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诗词世界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在诗词世界,读诗,写诗,听诗,学诗,听课,发表,玩诗词游戏……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诗词世界

孟浩然:若不是历尽沧桑,哪来的云淡风轻

诗词世界  · 公众号  ·  · 2019-01-08 06:05

正文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后台回复“日历”可获取诗词日历和免费图书

今日优课,点击收听→ 林栖品读《诗经》



文 | 古典书城

来源ID:gudianshucheng

国画作者:张大千


01


大唐开元十六年(728年)。


40岁的孟浩然,第一次来到了长安。


在这个传说中遍地是诗人的大都市里,向来自信满满的他,心情有些沉重。


老家襄阳的人都知道,曾经一句“文不为仕”,他被视为异类。


而今,他自食其言,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还是来长安参加了科考。


然而,又落榜了。


离家时,母亲、弟弟、还有他那仍然没有名分的老婆孩子都满含着期待,他若这样回去,该以何颜面?


他想回去,可理智又告诉他,哪怕还有一线机会,他都该留在长安。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孟浩然《清明即事》


眼看花开花落,草长莺飞,连蝴蝶都已成双成对,前路茫茫的他,只能在客栈的大堂里,以茶代酒,回忆往昔。


他很想问自己:


曾经罢考私奔都不带犹豫,怎么就走到了去留两难?



02

曾经热血少年


长安五年(705年),对于李唐王朝来说,是一个值得高兴的年份。


这年正月,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朝廷要员,发动兵变逼武则天退位,李氏江山匡复,改元神龙。


对于远在襄阳的孟浩然来说,同样很高兴。


首先,作为张柬之的同乡,他与有荣焉;

其次,作为孟子的后人 (“浩然”两字就出自《孟子》中“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一句) ,他们家向来以孔孟之道传家,这下,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参加科举了。


于是很愉快地报了名,并在来年的县试中,轻松上榜。


还有幸拜访了已经告老还乡的张柬之。


那时他十七八岁,最美好的年纪,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他以为好不容易匡复的大唐也该如此。


然而,很快发现,并不是。


张柬之是被逼离开朝堂,中宗李显昏懦,皇后韦氏还想着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而在孟浩然等待府试开考的日子里,自回襄阳就忙着筑堤泄洪没怎么休息过的张柬之突然遭到流放,八十二岁的老相国就这样含冤死在了异乡的黄尘古道上。


听到消息,孟浩然感到愤怒,愤怒后又很是失望。


然后做了个全家都反对的决定: 罢考。


他势孤力薄,也许改变不了什么,但有一分热,就要发出自己的一分光。


不是所有人都无动于衷,不是所有人都只会沉默。


他的父亲却觉得他太不成熟,竟拿前途儿戏,两人见面就吵。


认识的、不认识的,亲戚长辈甚至当地官员,也都跑来对他百般相劝。


他还是毫不松口,甚至放言,读书只为明智不为入仕。


闹到最后,他搬出家,住到了鹿门山。



03

曾经痴情公子


19岁时,孟浩然遇上了韩襄客, 一个从郢城到襄阳卖艺的歌女。


才子,佳人,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一个说:“ 只为阳台梦里狂,降来教作神仙客 。” (孟浩然《赠韩襄客》)

一个说:“ 连理枝前同设誓,丁香树下共论心。 (韩襄客《闺怨诗》)


无奈,不能朝朝暮暮。


孟家虽非大富大贵之家,但在襄阳当地也是有头有脸的书香门第,断不能容一个歌女入门。


可谁的初恋愿轻言放弃呢?


苦苦相求不成后,孟浩然彻底离家出走,跑到韩襄客老家郢城,与韩襄客拜堂成亲。


白居易有句诗,“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那个年代,不得父母认可的婚姻,到底不算是明媒正娶,入不了族谱。


但两人,还是一个嫁了,一个娶了。

自此,韩襄客成了孟浩然的妻子,孟浩然成了韩襄客的丈夫。

纵然,可能没有名分。


遇见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结婚我没想过别人。


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04

人生最怕来不及

人生难免不如意


26岁那年,孟浩然的父亲去世。


至死,他都没有原谅儿子。


曾经以为一辈子还很长的孟浩然突然发现,原来人生真的会来不及。


他还没来得及与父亲和好,就永远失去了父亲;

他的妻儿还没有见过家人,就彻底失去了被认可的可能。


守孝三年后,孟浩然决定结束自己在鹿门山的山居岁月。


“左右林野旷,不闻城市喧”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


这样恬静、美好的生活,确实让人贪恋。


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宿命。


父亲希望他光宗耀祖的心愿未成,他不能继续让他含恨九泉;

