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哲学人
哲学的唯一目的就是挑战思维的极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同龄人都老了,而你还是绝色 ·  5 小时前  
无时尚中文网  ·  严重缺钱 持续甩卖资产 ... ·  2 天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特朗普为何看上加沙?知情人:他想在那里开发房地产 ·  2 天前  
物道  ·  加拿大葡萄园:这下麻烦大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哲学人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许倬云:中华文化最让我伤心的地方

哲学人  · 公众号  ·  · 2024-05-12 21:50

正文

推荐关注

上方公号内回复 999 有惊喜

许倬云,先后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南京大学讲座教授、夏威夷大学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讲座教授、匹兹堡大学史学系退休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史》、《万古江河》。


从表象上来看,中国现在处于上升阶段,也有人开始用“盛世”来形容,但在内部仍然存在很多的社会问题。 无论是社会现实还是历史规律,都从不同角度把当前中国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以及国人自身的价值和命运问题以非常尖锐的形式体现了出来。

我们需要警惕,过去100年里,中国不断地丟失自己固有的价值观念,在吸收外面传进来不同价值观念时却又往往不能真正理解。

我们现在的价值观念是个真空。中国文化到了今天已经是只剩皮毛,不见血肉,当然,也没有灵魂。

01 /

从五四以来,中国文化存在于书皮上,也存在于穷乡僻壤的旮旯儿里。文化有多重要呢?它影响着百姓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在文化界,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受追捧程度相差甚远。昆曲永远无法成为流行歌曲,最炫民族风们却响彻神州大地;有思想深度的书卖几万册就很了不起了,但小时代们卖一两百万册都稀松平常。换言之, 今天要说中国的文化庸俗,大家都不觉得冤枉。

今天的文化市场看似热火朝天,但其实只是个“虚胖子”。 文化利用大量的资源,在表面上形成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艺谋的作风——奥运开幕式。没错,的确是一场让人热血沸腾的视觉盛宴,但仔细想来,除了美轮美奂的感官享受,其文化内涵却乏善可陈。他只是抓书上常提的中国四大贡献,这些贡献是历史上的贡献,而非今天的贡献。

凡此方方面面,是今天才发生的吗?其实不然。

乾隆时代就是如此,当时的中国文化是没有内涵的,只是表面繁华。 没有自己特色的中国文化到了今天已经是只剩皮毛,不见血肉,当然也没有灵魂,这着实让人痛心。 国人如今的心灵和精神状态的空虚是已存在的现象,而心存空虚这一现象不会自然解决。

02 /

今天口口声声说“国学热”,在世界各地办孔子学院,但真正货真价实的内容又有多少,大家心知肚明。 我们用尽了自己的资源和活力之后千疮百孔,从精英流离到草根,从深沉厚重变成流于表面。 音乐如此,文学如此,其他艺术形式,无一不是如此。

一方面我们看到民主是好事,教育普及是好事,人权普遍被尊重是好事。但另外一个方面,全面平等之后,本期待出现卓越的成果,最终却都流于平凡,个中缘由值得我们反思。 平民草根难出贝多芬,文化的领域应该要有一部分精英,但原动力已经衰退,这是危机之一。

危机之二,价值系统在崩溃。 从三百年前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不再标榜“现代”,现代是有实践性的,所以我们叫近代化。

三百年前开始发展资本主义、民权思想、人权意识、科学精神。这些都有共同的源泉,都是丢开天主教的外壳,捡回了人跟上帝的直接关系,人又开始有了信念。神造人不是白造的,他赋予你智力和权力。 倡导人人生而平等,反对压迫,反对禁锢,崇尚自由。

另外一方面,神的律在科学家的脑子中转化成自然的律。自然是先天存在的,其实和神的律是同一个事情。一定假定有先天存在的这个律,我们才有科学的上下求索。

这个假设使得资本主义早期的人物,为了荣耀,为了彰显使命感,拼命干活,而且以“信用”这两个字来作为资本主义的基础。没有信用,银行没法借贷,没法投资,没法委托,一切都无法运行。

这次经济风暴的病根正是因为内心没有价值观念约束行为。 所以掌权的那些CEO,不讲信用,不讲道德,以市场遮盖,大量地偷窃股东的财产,辜负股民的委托,以致股票买卖实际上变成虚假的赌博。股权已经分散到这种地步,流转如此迅速,股票本身变成赌局。

