何创造出坚守文化价值的影视作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副总编辑彭健明强调,广电媒体作为主流声音,必须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突出展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副总编辑彭健明
近年来,总台打造了一批叫得响、站得住、传得开的精品力作,包括《央视快评》等一大批生动诠释新思想的创新节目和融媒体产品;《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挑战不可能》《魅力中国城》《谢谢了我家》《世界听我说》《奔跑中国》等优秀突出价值引领、叫好又叫座的节目。
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局长于秀芬提出了优秀影视作品的创作方向,即,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方向,围绕新中国建立70周年推出更多的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好作品好节目。
作为制作方和发布方,视频平台更应有价值坚守。企鹅影视CEO孙忠怀认为,作为新时代文化传播阵地,视频平台在这方面有义务引导内容创作,以身作则,鼓励创作者关注时代发展,关注人民生活,关注现实问题,为大众提供具有时代精神与现实意义的精品。
为更好坚守文化价值,十八大以来,华策从内容战略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过去的一年,华策坚持以现代主义转型、推动时代、史诗题材创作为核心的电视剧产业变革。一年前华策集团成立大剧研发中心,专注于研究革命史诗、红色大诗、研究史诗剧作。今天华策出品的主旋律作品,在全集团比例中扩大了30%以上。
摒弃流量明星至上,关注时代、人民和现实
好的节目不仅要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高质量内容也不可或缺。
在影视业的评价体系上,北京卫视高举温暖现实主义旗帜,始终坚持选好剧、播好剧、购好剧,即:1. 所选剧目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 现实题材优先,坚持将有内涵、有温度、有情怀的现实主义作品作为首选。3. 剧目必须符合首都文化中心,符合首都文化品位,体现首都台的气质气度。市场在关注大IP,关注演员阵容,观众明星话题热度风盛行之时,要始终坚持检视创作是否严谨、制作是否精良、演员是否过硬。
如何
生产出新时代的高质量内容?浙江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总裁赵依芳阐述了华策坚持的四个关注:
1. 关注时代,作为生产精神产品的影视内容,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赶得上时代发展大周期。
2.关注用户,要保持与用户的对话能力和敏感,从用户真正需求出发,抓准用户喜爱、挖掘用户内心。
3. 关注产品,在各垂直细分领域,做高工作品和爆款,推出垂直产品。
4. 关注团队,打造优秀和谐的团队。
浙江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总裁赵依芳
打造作品时,流量和明星不再是制作方最关注的要素,影视业应关注知识、情感、正能量。
企鹅影视CEO孙忠怀谈到,影视评价体系期待建立健全,摒弃流量至上明星至上的观念,打造有文化内涵、有深度有价值的作品。东方卫视也在扭转以明星为卖点的节目创作思路,杜绝泛娱乐化内容,研发推出更多类型丰富、正能量、高品质的原创节目模式。
腾讯公司副总裁、企鹅影视CEO 孙忠怀
好的作品应该融合内容、创意、导向、价值,充分展现作品内涵,强调人文思想含量,注重讲好故事的同时,更多传播知识、传递情感、传送精神。需要有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和耐心投入的长线意识,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结合的高品质内容。
整合频道,打造5G+4K+AI全新布局
近年来,唱衰电视的声音不断传来,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意识到,应注重内容权威性、准确性、思想性、艺术性取胜的看家本领,做大做强内容主业,才有可能在一片唱衰之声中立于不败之地。
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高韵斐
宏观调控上,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自去年起启动频道、纪录片体制、新闻栏目的改革。
2019年元旦东方卫视整合娱乐频道和星尚频道,以及运动卡通频道和哈哈少儿频道, SMG实际运行的频道数量从14降到12。纪录片制播体制改革中,把分散在融媒体中心、东方卫视中心、第一财经版权资产中心等全台多个部门的纪录片制作力量集中起来,成立SMG纪录制作中心,加强优质纪录片生产。
新闻方面,东方卫视坚持新闻立台融合发展原则,为进一步提升新闻原创能力,加强舆论引导力,作出的改革有:1.新增一小时新闻类日播栏目《今晚60分》;2.将晨间新闻《看东方》扩展为2小时,东方卫视新闻日播量扩展至5小时;3. 对旗下上海新闻广播和东广新闻台进行改版,推动广播媒体融合改革向纵深发展。
北京卫视也在着手加强舆论引导力。今年1月1日起,新开播深度晚间资讯节目《首都晚间报道》形成全天后新闻报道格局,每天首播新闻达到4小时,固定新闻节目达到4档。
另外,北京卫视抓住北京筹办冬奥会这一历史契机,在今年整合体育频道、纪实高清频道,开播了冬奥纪实卫视频道,帮助普及冰雪运动,传播奥运文化。
北京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兼台长、北京电视台党委书记兼台长李春良
广电不仅要从顶层进行改革,更需要贯彻媒体深度融合的精神,以台网并重、先网后台、移动优先战略思维为引领,不断推陈出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副总编辑
彭健明在发言中提到,今年7月总台推出全新的军事频道和农业频道,总台视听新媒体旗舰客户端,及传播矩阵也在紧张筹建中。在10月1号,总台将以优质内容、强大产品矩阵与观众见面,献礼新中国70周年。
5G牌照的发放,意味着中国广电智能时代开启,广电融合升级和产业变革新格局正在形成,以5G、4K、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变革正在加快传播生态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