而妻儿想要被认可,还可以通过一纸诰命。


当时正好处唐明皇李隆基上位初期,百姓安居乐业,大唐欣欣向荣。


而除了参加科举,去边塞建功、给人当幕僚,或是经举荐得皇帝赏识“暮登天子堂”,都是进入仕途的门路。


对于说过“文不为仕”的孟浩然而言,贤达举荐无疑是最理想的方式。可惜朝中无人,无人举荐。


那时他虽有些敏感,却不失自信, 难道必须走科举这条路吗? 彼时仍自信条条大道通长安的孟浩然,依旧放不下内心的矜持。



05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

到哪里都是流浪


724年,孟浩然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


这年,自认将大唐带向盛世巅峰的李隆基,打算泰山封禅,以标榜自己的文治武功。


当然也有人反对,但很刚的李隆基直接来了个不答理,带着自己看着顺眼的一套班子从长安迁到洛阳。


而为了作好前期准备工作,群策群力,还下达了招贤海内的公告。


一时间,众多文人名士汇集洛阳,洛阳瞬时成为政治文化中心。


其中,就有孟浩然。


不过比起洛阳的繁华热闹,他好像更爱洛阳的文气。


在这里他结识了一群朋友:贺知章、张九龄、王维、綦(qí)毋潜、包融、袁仁敬……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比起谋求仕途,他好像也更热衷于走山访友。


不知道是不是还是因为不够用心,待在洛阳三年,孟浩然的仕途依然一片渺茫。


眼见皇帝都封完禅又搬回长安去了,没有理由再待在洛阳,于是应朋友之邀,孟浩然打算南下去吴越一带,在大好山川里好好想想。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旅行中,孟浩然收获迷弟李白一枚。

两人一起在溧阳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

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

——李白《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选)


一个豪杰不发达的时候,本来就是越走越难。

不过,管他呢,咱们一起拂衣而去,万里翱翔,岂不更美!


孟浩然毕竟已经尝过人生百味,过了年少轻狂的年纪,当然不会这样想。


不久,他便和李白互诉别情,一个往北寻找自己的江湖,一个往南越过千帆后再回到出发的地方。


40岁前夕,孟浩然回到妻儿所在的郢城家中。


远游经海峤,返棹归山阿。

日夕见乔木,乡关在伐柯。

愁随江路尽,喜入郢门多。

左右看桑土,依然即匪他。


——孟浩然《归至郢中作》


做想做的事,走想走的路,那是青春,

做不想做的事,走不想走的路,才叫生活。

都说四十不惑,是成是败,都作最后一博吧。



06

假装喜欢的样子

真的很累


结果,都知道了。

很多时候,事情并不会尽遂人意,他落榜了,还走到了去留两难。


说不难过是假的,可不知为什么又有点释然。


当时长安有很多文化聚会,就在这个空档,朋友众多的他受邀参加了秘书省的联句活动。


酒过三巡,一人一句诗。 而当孟浩然缓缓道出: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全场突然鸦雀无声,很快活动结束。


据与孟浩然同时代的王士源说: 举坐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


作为一个落榜生,孟浩然的才子之名终于大范围传播开来。


而让他最终名扬天下的,是与唐玄宗的一次正面接触。


那天,王维见孟浩然一个人,便邀请他到自己的官署去坐坐。


谁也没想到,两人谈到尽兴之时,唐玄宗突然到访。


圣颜不是随便见的,一个不小心都可能获罪。为了不连累王维,孟浩然就躲了起来,但还是被发现了。


好在当时玄宗心情不错,因为很多人在他面前提过孟浩然的名字,就问了句: 最近可有什么新诗?


这可是在皇帝面前的表现机会,多少人求之不得,答得好了平步青云也不是不可能。


但孟浩然念了首《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还没念完,唐玄宗就让他打住:“ 你自己不想做官,怎么能怪到我头上?

(“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新唐书·文艺传》)


然后,甩袖离开。


孟浩然知道,自此,他都将与仕途无缘。


为什么放弃大好机会?

也不说清,也许从张柬之死于异乡开始,也许在一次次应酬俗务时看过太多虚伪的假面,也许皇帝封禅时好大喜功的样子与想象中求贤若渴的明君相去甚远……


总之,他感到厌倦,他不喜欢,一个冲动,就变成了这样。



07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孟浩然回到鹿门山已有七年。


期间,让李白都想结识的韩朝宗 (“生不用封万户,但愿一识韩荆州”) 好不容易说服唐玄宗再见他一面,结果被他放了鸽子。


“你和韩先生有约啊!”

“酒都喝了,哪有闲功夫担心他”

(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


期间,开元盛世最后一位名相张九龄担任荆州刺史时,请他去做自己的幕僚,他去了没几天又跑了回来。


可这些都比不上他的鹿门山。


水接仙源头,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梅道道士水亭》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

——《过故人庄》


成功也好,失败也罢,

现在的日子让他卸下了所有烦恼,轻松而自然。

如果每天都不开心,那活着是为了什么。



七年里,也有很多朋友来看他,他会领着他们看看自己种的满园瓜菜,然后宾主尽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