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材料学网
材料界最具影响力的资源共享平台!发布基础知识、新闻资讯、科技服务、数值模拟、考研考博、论文写作、招聘信息、先进设备及产业应用等,服务于中国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发展,以及相应科研成果的推广、转让和咨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校人才网V  ·  上海立达学院2025年人才招聘公告 ·  3 天前  
青塔  ·  2024“双一流”高校人才实力,出炉! ·  5 天前  
青塔  ·  湖南工商大学2025年诚聘海内外英才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材料学网

青基放榜之后,她感觉“天塌了”

材料学网  · 公众号  ·  · 2024-09-17 20:30

正文


当青年基金的榜单揭晓时,童歌 感觉“天塌了” 。她那倾注了三年心血的项目又一次未能入选。曾在社交媒体上立下誓言的她,若再次落榜便要告别科研界。然而,得知结果后,是男友的一顿烧烤让她暂时忘却了失落。在烤肉的香气和噼啪声中,童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她对科研的热情从未减退,只是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落差——曾信心满满,最终却徒劳无功。她回想起网友们的鼓励留言:为了那份梦想中的青基,年复一年的努力者大有人在,却鲜有人真正放弃。
那晚回到家中,童歌再次更新了社交平台的状态:“一顿烧烤或许能解决所有问题。愿来年我们都能梦想成真!”

落选的“科研孤儿”





"“青基”,即青年科学基金,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的一项计划,专门扶持青年科研人才在科研生涯的起步阶段进行基础研究。这一项目不仅为有潜力的年轻研究者提供资金支持,更是他们独立研究之路上的坚实基石。
然而,青基的竞争异常激烈,申请者年龄限制严格:男性不得超过35岁,女性不得超过40岁。童歌,一位30岁的博士后,在广东省的一家三甲医院从事基础医学研究。她曾满怀希望地向青基项目发起挑战,却遭遇了失败。这次挫折不仅给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更引发了她对科研工作的深刻反思。尽管未能获得青基并不影响她的博士后出站资格,但这件事成了她心中的一个结。童歌将自己的处境比喻为“科研孤儿”,意指那些缺乏知名导师指导、没有强大团队支持的研究者。她在博士阶段主要专注于理论计算领域,而进入博士后阶段后则转向了基础医学研究,这无疑是一次不小的挑战。评审专家对她的评价是科研基础不够扎实,且提交的研究提案与之前的成果存在较大差距。
在博士期间缺乏项目申请经验的童歌,在博士后阶段又遇到了不够负责任的导师。这使得她在科研道路上几乎完全依靠自己摸索前行。此外,她的内向性格也成为了她在科研社交中的劣势。直到博士后阶段,童歌才逐渐认识到社交能力对于科研成功的重要性。在孤立无援的环境中独自奋斗的童歌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和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她的落选似乎并不令人意外。"


首次申请,一投即中





柳可与童歌,两位同龄学者,却有着迥异的命运轨迹。柳可,一位名副其实的“六边形战士”,在科研的战场上稳如磐石。今年,她首次向青年基金发起冲击,便一举中的,这并非偶然。她深知,高质量的研究提案和强大的团队支持是她成功的关键。
目前,柳可在一所顶尖的985高校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专注于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得益于团队多年的深厚积累,她的申请之路得到了坚实的支撑。柳可自踏入科研殿堂之日起,便对青年基金抱有极高的期望,并早早开始规划她的研究蓝图和创新点。在初稿完成后,她积极寻求合作导师和学院专家的指导,不断雕琢和完善她的提案。
她认为,将博士阶段的机理研究与博士后阶段的工程应用相结合,实现学科交叉和创新应用,是她赢得评审专家青睐的原因。柳可并非科研领域的新手。加入团队不久后,她就参与了科研项目申请的全过程,从文献调研到答辩准备,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她的课题组氛围和谐,合作导师对她的支持无微不至,同门之间的互助也让她受益匪浅。在申请过程中,柳可得到了众多帮助和建议。但她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学术基础同样重要。
她在硕士和博士阶段均就读于同一所985院校,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多项科研成果。对于童歌提到的社交能力问题,柳可也有自己的见解。她认为真正的社交能力不在于表面的应酬和关系网构建上,“主动迈出去”才是关键——主动向导师请教、与同行交流,在学术会议和产业展会中拓宽视野。只有这样的积极互动才能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创新的发展。这段经历不仅展现了柳可在科研道路上的成长与成就,并深刻揭示了成功背后的努力与智慧——一个关于坚持、勤奋、合作与创新的故事,在学术的天空中熠熠生辉。

期待之外





在2024年,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数量激增至149489项,同比增长11.31%,远超2023年的3.96%增幅。尽管最终仅有23226项获批,但这一数据仍揭示了青基项目的激烈竞争。
对于像童歌和柳可这样的博士后来说,青基并非出站的必要条件,但在科研界,它却象征着一种荣誉和实力的认可。韩树,一位在西南地区二本院校担任讲师的青年科研人员,自2018年起便年复一年地申请青基。今年,他终于如愿以偿。韩树认为,与其他省市级项目相比,青基提供了一个更为公平的竞争平台。他的成功并非依靠关系或后门,而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努力。
历经六年的不懈努力和科研道路上的坎坷,韩树放下了对成功的执着追求。然而,对于韩树而言,获得青基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是他晋升副教授的关键条件之一。尽管他已经发表了两篇顶级期刊论文,并承担过多项省级、市级重点项目,但没有青基的支持,他的晋升之路仍然充满挑战。今年32岁的他,在经过六年的沉淀后,将一个精心打磨的研究课题提交给了评审委员会,并最终获得了A级评价。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项目评审流程的优化和改革,“提高大同行专家比例”成为一项重要措施。这一变化要求申请者在撰写项目申请书时更加注重逻辑性和易懂性。韩树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并在准备过程中特别强调了文本的逻辑性和清晰度。
对于许多青年教师来说,青基不仅是科研能力的证明,更是职业稳定的保障。在激烈的学术竞争中,“拥有青基”成为了进入211及以上高校任职的重要筹码之一。柳可指出,在博士博后的庞大基数与有限的高校职位之间,“拥有青基”成为了用人单位筛选人才的标准之一。而对于那些志在科研圈寻找好工作的青年教师来说,“拥有青基”虽非充分条件,却无疑是必要条件之一。

放榜之后





柳可,这位拥有惊人能量的女孩,以最短的申请周期和最少的次数脱颖而出。她的话语如飞瀑般迅速而清晰,显露出她那条理分明、目标坚定的行动力。许多人羡慕她似乎总能一帆风顺,但成功的背后,柳可也曾在博士后生涯初期遭遇挑战:跨学科的不适应和工作量的激增让她焦虑不已,甚至身体屡遭疾病困扰。
经过一段艰难的调整期,她终于重振旗鼓,再次投身科研。面对学术界的激烈竞争,柳可保持着一份理解和同情心。她明白每个人都在努力坚持,包括她自己。尽管她在青年基金项目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她清楚前方的道路将更加漫长和艰难。柳可希望在985高校这样的大平台上继续她的学术之旅,“尽管压力山大,但机会也更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