掌握股权的无数小民,完全处于弱势地位司行使。没有人知道他的股权在哪里,股民根本无法行使股权来或者监督经理人,经理人因此无所畏惧,工作法规约束不了他。

03 /

在1932年罗斯福实行新政的时候,有管束的法律,一整套法律保护劳工、约束雇主。但是从二战后到今天,美国政权和财富结合,他们废掉了一条条的法律,再也没有防止不合法、不公平的法律。公众无法约束他,股权无法约束他,良心更无法约束他。

面对今天瞬息万变的时代,国家体制要改变,社会结构要改变,变成什么样子?我不知道。 最要紧的是,将来几十亿人共同拥有这一个地球,怎么相容,怎么再造一个互让、共存的人类社会?小到农村,大到全球,小到人员之间的争执,大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用什么价值标准来判断?这个是最严重的课题,今天我们处在转折点上,蜕变已经开始。

一种蜕变是把旧的壳丢掉,换上一个更大更新的壳。躯壳丢掉,蛇还是蛇,这种蜕变不可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不是小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寻求大的突破。所谓突破应该是毛毛虫变蝴蝶,但蝴蝶是怎么出现,蝴蝶应当具有什么东西,多数人并不在意。 学术界绝大多数人忙着写小论文,忙着搞升职,忙着搞项目,而文化界忙着去点缀打扮,所有这些行为无疑都是各种形式的“交白卷”。

大家应当寻找共同生活的一套价值观念: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丑,什么是美。这些概念的混淆不清是最叫人担心的事情。

当前还存在的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大家都只顾拼命赚钱,精神生活上相当空虚。 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也不知道大家应该共同遵守的标准和尺度在哪里。 于是许多秩序就不能够建立起来,这个是个普遍现象。

04 /

中国在这个时候,应当从传统里挖出一些东西填补这个缺陷,但是今天讲儒学的人,只抓其皮毛,不抓其精神。以辞藻华丽来文饰内容浅薄,以口号响亮来文饰内涵空洞。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没有在这一部分精神的境界、文化的境界上下力气,尤其近几十年来的余悸未定,还在胆战心惊的状态之下,没人敢动。所以,不能单纯地说中国已经站起来了。

中国的经济已经有动力,中国政府相当努力地在经济问题上做种种调整,而且也显示出来有相当的成绩。今天我们不算小康,但至少吃饱了饭,对抗饥饿已经不成问题。

而说到教育,教育不是桎梏人的思想,更不是以教条圈住人的头脑,而是要放手让大家自由思想。今天学术界非常显著地崇洋媚外,也非常显著地抱残守缺,这两者是相配而行的。 抱残守缺又不能见全貌,所以崇洋媚外,取外面东西来填补,没有自发的精神。 有聪明才智但是不敢放,不敢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解决自己的精神困扰和饥渴,这是值得担忧的事情。

所以,一定要放松人的思想,一定要放松资源鼓动民间的财富。也释放若干的资源,鼓励在学术界、文化界做寻找价值、重建价值的工作。让这部分社会精英做好社会文化价值导向的工作。这一点也很重要。

如果只靠民间自己随便做,那就不会是很精确的,甚至有时候是扭曲。比如说儒道佛的信仰,现在我们理解已经有相当多的地下信仰。地下信仰,他们的内容其实常常是很肤浅的,离那些精深的宗教信仰有相当大的距离。这些信仰解决不了人的基本问题,可能反而是搅乱了一些正常发展。

《看漫画读经典》 (系列全套14册)

只给6-14岁孩子读的经典: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柏拉图的理想国》

《西塞罗的论义务》

《牛顿的原理》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伽利略的对话》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霍布斯的利维坦》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密尔的论自由》

《培根的新工具》

鲜活幽默 有趣有料有故事

大开本 图文并茂

环保油墨全彩印刷

内页纸张厚实

有韧性,装订牢固

原价531元

限时特价258

今日下单赠送《悲剧的诞生》
一本(价值45元
希望新的价值能够以人为本,因为人是真实的。你可以否认别的,不能否认自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