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1
月
5
日,中信证券收到了来自证监会的一封结案通知书。证监会表示,经审理,证监会认为中信证券与司度公司两融业务涉案违法事实不成立,决定结案。
为发生在
2015
年夏天的“股市非理性下跌”背锅
3
年后,行业龙头中信证券终于卸下了这口大锅。
2015
年夏天的那场动荡,中信证券被万夫所指,先有高管徐刚等
8
人被抓,后有总经理程博明等
3
人被带走调查,灵魂人物王东明宣布退休,券商龙头遭遇成立
20
年以来最大的危机。
斯人已去,麦子店高盛不堪回首。
当年被带走调查的人中,部分回归中信证券继续工作,也有人相继离开。在离开的人中,原金融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刘威,被华兴资本包凡招至麾下,低调出任华菁证券董事长。
聚合离散之间,
2015
年被认定“与外资结合做空”的罪名却迟迟挥散不去,直至
3
年后的今日。
“联合外资做空”往事
2015
年股灾,在深交所限制交易的账户名单中,其中之一便为国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账户。
司度公司于
2010
年设立,彼时中信联创出资
100
万美元投资司度公司,占据
20%
股权。工商资料显示,金石投资拥有中信联创逾
92%
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正在接受公安机关调查的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在
2009
年前后曾经担任金石投资以及中信联创两家公司董事长。
司度公司在股灾救市期间成为了市场焦点,
7
月末沪深两地交易所对频繁申报或频繁撤销申报,涉嫌影响证券交易价格的
24
个账户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其中之一便是司度贸易公司,司度大股东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
Citadel
。
2015
年
8
月
2
日晚间,
Citadel
发表声明称,确认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账户被深交所限制。不过,
Citadel
同时表示,无论是以往,还是近期均与中国监管部门保持积极沟通,并将
“
一如既往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继续合法开展各项经营
”
。
中信证券随后也发布公告澄清,中信联创于
2010
年出资
100
万美元投资司度贸易,占
20%
股权。但在
2014
年
11
月,这一股权被中信联创转让。中信证券表示,已退出的该笔投资属于财务投资,且规模小,投资期间中信联创并未参与司度公司的日常运营及管理。
但后续发展并未如中信证券所料。与司度公司有牵连合作的国信证券,在
9
月份被传出受到监管层内部通报,原因即为涉嫌在股灾期间通股指期货进行
“
恶意做空
”
。
通报内容显示,证监会机构部已请深圳证监局对国信证券主要负责人、分管自营业务高管人员进行谈话,责令公司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追责。
万夫所指之中,中信证券相继
11
位高管被带走调查,甚至连中信证券下属直投机构金石投资总经理祁曙光,也被带走调查。
随后,审计署开始入驻,对中信证券进行全面审计。根据腾讯的一篇报道,
2005
年以来的所有项目,都要进行审计,如有涉及到具体项目的员工,不管在职与否,都要保持联系方式畅通,以便接受审计。
王东明时代终结
2015
年
11
月
17
日,王东明卸任中信证券党委书记一职,并提出因年龄问题,不再参与下一届董事候选人提名。与此同时,中信证券大股东中国中信有限公司提名张佑君为董事会董事候选人,并将参与董事长的选举。
王东明在内网发给全体员工信中表示,从
8
月以来,中信证券有多名员工在协助调查或接受调查,这让他感到震惊与痛心。王东明将此称作“公司二十年来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
王东明时代的落幕,同时也意味着中信证券单飞受阻。来自大股东的人事安排,为中信证券前路定下基调,中信集团将重新握紧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一位员工表示,在
2009
年王东明在全公司发起向高盛学习,打造“中国版高盛”之后,中信证券许多中高层有一个共识,即向国外合伙人文化看齐,想要从集团中“单飞”出来。
中信证券欲单飞,其大股东中信集团也步步退让。
2015
年以来,中信证券大股东中信集团经过减持,在中信证券的股份已经从
20.3%
下降至
17.14%
;此后,随着中信证券在
H
股的大幅增发,中信集团在中信证券的持股占比进一步稀释,目前仅有
14.81%
。
根据财新报道,在年初减持完成之后,中信集团就已不再将中信证券的权益并表,未来也不排除中信集团在中信证券的持股继续降低。也就意味着,中信集团对于中信证券的影响,将逐渐弱化。
但突如其来的一系列变故,如同阴云般笼罩在这家要做“中国版高盛”的顶级投行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抱紧集团大腿”,接近中信证券的人士说道,“集团也安排了很多人手下来,所以以后关系只能更近”。
“境外做空势力”只是假想敌?
在“背锅”
3
年后,中信证券意外被平反,除了王东明、程博明等人的命运值得唏嘘之外,另一个问题也值得追问:
15
年的那场“股市非理性下跌”,
到底有没有“境外势力做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